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變老似乎是從腿先老開始的,到了40歲之後,許多人就會感覺到腿腳不靈活,到了60歲之後,發生膝關節疼痛、腫脹的可能更是大增,而這些改變,則和膝關節的退變有關!很多中老年人會因為膝關節退變而膝蓋痛,疼痛的程度可輕可重,但患者卻有共同的擔憂,擔心自己會不會一直痛下去,今天我們就來分析答案!
膝關節退變為何會痛?疼痛是不是唯一的危害?
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的膝關節就好比一臺嶄新的發動機,效能達標、能跑能跳,但隨著年齡增長,這臺發動機會逐漸老化,膝關節的功能也會逐漸下降!
膝關節退變最早從軟骨退變開始,關節軟骨本來在關節中起著緩衝保護作用,但隨著年齡增長,軟骨的成分和結構會發生改變,其彈性下降、脆性增加,就更容易發生磨損。軟骨的退變還會引起一系列的其他病理改變,如骨質增生、滑膜炎症,病變的關節也就會出現疼痛、腫脹等症狀。
膝關節退變之所以會發生疼痛,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 軟骨本身沒有神經分佈,即便磨損也不會疼痛。但軟骨磨損導致膝關節失衡,為了恢復關節的平衡,增生的骨贅卻可能對軟骨下骨、骨膜、滑膜、韌帶及關節囊等部位造成傷害性刺刺激,引發疼痛。
- 當軟骨磨損到一定程度後,失去軟骨保護的軟骨下骨直接碰撞、摩擦,軟骨下骨富含血管、神經,就會產生劇烈疼痛。
- 關節內磨損脫落的軟骨碎屑,或者增生的骨贅,都可能對關節滑膜造成傷害性刺激,從而引發滑膜炎症,而滑膜炎症是膝骨關節炎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 膝骨關節炎發生後,關節內的炎性物質會增加神經的敏感性,神經敏化也可以讓患者出現疼痛症狀。
許多患者對膝關節退變(膝骨關節炎)危害的認知,僅僅關節疼痛,然而疼痛只是膝關節退變的表面危害,疼痛背後的關節結構破壞才是真正可怕之處。無論是任其疼痛不管,還是隻關注於止痛,都是不對的,當關節破壞進入到晚期後,關節畸形、殘疾會接踵而至,給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巨大打擊!
膝關節退變疼痛該怎麼辦?關節會不會一直痛?
膝關節退變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疼痛症狀也存在差異。早期患者可能沒有疼痛,或者只有間歇性隱痛;進而可能出現上下樓梯痛、下蹲起立痛,在休息時還能緩解;再進一步,則會發展為持續性疼痛,活動後或夜間加重,甚至夜不能寐;到最後,一動就劇痛,患者甚至失去活動能力!
疼痛除了帶給患者感覺折磨之外,還有更大的危害:
- 為了減輕疼痛,患者會減少關節的活動量,而活動量降低,又會帶來軟骨營養缺乏、關節攣縮加重、肌肉萎縮加重等問題,會進一步加重病情,陷入惡性迴圈!
- 疼痛會讓患者出現焦慮、抑鬱、失望等負面情緒,長期受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生活質量下降,會增加神經敏化,加重疼痛,而且負面情緒會影響治療的效果,不利於病情的康復。
所以,針對疼痛我們要止痛!
- 對於輕度的疼痛,我們可以透過合理的運動、熱敷、按摩等非藥物治療來緩解,
- 對於非藥物治療難以緩解的疼痛,我們可以透過外用非甾體抗炎藥、中藥膏藥、辣椒鹼等藥物來止痛,效果不好是,可以服用對乙醯氨基酚
- 在炎症急性期,疼痛非常明顯時,我們要透過口服非甾體抗炎藥來止痛,如果止痛無效,則要考慮使用弱阿片類鎮痛藥來止痛;
- 對於口服藥物效果還不理想的患者,還可以透過封閉、關節腔注射臭氧的方法來止痛
- 治療過程中不能只關注止痛,口服氨糖軟骨素、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PRP軟骨修復、關節鏡下清理術等治療,對關節內破壞有延緩作用,也有輔助止痛的作用,可以減少止痛藥的使用量。
我們看到,面對關節疼痛我們有很多辦法來止痛,並不是束手無策的,因此,也就不必過於擔心疼痛,但又不能忽視,如果病情不受控制,不但疼痛會越來越重,關節破壞也會越來越嚴重,比疼痛更可怕的殘疾都是可能發生的,那時候患者就只能置換人工關節,才能恢復活動能力。
關節會不會一直痛?這個問題沒有肯定的答案,要看患者病情受控制的程度。越早控制住病情,患者受到的疼痛折磨就越少。比如,在關節軟骨損傷的早期,隱痛或間歇性疼痛的階段就規範治療,體重恢復了正常,膝關節穩定性得到了加強,日常運動也合理規範,那麼關節軟骨不被進一步破壞,患者就可能擺脫疼痛的困擾。而病情發展的程度越深,也就越不容易被控制住,患者難免會經常受到疼痛的滋擾。
膝關節退變能不能根治?擺脫疼痛困擾難點在於自治!
先要告訴大家一個結論:膝關節退變是不能根治的。膝關節退變通常是建立在人體衰老的基礎上的,而人體衰老是生命的自然規律,誰也打破不了。所以,那些宣傳能根治老化性疾病的人,莫非是有點化人成仙的能力嗎?
退變的軟骨至少目前是無法恢復如初的,我們能做的是儘量延緩軟骨損傷的速度,就好比一個40歲的人,你的身體不可能像20歲時一樣充滿活力,但卻可以透過運動、保養,看起來比同齡人更加年輕。
膝關節退變是無法根治的,但膝關節退變產生的症狀卻是可以治療的。理論上講,只要軟骨退變還在發生,患者就難以徹底擺脫疼痛的困擾,但如果治療的足夠充分,患者是有希望基本擺脫疼痛困擾的。當然這很難,不是隻用遵循醫囑用藥就能完成的!
如果你治療規範病情卻仍然復發,問自己這6個問題:
- 體重合理了嗎?——肥胖是膝骨關節炎獨立的危險因素,體重增加除了直接增加膝關節軟骨的壓力外,其背後的脂肪代謝紊亂等問題,也會加速軟骨的退變!
- 運動規範了嗎?——長期從事劇烈的運動,會增加膝關節內半月板、韌帶發生創傷的風險,從而降低膝關節穩定性,加速軟骨的磨損,劇烈運動也可能直接導致軟骨創傷。
- 姿勢正確了嗎?——關節軟骨承受的壓力隨著屈膝的幅度增加而增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既不利於軟骨獲取營養,又不利於關節緩解疲勞,因此要減少下蹲、上下樓梯、久坐、久蹲、久站等姿勢或動作。
- 肌肉鍛鍊了嗎?——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是膝關節的“穩定器”,尤其是股四頭肌,如果肌肉不健康,膝關節穩定性會下降,因此要鍛鍊股四頭肌等肌肉,增加膝關節穩定性,預防軟骨損傷。
- 飲食規範了嗎?——骨質疏鬆、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也會增加骨關節炎的發病風險,因此要合理飲食,預防骨質疏鬆及四高,也有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
- 心態端正了嗎?——對膝關節骨關節炎要有正確的認知,重視的疾病的危害,但又不要過分悲觀,要明確正確治療是有希望阻止病情發展的,遠離偏方陷阱,保持好的心態,收穫好的療效!
自我治療是否達標,是膝骨關節炎患者康復困難的難點所在!做到按醫囑服藥的患者大有人在,但做好上面這些自我治療的患者恐怕寥寥無幾。實際上,這些自我治療都屬於對因治療,也是治療膝骨關節炎的基礎治療,基礎治療不做好,建立在基礎治療上的藥物治療、微創治療、手術治療也很難達標,希望患者能從這些方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