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翦滅六國,完成一統,結束了中原大地自西周時起便互相攻伐的戰亂局面。而秦之所以能在七雄之中脫穎而出,顯然和其強大的軍力不無關係。關於這一點,“虎狼之秦”的惡名便是最好的佐證。
那麼,當年的秦軍為什麼戰鬥力這麼強?一統天下的為什麼是秦而非其他六國?其實我們從目前留存下來的書籍,和西安發掘出的秦兵馬俑中,便能看出一些端倪,從而找到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
虎狼之師
“秦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科頭,貫頤奮戟者,王不可勝計也。”——《戰國策·韓策》
從偏安一隅的弱國,到睥睨天下的強者,秦國強大戰鬥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並非是因為某個簡單的原因一蹴而就。而是經歷四世君王勵精圖治,最終才建立起一支擁有“滅國”力量的精銳之師。
秦軍戰力強大的根源,來自於獨特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這個由商鞅提出的制度條例其核心便是鼓勵百姓參軍征戰。
憑藉著“以軍功賜爵”這種獨特的激勵方式,秦地百姓均將其視為發家致富的不二之選,參軍意願極為強烈,甚至其他六國的貧民都不遠千里赴秦參軍,這大大解決了秦國的兵源問題。
此外,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的歷代君王,都始終奉行這一制度,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只有上陣殺敵獲得戰功才能受爵。比如《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中就有記載,在嫪毐之亂中跟隨秦王嬴政平叛的咸陽衛戍軍,在戰後便全部受封了爵位(“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可見秦國官員在落實獎勵這一方面毫不含糊。
而在對這些新兵進行訓練這一方面,秦國也有著一套完整的體系。不僅會開展“蹴鞠”(足球)、“投石”、“超距”(跳遠)等體力運動,更是會根據地域、個人情況和國家需要,來對步兵、騎兵、戰車兵以及水軍進行針對性訓練。
不過,對於那些作戰不力的人,秦國也有著一套嚴厲的處罰制度。比如在戰鬥中退縮不前便會被處以刺面或割鼻的刑罰;臨陣脫逃的人會被當眾車裂;一支百人的隊伍一仗下來如果沒能取得敵首,隊長將被處死等等……
當強大的動員能力、足夠的獎勵制度、完整的訓練方法以及嚴苛的軍隊條例相結合起來,秦軍的戰鬥力便一躍成為七雄之首,成為了一隻關東六國無法相匹敵的古典軍國主義怪獸,打起仗來更是像《商君書》裡所描寫的那般:“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
正所謂好馬配好鞍,有了一個規模龐大、戰力驚人的軍隊,自然就得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做保障。只有這些士兵們配備了精良的武器,才能夠讓秦帝國那行駛中戰車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其實就目前已被髮掘出來的秦兵馬俑情況來看,當時的秦國顯然已有能力做到大規模生產兵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西安的秦兵馬俑俑坑中已經發掘出土了四萬多件兵器,這些刀槍劍戟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在質量上也屬於中上乘水準。
雖說在這些出土兵器中極少見到鐵器,絕大多數都是由青銅製成,但秦國在對青銅的鑄造方面可謂是登峰造極。當年在一、二號兵馬俑俑坑的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就曾發現過一柄秦制銅劍,該劍不僅毫無鏽蝕、光潔如新,更是保持著“一次劃破十八層紙”的鋒刃銳利。
經過研究發現,這柄秦劍採用了類似現代鉻鹽氧化技術的防鏽技術,在人們的認知中這種技術是二十世紀由德國和美國發明的。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秦劍上,目前還沒能得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除了秦劍外,秦軍當年的甲冑也相當精良:兵馬俑中士兵甲俑的甲片多偏大偏厚,而軍官俑則甲片細小且有包邊。並且,俑坑中出土的兵馬俑中,身穿鎧甲的甲俑的數量遠高於不著甲的袍俑,可見秦軍中甲冑列裝之廣泛。
不僅如此,在軍械兵器的製造方面秦國還獨創了一種名為“物勒功名”的責任管理制度,從軍械的生產到最後的組裝均層層把關,並且還在所鑄造的兵器上刻上督造著的名字,籍此來達到:“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之目的。
訓練有素、鬥志昂揚且裝備齊整的秦軍,打起仗來自然是個個勇往直前。《韓非子·初見秦》中便形容他們:“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爐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是故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
透過軍陣威嚴的兵馬俑,那份兩千年前秦人的壯烈豪邁猶在眼前,如今那孔武有力的秦俑形象也已成為創作者們最好的靈感源泉,屢屢出現在書籍、影視以及遊戲作品中,而《永劫無間》即將推出的新英雄嶽山在開大變身後的形象,其形象和裝束便充滿著濃濃的秦俑風格,不免讓人夢迴那段戰火紛飛的爭雄時代。
暴秦獠牙
從秦孝公變法圖強,到秦惠文王伐戰伐交,再到秦昭襄王開疆拓土,最終才有了秦始皇的天下凝一。可以說,秦國的強大、秦軍的強大,正是大大小小無數次戰爭錘鍊出來的,這其中秦軍的作戰方式,也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話題。
可能受部分影視作品的影響,許多人一提到秦軍作戰,腦中便會浮現出“萬箭齊發”的場景。不過,目前並沒有準確的文獻表明,秦軍的弓弩製造水平強於列國,倒是《戰國策》裡有寫:“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
而且,就兵馬俑中出土的秦弩我們能夠得知,秦弩的構造中並沒有機匣,這就限制了弩機和弩臂的強度,近而導致弩的整體的結構不夠穩定。所以,這種場面很有可能是創作者為了影視效果而虛構的。
就一號俑坑中兵馬俑的陳列方式來看,秦軍的方陣中重灌步兵的比例佔據了72.7%,至於弓弩手則大部分佈置在隊伍最前列。這種軍陣的佈置方式正和《史記》中所記載的“強弩在前,錟戈在後”所吻合。
不過,兵馬俑中的秦軍方陣畢竟只是檢閱時的“陳兵”狀態,真正開戰時秦軍中名為“銳士”的步兵便會前出散開,用較長的正面戰線來迎擊敵人,並在適當時候向敵軍軍陣發起白刃衝鋒。
而這些秦軍“銳士”手中所持的武器,大都為約四米長的鈹和約三米長的戟。鈹這種武器在《說文》裡就有形容:“鈹,大針也。一曰,劍如刀裝者”,其實說簡單點就是裝上長柄的劍。
至於戟,則是一種槍與戈結合而來武器,它綜合了二者的優點,步兵拿著它列陣衝鋒能刺能啄,具有極強的衝擊力;而戰車兵揮舞起長戟時能鉤能割,對敵殺傷力殺傷力巨大,極易打亂敵方陣腳。
正因為“戟”這種武器在當時的戰場上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便成為了軍事實力的一個代稱。比如《戰國策·趙策》中就有記載,趙國名臣毛遂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力勸楚懷王聯趙抗秦時就說到:“今楚地方五千裡,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直到今天,“刀戟林立”、“持戟之士”等成語,都還被人們所運用著。
在《永劫無間》遊戲中,新英雄嶽山在變身後手持的兵器,正是這種誕生於戰國時期的“分鑄聯裝戟”。這種戟在遊戲中的被嶽山使用的行雲流水,各項招式均展現出了其設計特色,威力不可小覷。
由此可見,秦軍百戰百勝、無往而不利的戰術秘訣,並不在於“強弓硬弩,遠端打擊”,而在於最為傳統的列陣衝鋒。當手持長戟長鈹,鬥志昂揚的秦軍“銳士”來到陣前時,敵軍或是化為齏粉,或是望風披靡,也難怪荀子在《荀子·議兵》中表示:“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其戰鬥力可見一斑。
結語
大爭之世,群雄並起,而唯有秦最終能“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這其中原因我們透過史料和出土文物的互相印證,已能獲悉許多。至於更多和秦朝有關的秘密,或許得等到秦始皇陵被開啟的那一天才能公諸於世了。
而在此之前,我們仍能在《永劫無間》中扮演嶽山,變身身著秦軍裝具的秦俑大殺四方,攜當年的秦“銳士”之餘威將敵人一一擊敗……對於玩家們來說,能擁有這樣一番體驗也是新奇且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