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朝鮮古代錢幣的時候很奇怪,這不是漢字嗎?怎麼長的和中國古錢一樣呢?
這朝鮮通寶聽著還能理解,肯定是朝鮮的,那這常平通寶是啥,我國古代不是有常平五銖,和那有關係嗎?
要說,還真有關係,這個“常平”不僅僅是字面上的某種吉祥的語意,它是舊時農耕社會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制度——“常平倉”。
《高麗史》《朝鮮王朝實錄》裡都多次提到漢代耿壽昌的“常平倉”制度,他們呢就是學習這個也設立了常平倉。
其實很多制度都是前人的理論和經驗的總結,“常平倉”也不例外.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好幾位名人提出相關的經濟理論,比如管仲的斂輕散重論中就有類似的思想。
《管子》提出“民有餘則輕之,故人君斂之以輕。民不足則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斂積之以輕,散行之以重, 故君必有十倍之利”“國幣之九在上,一在下,幣重而萬物輕;斂萬物,應之以幣;幣在下, 萬物皆在上,萬物重十倍”
而計然的“平糶論”和李悝的“平糴論”相對於糧食的豐收和歉收就有明確的政策
《史記·貨殖列傳》記春秋末計然的話:“夫糶二十(錢)病農,九十(錢)病末(指工商業)。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闢矣。”
計然可能大家有點陌生,但是說到他的徒弟,也許就熟悉了,就是那個有著與西施泛舟江湖傳說、幫助越王勾踐復國滅吳的政治軍事家——范蠡,可以說計然是范蠡的經濟學導師。
“糶”[tiào],看這個字的上下結構就可以理解,這是賣出糧食的意思.
"糴"[dí],正好與“糶”相反,是買入糧食的意思。
平糶與平糴兩者意思差不多,即:
官府在豐收之年米賤時,以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
在災荒歉收之年米貴時,再以低於市場的價格把糧食售出,以平抑市場糧價,使得糧食及其他商品的價格保持穩定。
但李悝的觀點內容會比計然實施的更具體一些。
《漢書食貨志》:
是時,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以為地方百里,提封九百頃,除山澤、邑居參分去一,為田六百萬畝,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減,輒為粟百八十萬石矣。又曰: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故甚貴與甚賤,其傷一也。善為國者,使民毋傷而農益勸。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稅十五石,餘百三十五石。食,人月一石半,五人終歲為粟九十石,餘有四十五石。石三十,為錢千三百五十,除社閭嘗新、春秋之祠,用錢三百,餘千五十。衣,人率用錢三百,五人終歲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又未與此。此農夫所以常困,有不勸耕之心,而令糴至於甚貴者也。是故善平糴者,必謹觀歲有上、中、下孰。上孰其收自四,餘四百石;中孰自三,餘三百石;下孰自倍,餘百石。小飢則收百石,中飢七十石,大飢三十石,故大孰則上糴三而舍一,中孰則糴二,下孰則糴一,使民適足,賈平則止。小飢則發小孰之所斂、中飢則發中孰之所斂、大飢則發大孰之所斂而糶之。故雖遇饑饉、水旱,糴不貴而民不散,取有餘以補不足也。行之魏國,國以富強。
到了漢代,漢武帝時期桑弘羊推行平準法,不過主要作用於官方管理物資貿易方面,平抑市場物價,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西漢社會的繁榮與穩定。
之後再到耿壽昌,在西北設定“常平倉”,用來穩定糧價同時兼作為國家儲備糧庫。
(白令邊郡皆築倉,以谷賤時增其價而糴,以利農谷,貴時減其價而糶,以贍貧民……)
不僅使朝廷儲藏糧食的大谷倉一太倉和甘泉倉都充滿了糧食,而且邊郡地方也倉廩充盈。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
這一措施,既避免了“穀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對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起到了積極作用,還對邊疆的糧食儲備產生有利影響。
“常平倉”制度在之後的兩千多年的歷代王朝中時而興用,時而廢止。
從漢明帝廢除常平倉制後約四百年到晉武帝泰始年間又恢復。以後南齊、北魏、北齊雖偶有復活,但從三國至南北朝一直處於戰亂年代,沒有定例,到隋開皇年間於陝州置常平倉,在京師任命常平監時才又建立常平倉。
至唐代全國統一,經濟發展,常平倉建立又日益興盛。唐高祖武德年間詔置常平監官,均天下貨物。貞觀年間在洛州以外,七州設常平倉。開元年間,敕五道十二州均置常平倉。
據史料載,關內道以下十道常平倉的總糧數達460多萬石,安史動亂常平倉又大多廢止。
宋代除常平倉外,還有惠民倉、廣惠倉、豐儲倉、平糴倉等形式的常平倉設施。
金代以前常平倉一般設在州所在地,農民出售糧食與購買常平倉糧食很不方便,金對常平倉址設定進行了改革。規定距州六十里以內的縣由州設倉,距州六十里以外的縣則在縣設倉,由州縣官直接管理。
元代於公元1269年設常平倉於各路州府,具體辦法和金相同,常平倉在備荒方面補國家正倉的不足起了明顯的作用。但設倉主要集中在北方各省,並仍是時興時廢,沒有遍及全國。
明代在各府州縣設立官督民管的預備倉,實際起常平倉作用。每個州縣東西南北設四座倉,但實際上各地並未按規定興建,儲糧量也未達到要求。
明代預備倉的弊病,實際上是自漢代建常平倉以來的通病。漢、唐、宋、元各代常平倉倉糧,挪用、貪汙、被盜,常平倉空虛,地方官藉此敲詐百姓。
當然,清代常平倉也與歷代王朝一樣,戊戌變法之後,維新主義者又主張積穀不如積錢,積錢不如興學,谷錢全無,常平倉也即消失了。
而朝鮮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向來是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常平倉”這項制度也自然會被運用到朝鮮的政策措施上來,用現在的流行語應該就是“抄作業”吧。
不過這個作業抄的,我想點個贊,它給具象化到錢幣上來,讓我這個原本不瞭解我國古典經濟的人對此有了淺顯的認知。
朝鮮早在高麗王朝時期就設定有常平倉,到了朝鮮王朝中期以後,常平倉的作用由常平廳代替,管理糧食和棉布,尤其是大同米布的出納。
所以常平廳除了具備常平倉所擁有的物價調節功能,還負責排程安排官方開支和招待使者的費用,同時還具有賑恤功能。
之後隨著貨幣的發行,與戶曹一起被指定為鑄造貨幣的機構
不過最初鑄造的錢幣並非是常平通寶喲,而是仁祖時期的朝鮮通寶八分書。那下一次,我們先聊朝鮮通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