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我們瞭解到,范仲淹慶曆新政能成功實施,是建立在對西夏用兵取得一定勝利的基礎上的,范仲淹對西夏的步步蠶食和大順城防禦戰的勝利,大大扭轉了北宋在西夏戰線上的惡劣形勢。
在大順城之戰後的慶曆四年,即公元1044年,西夏不得不和北宋議和,兩國就此息兵,這次議和維持了兩國之間長達20年的和平。(
值得一提的是,西夏和北宋議和的時間是慶曆四年,而范仲淹名篇《岳陽樓記》的開頭就是: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西北用兵不僅大大充實了范仲淹實行新政的政治資本,也給新政提供了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條件。直到這次議和的20年後,北宋邊境才再一次燃起戰火,然而那一次西夏攻擊北宋,彷彿不死心般的,選了當年基建狂魔范仲淹建的大順城做突破口,結果在范仲淹死後,西夏軍隊依然沒有攻下大順城,當時的西夏皇帝夏毅宗李諒祚,還在攻打大順城的戰役中受傷,一年後就去世了,因此,西夏不得不再次對北宋採取守勢文武雙全的范仲淹,真是天克西夏啊。
然而,相對於范仲淹在西北用兵上的亮眼表現,後來的變法者王安石,卻是表現慘淡,可以說,范仲淹的慶曆新政,由勝利的西北用兵而宣告開始,王安石的熙豐變法,因失敗的西北用兵而宣告終結。是的,這裡就讓我們看下王安石變法時期北宋的西北之戰。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為改變北宋冗兵、冗官、冗費,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改革運動。
實際上,變法的執行者雖然是王安石,主持人卻一直是宋神宗。因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和官僚集團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了強烈反對,前期,由宋神宗支援的王安石在臺前主持,後期王安石罷相,宋神宗改年號為“元豐”,元豐一年,宋神宗正式從幕後走到臺前,主持變法。
而導致新法最終失敗的直接原因,不是地主官僚集團的強烈反撲,而是北宋在西北的慘痛的先勝後敗。
王安石變法
史學界對王安石變法的內容頗多爭議,然而有一點卻是不容否認的,即王安石變法的最大成就不在經濟和政治,卻在軍事上。
變法一開始,宋朝軍事改革特別是西北地區的軍事改革就成為了王安石變法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宋朝西北軍鎮是王安石變法的“特區”,西北軍隊擁有了獨立的指揮權與統兵權,士兵的作戰素質和將領素質也隨著變法的深入而日益提高,為宋朝打造出一支難得的精銳之師。
荊公崛起,毅然變法,首汰冗兵,立置將保甲之法,以搜軍實,嚴節浮費,多開稅源, 以裕財政。
——呂思勉
遺憾的是,這一支難得的精銳之師,竟然先勝後敗。北宋熙寧六年,即公元1073年,在王安石指揮下,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率軍進攻吐蕃,收復河、洮、岷等五州,拓地兩千餘里,受撫羌族三十萬帳,
熙河之戰
這是積貧積弱的北宋對戰爭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捷,是北宋對外戰爭最輝煌的戰績後人對這次王安石變法後取得的重大戰爭勝利,感嘆不盡。
南宋人讚道: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
荊公之時,國家全盛,熙河之捷,擴地數千裡,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
——《宋史私評》
元朝顏習齋讚道:宋幾振矣!
王安石用薛向、張商英等治國用,用王韶等治兵,西滅吐蕃,南平洞蠻,奪夏人五十二砦,高麗來朝,宋幾振矣!
——元 顏習齋
近代呂思勉讚道:此實宋勢最有起色之時也。 熙河之役,闢地萬里,跋扈不臣之夏人,至此遂首尾受敵,終至介遼人以乞和,此實宋勢最有起色之時也。不得不提的是,蘇軾那首開豪放派先河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其歷史背景,就是熙河開邊。
熙河開邊,拓地千里,北宋舉國上下振奮不已,身在密州的
蘇軾更是豪情大發,大有從軍報國之感的寫下了那首名詞: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裡的“西北望,射天狼”,講的就是北宋對西夏的熙河大捷。
王安石果然厲害,實行的新法在充實國庫提高軍力後,取得了空前的熙河大捷,一時間,北宋對西夏戰略優勢明顯,竟然看到了一舉消滅西夏政權的可能性。而這次王安石的熙河開邊,也和商鞅的河西之戰一樣,成為了改革最好的宣言書和助推器。
王韶取得的勝利,是北宋王朝在結束了十國割據局面之後,八十年來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軍事勝利。
為改革派贏得了極大的政治聲譽。
——《北宋經略河湟吐蕃民族政策研究》
是的,北宋的熙河開邊和商鞅的河西之戰,是如此的相象,兩次成功的對外戰爭,都對改革產生了保駕護航的正面效果。然而,當年商鞅在河西之戰後並沒有追求擴大戰爭,而是和魏國講和,回到秦國繼續推進二次變法,而北宋不一樣,宋神宗在熙河開邊後,認為一舉消滅西夏的時機已經來到,以為能畢其功於一役,所以犯了後來一系列戰略冒進的錯誤。
北宋元豐四年,已有巨大戰略優勢的北宋,趁西夏國內發生內亂,果斷出動五路大軍,全軍總計35萬人,民夫20萬,全加在一起是56萬人,這是宋朝建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行動,氣勢空前,宋神宗要的就是一戰定乾坤,一戰滅西夏!然而,這次北宋以舉國之力,傾變法之財,來的這次驚天豪賭,沒能賭贏。
這場五路伐夏的大戰中,北宋前期勢不可擋,一路殺到了西夏國都,北宋眼看著就要滅亡西夏了,然而,宋朝由於缺乏統一指揮,五路大軍各自為戰,且為了爭奪軍功而貽誤了軍機,而後西夏人趁北宋深入作戰切斷了宋軍糧草補給線,並開挖黃河水淹宋軍,宋軍屍橫片野,慘敗而歸。
戰後統計,宋朝各路損失,高達30萬軍民,是傾國而來,傾國而敗。當時,隨軍西征的詩人張舜民,親歷了北宋軍隊的慘敗,他寫了兩首《西征》詩,其中一句是:
青銅峽裡韋州路
十去從軍九不回。
就因為寫了兩首西征紀實的詩,張舜民在戰後被貶。五路伐夏,傾國而來,傾國而敗,史料記載,宋神宗在半夜聽到前線慘敗訊息後,起身繞床榻環行,徹夜不能入寐,憂憤成疾。然而,宋神宗並不甘心靈州戰敗,他依然念念不忘滅夏的復興目標,沒有罷兵的打算元豐四年,五路伐夏,北宋損失30萬軍民,元豐五年,北宋在戰略要地橫山築城,城名永樂,西夏聞報,集結二十多萬步騎,前來爭奪。
宋夏戰爭最大失利:20萬人葬送永樂城
然而,宋神宗的永樂城防禦戰,沒能複製范仲淹大順城防禦戰的勝利,不到一個月,永樂城破,北宋二十萬軍民全部陣亡。
王安石在的時候,熙河開邊,拓地千里,北宋為之一振,然而,當宋神宗自己走向前臺主持大局時,卻連續在西北經歷了兩場慘敗。元豐四年,五路伐夏,陣亡軍民40萬,元豐五年,永樂城破,陣亡軍民20萬,至於軍費支出,更是個天文數字,北宋財政陷入更加困弊的局面。這樣的打擊,對銳意進取,志在復興的宋神宗來說,是致命的。當永樂城破的訊息傳來時,宋神宗“涕泣悲憤,為之不食”,早朝時,史料記載,宋神宗竟然在朝堂大會上當眾大哭:上對輔臣痛哭,莫敢仰視。
痛哭流涕的宋神宗,在朝會上正式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朕知邊臣不足任,深悔用兵,無意西伐矣……
在接連受到西北慘敗的打擊下,宋神宗憂憤不已,疾病漸深,三年後就撒手人寰,年僅三十八歲。
宋神宗在他最後的歲月裡,經常像精神病人一樣的自言自語,史料記載,他自言自語的那句話是:
“朕好孤寒……”
唉,宋之神宗,明之崇禎。
而隨著宋神宗的去世,王安石留下來的新法,也壽終正寢了。是的,北宋在王安石變法後,國力大振,取得了熙河開邊這一北宋最輝煌的戰爭成績,為改革派贏得了極大的政治聲譽。
然而,後期因冒進策略,北宋也有了陣亡60萬軍民這一最慘痛的教訓,舉國上下為之震盪,保守派更藉此對變法群起而攻之,支援變法的宋神宗又抱恨而逝,北宋形勢漸好的新法改革,徹底走進了死衚衕。
當年王安石勝利的熙河開邊,心懷報國的蘇軾寫下了《江城子 密州出獵》,而據學者考證,後來宋神宗的元豐慘敗,憂國憂民的蘇軾,迸發出了另一篇名作。
宋神宗對西北用兵,貶謫在外的東坡對西北一直非常關心,曾寫信問友人:“西事得其詳乎?雖廢棄,未忘國家慮也。”等到敗訊傳來,東坡悲憤交加,但身為罪臣的他,不敢有所議論,怕被人藉機陷害,因此蘇軾只能藉著酬和友人張舜民詩作的機會哀悼陣亡將士:
白骨似沙沙似骨,將軍休上望鄉臺!
(就是寫“十去從軍九不回”而被貶的西征詩人張舜民,他是蘇軾的好友)
而後,蘇軾遊赤壁,面對滾滾東去的長江水,聯想到西北戰爭中被黃河吞噬的三十多萬將士民眾,蘇軾更加感慨,揮毫寫下名篇《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把宋師慘敗的原因,歸結為“時無英雄”,面對嚴峻的西北局勢,他渴望北宋有如三國周郎那樣的豪傑人物來扭轉乾坤。
是的,范仲淹的《漁家傲》和大順城防禦戰有關,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則和慶曆新政有關,而蘇軾的《密州出獵》和熙河開邊有關,蘇軾的《赤壁懷古》則和靈州大敗有關,這些你我都耳熟能詳的文學名篇,實際上和當時的國家時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更別說建安七子每人的詩作都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文心雕龍》表達了作者的文學政治標準,而唐朝杜甫直接就是“詩史”之稱,連隱世桃源的陶淵明都和九品中正制有關。
“文學,是一個時代的記憶。”
讀詩,亦如讀史,只有把這些文學名篇的歷史背景弄明白,才能更好的體會作者蘊含的個人感情和其散發的時代精神,而現在學校的老師,在教孩子這些文學名篇的時候,常常是單純的就詩論詩,沒能拓展詩歌文學的內涵,也開發不了孩子對歷史的興趣,這點是很可惜的,
陸游教育孩子,就說過: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文學是一個很講究綜合素養的專業,要想寫好詩歌寫好小說,不僅要看詩歌、小說,更要看歷史,甚至哲學。
好了,不談詩歌,聊回變法。
北宋在西北,先勝後敗,導致變法難以進行,這給了我們很深的教訓,可見,變法需要的戰爭,必然是勝利的戰爭。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因為變法與戰爭的聯動性,因保守勢力的反動性,很有可能,一場失敗的戰爭就能導致改革的夭折。
故曰:“兵者,國家大事,不可不察也。這裡,我們就不禁想到了商鞅的睿智,他在河西之戰中並未和魏國硬拼,而是講和,回到秦國繼續二次變法,如果宋神宗在取得熙河大捷後能穩紮穩打,深化改革,沉澱國力,繼續對西夏進行蠶食戰略,宋夏勝負,未可料也。
王安石變法因西北用兵的慘敗而直接夭折,這個案例已經很明顯的告訴我們這樣的定理:一場失敗的戰爭,就能導致變法的夭折。
點個關注吧,我們下期見[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