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文化專題片《傳承》以紀錄片的形式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神韻以及傳承人的堅守與創新。融合傳統技藝、人生體驗、歷史文化展示於一體,用影像的力量紀錄文化精髓,為廣大觀眾搭建一個走近傳人、感悟文化的平臺。本公眾號從這期開始推出“傳承”欄目,對這一文化專題片進行系統介紹。
以體驗為觀察視角、以人文為節目底蘊;以紀錄為表現形式、以影視語言為獨特表達;匯聚各界英才,感懷大師精神;弘揚傳統技藝,傳承文化精髓。這組專題片將在遼寧文化共享電影片道、文化遼寧點播專區和遼寧文化雲平臺等多渠道傳播。
無論面對大型演出還是街頭表演,或是經過歲月輪轉、演員更替,遼西高蹺隊對待每次演出都會認真嚴謹、力求完美,並很早就開始為演出練習。
“綁蹺”是遼西高蹺秧歌最重要的一步,老式的高蹺都是死蹺,遼西高蹺直到如今都還保留著這種古老的踩蹺方式,蹺體由鐵器和水曲柳木製成,將選好的木頭經過木匠加工成4至5尺長的木棍,木棍上扁下圓、上粗下細,底部有鐵箍,並在高蹺底部正中釘有馬掌釘,用以防滑,整個蹺體的重量達到四十斤以上,一般來說高蹺的腳踏板要根據其高度而定,遼西高蹺的腳踏板多數在5尺以上,高蹺的綁腿繩一般是用布製成的,除了要在腳背綁緊布繩之外,還需要用綁繩將小腿和蹺體綁緊,達到人蹺合一。
除了“一步兩蹲”、單跨、對跨、搭肩,“燕子翻身”也是遼西高蹺的重點動作和難點動作。演出時每組演員輪番出場,不同的角色都有不同的特色動作。遼西高蹺的人物扮相一般分為上裝和下裝——也就是男裝和女裝,四路縱隊出場後還要有不同的戲曲、神話角色,“壽星老”、“牛童”、“瘸拐李”、“傻柱子”、“小老媽”,都是遼西高蹺演出時必不可少的角色。這些角兒需要分別把遼西高蹺的“美、浪、俏、哏、逗”都展現出來。
遼西高蹺一般由20至40人組成一個團隊演出,演出的時候要有《西遊記》《小放牛》《白蛇傳》《麻姑獻壽》《七仙女下凡》這幾個出場的戲份。說是戲份,其實就是輪番出場,擺上幾個特色的動作,但這幾個動作一定是惟妙惟肖、貼合形象的。
作為最原汁原味儲存至今的高蹺秧歌,遼西高蹺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無論是二百年前過年期間迎火神爺的隊伍,還是如今博人一笑的街頭演出,它輝煌過、落寞過,也在面對著如今青黃不接、日漸萎靡的現實,但是人們骨子裡對家鄉這種本土藝術的熱愛卻一直存在,集合演出、一呼百應、無關名譽、無關報酬,無論何時何地,只要遼西高蹺秧歌出現,只要演員們踩上三尺高蹺的一瞬間,人們依然會忘卻疲勞、精神煥發、心情愉悅,這就是遼西高蹺存在的意義。
編輯 / 黃玥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