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誠歷史檔案
- 1933年7月,從天津返回東北,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因從事抗日活動被日偽當局追蹤,被迫逃亡北平,進入北平中國大學學習,是“一二.九”運動的骨幹。
- 1939年3月,入延安馬列學院學習,後分配到晉綏邊區任嵐縣縣長。
- 1945年抗戰勝利後,隨林楓率領的幹部工作團北上,曾任雙城中心縣委書記
- 1951年4月,時任松江省委常委兼秘書長被下派到鞍山,翌年調入鞍鋼,後曾任鞍鋼代經理。
1945年,時任雙城縣委書記林誠。
“同志,請您出示通行證。”
鞍山城內的鐵路東,平緩的東山坡中段,臺町的高階住宅區,四周圈上了鐵絲網,出入口處由警衛部隊把守。就任鞍鋼副經理不久的林誠,前往臺町裡的迎賓館參加經理會議,被持槍的衛兵攔下。
“我是去開會,沒帶通行證。”
“對不起,沒有通行證不能進去。”
衛兵只認證不認人,不肯放行。林誠只得請衛兵電話聯絡迎賓館,弄清了身份後才得以進入臺町。
1951年4月,松江省委常委兼秘書長林誠揹著一個錯誤的黨內處分,被下派到鞍山市任總工會秘書長,1952年8月調入鞍鋼任技術監督處處長。儘管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職務上連降了五級,但在鞍山和鞍鋼,人們對這位老資格的高階領導幹部絲毫沒有低看。剛到鞍山,市裡就安排他住進臺町裡,被他一口拒絕了,直接搬入了技術人員聚居的東山街臨街紅樓。
在臺町的門崗處,發生了前面的那一幕後,市裡和鞍鋼的主要領導再次動員林誠搬家。當年,鞍鋼的經理辦公會等重要會議,都是在迎賓館裡召開,林誠家住臺町的外面,出入的確不太方便。這一次,他終於作出了妥協。
在松江省,省委書記張策生病期間,一直由林誠主持省委工作。當時,正值毛澤東於1950年2月初訪蘇歸來,在哈爾濱停留了18個小時,這也是毛澤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到黑龍江省。聽過省委工作彙報和視察了城區後,已經是晚上9點多鐘,隨行人員勸毛澤東上樓休息。得知毛澤東和周恩來一行明天一早就要啟程,身為秘書長的林誠,與張策、省政府主席馮仲雲和哈爾濱市長饒斌等商議,機會難得,一致決定請求毛澤東親筆題詞。他們向毛澤東的秘書葉子龍提出了大家的願望後,葉子龍思忖了一下,立即上樓請示彙報。
1946年,縣委書記林誠在雙城縣幹部群眾大會上講話。
毛澤東高興地接受了大家的請求。
在樓上,毛澤東與大家攀談了一陣子,犀利的目光掃視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後,停在了張策身上,問道:“你們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啊?”張策答:“現在住樓房了。”毛澤東一語雙關地說:“可不要上得樓來下不去,住樓房容易出官僚主義啊!”說完,毛澤東站起身來,走到寫字檯前,拿起早已準備好的一支羊毫筆,蘸飽了墨汁,沉思片刻,揮筆疾書,一連寫下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學習”“奮鬥”3個條幅。在大家的請求下,毛澤東又為哈爾濱市委、《松江日報》報頭和正在召開的市團代會題詞。據說,這是毛澤東一生中作過的最多一次題詞。
林誠和饒斌(後曾任長春一汽首任廠長)兩位松江省委常委,同為林楓(時任東北局副書記)的老部下。一度,饒斌在黨內高層受到批評,火藥味很濃,林誠不贊成這種無限“上綱上線”做法,為饒斌說了幾句公道話,結果引火燒身,甚至被上報中央擬以“晉綏宗派集團”為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開除黨籍。3個月前,還曾擬提林誠出任松江省委副書記,如今卻要一擼到底,劉少奇接到報告後認為“太不嚴肅”,後經東北局改為給予“暫定留黨察看2年處分”。中央處理了“高饒事件”,林誠的所謂“問題”也隨之得到澄清,於1954年12月出任鞍鋼副經理兼礦山部主任。
1912年,林誠出生在一個滿族家庭,本名蒼玉樓。因少年時代就在舅父的資助下求學,故從母姓,取名閆維哲。從小勤奮好學的林誠,就讀省立第三中學,學習成績一直是雙城縣的第一名,“諸師判之,將來必有大用”,並被推薦到英國留學。但在校讀書時,林誠就開始從事進步活動,任學生會主席,也因此拒絕了當局的推薦。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正在天津南開中學學習的林誠,是學生會主席,並早已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他召集同學們集會,抗議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集會上慷慨陳詞,撕裂了自己的襯衣,後被學校開除。1933年7月,林誠回到東北,考取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在校期間,他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在那時結識了在中共滿洲省委負責交通和情報工作的李維民。中共滿洲省委被破壞後,林誠流亡北平,考取了中國大學哲學系,參加了一二九運動,作為運動的骨幹負責與新聞界之間的聯絡。1936年11月,在校就參加了“民先隊”任區隊長的林誠,由當時在東北大學的地下黨員、吉林九臺人李唯一(曾任志願軍政治部宣傳部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雙城縣委書記林誠(前左)與縣長孫新仁(前右)、宣傳部長張拙之(後左)、宣傳部副部長何方(後右)在雙城合影。
1937年七七事變後,林誠赴山西,以“犧盟會”特派員身份,在趙城、洪洞、臨汾三縣組織建立起了“洪趙臨遊擊支隊”,併兼任支隊長。在晉東南,他堅持了兩年游擊戰,組織擬派他到陳士渠(開國上將)支隊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但他推辭了,請求到延安接受系統學習。1939年3月,林誠入延安馬列學院三班學習,同學中有後曾在鞍山工作過的孫洪志、王玉清、鄒群峰、申東黎、馬豫章、何進、李力等,還有劉震(開國上將)、段蘇權(開國少將)、汪東興等。在馬列學院學習期間,他結識了教育處處長鄧力群,兩個人很說得來,關係不錯。1958年,時任《紅旗》雜誌社副總編的鄧力群來鞍,曾經到林誠家拜訪,在樓上的臥室裡與林誠長談了兩個多小時。
從馬列學院畢業後,林誠來到晉綏根據地,擔任嵐縣縣長,與八路軍120師兩位著名的“獨臂將軍”716團團長賀炳炎、政委餘秋裡及嵐縣縣委書記共同組成了前敵委員會,堅持在敵我拉鋸的地區開展游擊戰。一次,他們在縣城裡開會到下半夜,凌晨被日軍和晉綏軍包圍。林誠率部迅速撤離縣城,馬伕牽馬緊跟在身後,讓他快上馬。他說不能騎馬,目標太大。馬伕不信邪,上馬飛奔,結果被日軍架在城樓上的迫擊炮一炮炸掉了馬屁股,馬伕當場犧牲。又一次,他們燉了一鍋雞肉,眼看著就快燉熟了,遭遇日軍突襲。衝出日軍的包圍,一口氣跑了20多里路,大家才歇歇腳,你一言我一語都說快燉好的雞肉沒吃上太可惜了。這時,只見林誠的警衛員燕鳴(後曾任鞍鋼小型軋鋼廠廠長)抖開雨衣,說我把雞肉帶出來了。大家都連連地誇這孩子真精明。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正在監工修建飛機場的林誠被賀龍找去。賀龍說:“林誠,你是東北人,這次中央派兩萬幹部十萬大軍進軍東北,建立新根據地,你去東北吧!”不久,林誠隨林楓率領的幹部工作團奔赴東北,回到了故鄉雙城縣,出任首任縣委書記。東北解放戰爭期間,他先後擔任過鬆江哈南地委副書記、雙城中心縣委書記兼哈南衛戍區政委等。
1946年冬,林誠、林漪夫婦及長子在雙城留影。
在雙城,林誠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風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6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一度失利,林誠奉命率部撤離雙城,地主、土匪及日偽殘餘分子趁機暴動,兩個區中隊亦叛變,史稱“五四暴動”。林誠揮師平亂,公開處決武裝暴亂分子17人,發動農民開展反奸清算運動,雙城遂平定。
在家鄉,林誠領導了史無前例的土地改革,率先分了自己家的土地和家產。在鑲藍旗薩克達氏族中,到了他祖父這一輩,已經失去了旗人的優越地位,從復州灣逃荒到了雙城。父親雖人不出眾,腿還有點瘸,但心靈手巧,木匠活做得非常拿手,30多歲時娶了一位閆姓富家大小姐,後來成為了當地的經營地主,不僅擁有了自己的土地,還租用了大地主家的土地。
喜靜謐、愛靜思的林彪,非常喜愛林誠治下的雙城。
在東北的黑土地上,林彪統帥大軍作戰3年,其中有兩年時間將統帥部設在了雙城縣。1946年12月10日,由林彪、劉亞樓、譚政等組成的東北民主聯軍前線指揮部秘密移駐雙城。一座典型的晚清風貌的私宅,被百姓稱為“張家大院”,就是指揮部所在地。這座大院佔地5760平方米,外圍有兩米高青磚牆,內部分為東西兩院,房屋均為青磚灰瓦頂、木結構硬山式建築。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好,雙城的老百姓只知道這裡駐紮軍隊,卻不知道指揮東北戰事的首腦機關就設在這裡,更不知道富有傳奇色彩的林彪也居住在這裡。
林彪和林誠兩個人習性相近,性格內向,沉默寡言。
1957年,受冶金部委託,林誠(中)與王文(右)、張益民到西南大三線考察留影。
在雙城,林彪與林誠經常接觸。一次,在縣委辦公室裡,給林誠當勤務員的外甥注意到,一位身披軍大衣的人與林誠相對而坐,一坐好長時間,奇怪的是兩個人之間很少說話,各自都在翻閱報紙。過後,感到好奇的外甥壯著膽子問:“六舅,剛才來的那個人是誰?”林誠告訴他那個人就是林總,外甥大吃一驚。
從地方轉入到企業後,為了儘快從外行變為內行,林誠下了極大功夫,從專家、從實踐、從書本中如飢似渴地學習。他專門請了一位退休的老知識分子當老師,每天早7點前來家裡教授高等數學。他購置了大量冶金方面的專業書籍,從採礦、鍊鐵、鍊鋼到軋鋼一環不落地攻讀。他在兼任礦山部主任期間,經常不帶秘書,獨自一人來到燒結站點,登上環市鐵路的運礦車,下到礦區。他在擔任鞍鋼代經理期間,每週有一半時間在基層廠礦,並規定幹部每週到現場勞動一天,他定點勞動的單位是電修廠卷線車間,每週六必準時到那個車間。
1960年代中期,身為鞍鋼代經理的林誠,配合市委第一書記兼鞍鋼黨委書記王鶴壽,帶領全公司幹部職工創造出了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1965年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創出歷史最好水平。中央已經決定調林誠出任冶金部副部長,併為他準備出了辦公室,但王鶴壽執意要求他留下來,配合再幹兩年。
1965年,林誠(右一)與冶金部副部長劉彬(右二)、鞍鋼副經理李建東(右三)、楊世儀(左一)及家屬在鞍山臺町合影。
1975年2月海城發生強烈地震,華國鋒率中央代表團前往災區慰問,併到鞍鋼視察,特意要見林誠,人們都感到蹊蹺。原來,華國鋒與林誠原本是老同學,也是老友。粉碎“四人幫”後,林誠前往北京治病,華國鋒聞訊,特意將他請到了家裡,聽取其對發展我國冶金工業的建議,並親自請他當冶金部顧問。但是,他仍然沒有離開鞍鋼。
林誠將自己的半生全部奉獻給了鞍鋼。
鍾翔飛 撰文
鳴謝鞍鋼“五百羅漢”子女提供圖片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