由於歷史上黃河決口改道頻繁,自古以來,無論是帝王、官員還是沿黃百姓,都對黃河都有種自發的敬畏。為期盼黃河寧,天下平,歷朝歷代對黃河河神的祭祀都不曾間斷。
特別是在明清時期,在黃河下游兩岸,分佈著眾多的“黃河大王廟”、“龍王廟”、“將軍廟”等廟宇,每逢黃河漲水,人們都會去廟前祭拜。有時為了慶祝治水成功,人們還會在大王廟前搭臺唱戲,答謝“大王”和“將軍”。
說到作為黃河水神的大王與將軍,必先提及《敕封大王將軍紀略》一書,該書初成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由當時的東河河道總督李鶴年作序。大王、將軍本是“蕘夫老兵”口傳的水神,後經河官們整理成書。清代《敕封大王將軍紀略》一書記載,當時官方祭祀的“大王”有6位、“將軍”有65位。大王、將軍的原型大都是歷朝歷代的治河官吏,這些人生前忠於職守,死後被老百姓懷念,漸漸地就成了“神”。
黃河的“大王”有6位,“金龍四大王”謝緒、“黃大王”黃守才、“宋大王”宋禮、 “白大王”白英,“朱大王”朱之錫、“慄大王”慄毓美。在眾多的水神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黃河河神和漕運保護神金龍四大王謝緒,謝緒為浙江錢塘人,隱居在安溪下溪灣。因其排行第四,就讀於金龍山,故稱金龍四大王。南宋亡,赴水死。據說明太祖征戰於呂梁洪時,謝緒的英靈曾騎白馬率潮水助陣,遂被封為水神。他多顯靈於漕運和河工危難之時,故不斷得到官方加封。“黃大王”,原名黃守才,自幼天資聰穎,著有《禹貢註疏大中講義》《治河方略》等書,一生中的主要事蹟是治水濟民。“宋大王”指的是明初治理會通河的工部尚書宋禮。“白大王”指的是明初幫助宋禮治理會通河的汶上老人白英。 “朱大王”指的是清順治年間的東河河道總督朱之錫;“慄大王”指的是清道光年間河南山東河道總督慄毓美。除官方製造的謝緒與民間傳說黃守才兩位“大王”神話色彩濃厚以外,其餘四位“大王”都是彪炳史冊的治河功臣或治水專家。他們生前治黃有功,死後被人懷念,終於被人們所神化。
在花園口對岸雍正年間“黃委會”駐地嘉應觀內,這六位大王同賈讓、王景、賈魯、潘季訓、劉天和、齊蘇勒、嵇曾筠、林則徐一道按朝代被升格為龍王享祭。
如果說大王基本上是由河督一類的大官和已被渲染得可與大官比肩的某些天才人物轉化而來,那麼將軍們生前則大半是下層官吏、河兵和平民。第一類是由治河的下層官吏轉化而來,這些人生前忠於職守,死後被人們懷念,漸又賦予神的功能,如陳九龍等,在65位“將軍”中,陳九龍排在首位,名號為:統理河道翼運通濟顯應昭靈普順安流衍澤顯佑贊順護國靈應昭顯普佑陳九龍將軍。因為幾個皇帝都曾加封於他,所以他名號最長,也是將軍中最顯赫的一位。第二類是民間傳說中生前有異常表現的人,如十二歲能於大水之間“作揖濟渡”的“楊四將軍”可為典型;第三類將軍的形成,與祭河工程中的人殉大有關係,如黨柱(擋住)黨將軍、何龍(合龍)何將軍等。明清以來,對將軍的崇信十分流行,黃河兩岸險要的堤防處普遍建將軍廟,但如今儲存下來的為數不多了。
黨柱黨將軍雕塑
在民間,人們信奉的黃河“河神”主要是“大王”與“將軍”,這些“大王”與“將軍”的化身是一種水蛇。“大王”比“將軍”地位高,但其化身的形體卻較小,一般是長10釐米左右、頭上有“王”字的小蛇;“將軍”的化身是粗而長的水蛇,長約50釐米至80釐米。每當黃河水患時,常常有人看到有一種小蛇鑽到堤岸的透水孔裡去,被認為是黃河大王顯靈。過去堵口時,凡出現了小水蛇,都認為是大王降臨,是堵口成功的預兆。若堵口時出現了粗而長的水蛇將軍,即認為是堵口的不祥之兆。
這些帶有強烈迷信和傳說色彩的河神,不論是“大王”還是“將軍”,都與明清時期時代科學技術侷限性有關,當時的官員和民眾在面臨河患和險情,束手無策、人力難施之際,唯一能做的就是求助於神靈,希望“大王”和“將軍”顯靈,以求水患平息,洪水河道暢通。當願望實現後,又把所有的功勞歸為神明,敕加封號、頒發匾額、修建廟宇、隆重祭祀、演戲酬神,種種酬神舉措不勝列舉。
如今,進入花園口景區主大門,就是黃河下游第一壩將軍壩,將軍壩,始建於清乾隆8年(1745年),因附近有一座將軍廟,百姓在此祈禱黃河安瀾而得名。
作為花園口險工中的主壩將軍壩,經不斷搶修加固,目前迎水面壩長已達172米,根石深度達23.5米,成為全河根石最深的一道壩。巍巍矗立的將軍壩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將軍”,只有它才能真正抵禦洪水,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