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虛榮而喜歡,
不因攬鏡而執迷;
使我們天真無邪,
擁有信仰,
讓我們獲得善良、喜樂、平和。
信心仰望之必要
藝術之於生活環境,就像靈魂之於軀殼。在家庭空間之中,我們享受物質給予身體上的反饋,我們找到了軀殼停留的處所,卻還沒找到靈魂安居之處。住宅與家宅截然不同之處在於是否能夠承載我們內心深處的不安定然後再給予我們希望的力量。
那麼,空間也會具備精神性嗎?具備精神性的空間會讓我們獲得這份對於希望的憧憬嗎?
整個居所以光作為基底,空間以藝術家馮君藍的攝影作品作為敘述的主線,貫穿了神聖信仰的空間體系。空間至簡,作品卻將原有的設計聯絡一體,所反映出的是物質與靈魂的糅合,令人寧靜且堅定。
「馮君藍,生於香港,本職是一名的牧師。他用一臺20年的尼康FM2、一個標準鏡頭、一塊反光板、一條遮光的黑布和一扇允許光進入的大窗去製造這些抵抗時間的美。作品所傳遞的東西,是神性的,是虔誠的。」
攝影系列作品《微塵聖像》、《互為肢體》、《草芥》、《骨中骨》,串聯起整個空間的氛圍走向,不僅是美學考量,更是用以關乎內心空間的沉思。就像馮君藍的攝影創作所詮釋的:一種與時間抗衡的堅持,一種攸關意義的尋索。
它迥異於周遭的繁瑣造作,藝術之於設計的表達,更多是把信仰與生活原本的奧義引渡回來,塑造精神世界與空間交流的一種形態。
243㎡的雙層複式居所,沒有鮮豔刺眼的色彩,沒有難以理解的符號,但它又是極富宗教意義的空間。就像教堂中的簡潔氛圍,抽象的、靜寂的、純粹的,呈現出一種近似枯山水庭園的靜寂之美。
客廳 | 心靈聚合
· 家是我們的庇護所 ·
家是我們在世界中的一角,我們是家的中心。在日光之下的我們紮根在這裡,時光在空間內儲存完好,所以等光照進來的時候,微塵、花朵、沙發、書籍都已經如此飽滿在等待著綻放。空間並非只是物質的載體,還是人意識精神的居所。
客廳,更像是一雙延伸的手臂,等待圍坐的人們安穩然後環抱。
親密、孤獨、熱情、信仰真實的流露,在圍坐的人群裡,在日光之下,在被靈性構建的客廳空間之中,所以我們是家的中心。
餐廳 | 喚醒心靈
· 生命的食糧 ·
馮君藍的作品《每一早晨》放在餐廳的位置,雞蛋代表食物,書籍代表精神。我們每一天,除了需要食物食糧還需要精神食糧,晨昏線的那一縷微光,是每一清晨的開始。一束光的照進,也讓我們更接近信仰。在餐桌前安坐禱告,後平靜地享用一頓早餐,新的一天便重新開始了。設計借時間的交錯與變幻,在光影的明暗轉換呈現空間層次與場域形態,傳達對生活的信仰。
書房 | 心靈緩和
· 預備著的童女·牧童大衛-月夜·草芥 ·
一層的書房與二層的休閒室,以清簡佈局,藝術的介入乾淨利落。“廣闊性就在我們心中。它關係到一種存在的膨脹,它受到生活的抑制和謹慎態度的阻礙,但它在孤獨中恢復。一旦我們靜止不動,我們置身別處;我們在一個廣闊的世界中夢想。廣闊性是靜止的人的運動。廣闊性是安靜夢想的動力特徵之一。”
《草芥13》,風從東西南北吹來,草茂盛繁密而不膠著。我們如野草,在風中飄蕩盡然有其他野草相依也不得緩和。世界廣闊,若草以為自己是整個世界,便不再飄蕩。
臥室 | 心靈安定
· 互為肢體-依託·互為肢體-認識 ·
在馮君藍的作品《互為肢體》中,不同膚色的手交織在一起,相互觸碰相互撫慰。我們不禁會沉淪在樣一種試探性的接觸,它親切真誠卻又含蓄。
原來手和手之間的接觸不僅僅是手指交合的支配,還有一種等待已久期盼中的相逢。我們與世界本來並非一物,卻因為一顆期盼相遇的心,無所差別。
藝術家馮君藍的作品在空間內連成一條敘述的動線,從晝到夜從外到內,用藝術賦予空間精神性。在這次策劃佈置之中,我們得知家與宅之間的關係,人與家庭空各部分的關係。
空間絕不僅僅是物質性的,它也是精神性的,居住的空間更是盛放著我們的情感世界,當情感的花朵盛開在我們居住的空間,當心靈和思想的聲音迴盪在居住的空間,當幻想和詩意繾綣在居住的空間,我們夢想的幸福家宅便重新滋養著我們身體與靈魂。
有了光,我們才能夠了解這個世界。光,讓居住折射靈魂。
[ 一層平面圖 ]
[ 二層平面圖 ]
專案名稱 | 雲璽錦庭A2戶型樣板間
專案地點 | 深圳
專案面積 | 243㎡
軟裝陳設 | 萬境藝術
設計主創 | 周赫
專案團隊 | 吳珊、程怡然、陳穎思
攝 影 | 肖恩、謝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