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浚縣的大伾山,位於縣城 東邊,因此又稱東山。它的名字來源於《尚書、禹貢》,書中說:“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大伾山是太行山的餘脈,東西寬0.95公里,南北長1.75公里,面積約1.6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35米,平地高僅有70米。
冊不在高,有仙則靈。由於大伾山是平原突起的孤峰,雖然沒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秀,但它平地拔起,孤峰凌雲,山勢奇特。山上寺、廟、洞、閣星羅棋佈,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夾道,林木茂盛,自古就是風光優美的人文薈萃之地。
據記載,歷史上曾經有十幾位帝王將相親臨大伾山,有人戲說:在大伾山的草叢石徑行走,稍不留神就會踩上某位帝王的足跡。大伾山上有天齊廟、興國寺、碧霞宮、千佛寺、龍洞及王陽明、王鐸等歷代名家的摩巖題記筆刻等。
讓我們來看看大伾山吧。
大伾山廣場上有一個大瀑布,是人造景觀,乏善可陳。瀑布的左邊石刻“大伾山”。山門是仿漢闕式,面闊16米,高9米,座東向西對稱分佈,兩層單簷平頂,中間以敞廊頂相連。坊額懸掛“伾山仙境”橫匾。
過了廣場就“百猴路”1986年建成,路兩旁254根望柱和250塊欄板上雕刻有神態各異的石猴1864只。由當地著名的民間雕塑藝人“泥猴張”設計。
“百猴路”頭上就是恩榮坊,這座石牌坊建於明朝萬曆四十五年,是工部主事孟楠建造的(孟楠是浚縣衛賢鎮人),1998年從衛賢鎮遷至百猴路中段。
“百猴路”上還有一座“橋上橋”,是1985年建造的一座拱形石橋,上下兩層圓形涵洞,如同兩橋疊壓,造型別致。
大伾山南山腰有一座天齊廟,又名東嶽廟,座北向南,為祭東嶽大帝黃飛虎而建,黃飛虎是商朝的大將,《封神演義》中把他封為泰山神,大伾山上很多建築都在仿造泰山,也許是這裡遠離泰山,道教的信徒們到泰山朝拜不方便,故在此地建設天齊廟,在縣城的另一座山上建了碧霞元君祠。
大伾山東有一座太平興國寺,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用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命名,這在全國的寺廟中是唯一的,寺內主要建築有釋迦牟尼大殿、朝陽洞及觀音洞。
大伾山東麓還有一座天寧寺,古稱大伾山寺,建於北魏,規模宏大,是浚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群。
在天寧寺內還有大佛樓和摩崖大石佛,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石勒為了防止黃河水氾濫,建造了這座大佛,因此又稱“鎮河將軍”。是彌勒佛像,高22.29米。為了保護大佛,寺院在原地修建了大佛樓,因為大石佛的兩腳伸入地面以下一丈多,故有“八丈佛爺七丈樓”的說法。
天寧寺內的摩崖石刻群,就在大石佛的旁邊,目前仍完好的有460餘處,年代最早的是唐代,最晚的是民國,最大的字徑1.3米,“大伾偉觀”,最小的僅有幾釐米,大部分字跡模糊不清了,也有妙相端莊的線刻觀音畫像。
山上還有豐澤廟和龍洞,依崖而建,主殿內供石雕神像,立北宋宣和年間“康顯侯誥”碑,上刻尚書郎祈雨有應、上書請封的記文及宋徽宗封龍洞為康顯侯敕文。主殿的後牆崖壁有三個天然洞穴——“龍洞”,洞口浮雕五條滾龍,翻騰盤繞、栩栩如生,資料記載,為元至正十年(1350年)造像。
觀音巖
大伾山北側是觀音巖,又名娃娃廟,院內古柏參天,廟內的圓通殿供奉著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西廊房為睡觀音殿,塑堪稱之豫北最大觀音臥像。圓通殿對面的山岩像一座畫屏,高十多米,上書“觀音巖”,巖下依巖建拜殿3間,俗稱娃娃殿,系元代浚州知州劉友諒於此求雨有應而建,洞內雕有觀音菩薩和金童玉女像。洞前有拜殿3間,本來是用於求雨而開鑿的,後逐漸變為送子觀音,成為善男信女求子聖地,正月與八月古會期間,求子還願者絡繹不絕。
大伾山西側還有道教建築——呂祖祠,建於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內有乾元殿、八卦樓、萬仙閣。院內古柏參天,楹聯碑刻比比皆是,道教文化氛圍濃厚。
八卦樓又稱太極宮,是大伾山的標誌性建築,八角攢尖建築,頂覆灰瓦,樓體共分八面,每面寬2.5米,按方位磚飾八卦符號,故稱“八卦樓”。八卦樓通高25米,共3層,底層塑呂洞賓像,中層為八仙及文昌帝君,上層為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太極宮前有一座石坊——小壺天,兩側各築有一個高臺,臺上各立陽刻石碑一塊,左為“代天監察之臺”,右為“五雷號令之臺”。應該是道士們作法顯靈的舞臺。
萬仙閣,是一座硬山頂灰板瓦的建築,共分兩層,內有大小塑像一萬多座,大的1米多,小的只有幾寸,還有壁畫,說的是道教諸神鬥法、萬仙破陣的故事。
大伾山頂有一座禹王廟,裡面有大禹的塑像,外罩著木質神櫥,石壁彩繪著“禹王鎖蛟圖”。
禹王廟前有中軍亭,瓦崗軍駐守黎陽時布兵點將、瞭望敵情的地方。亭南有懷禹池,形狀像一個啞鈴,細腰處建有一座單孔拱券石橋“懷禹橋”。
山上還有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建造的玉皇廟,大殿正中有神臺,上塑玉帝坐像,兩側是太白金星和託塔李天王。
到了玉皇頂,整個大伾山就算看完了,山上冊下的景點還有很多 ,如:“硯畫樓”、供人休息的“歇歇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