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弼,字景和,遼東襄平人士。生性沉毅雄健,頗有見識。祖父李貴醜,任平州刺史。父親李永,任太中大夫。李弼少年時便胸懷大志,又膂力過人。正值北魏衰亡禍亂之際,李弼對身邊親近之人言:“大丈夫人生浮世,必須要有行走在刀刃上的勇氣,有蕩平賊寇的能力,方能安定社稷以獲功名。怎麼能碌碌無為,或靠著門第、資歷來求得榮譽呢?”
永安元年(528年),李弼投奔當時北魏的大軍閥爾朱榮,被爾朱榮任命為別將。
同年七月,万俟醜奴在關中稱帝。永安三年(530年),爾朱榮派侄子爾朱天光西征平亂,賀拔嶽、侯莫陳悅兩人為副帥。李弼亦在這支西征大軍之中。
當時去關中途中,遇赤水蜀阻道,爾朱天光害怕,止步不前。李弼跟隨賀拔嶽,積極進攻,以少勝多,大勝赤水蜀。戰後,李弼因功升任徵虜將軍,封為石門縣伯。之後又跟隨賀拔嶽討伐万俟醜奴、万俟道洛、王慶雲等人,皆勝。李弼作戰勇猛,常常帶頭,衝鋒陷陣,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敵軍都非常畏懼他,高喊:“千萬要擋在李將軍的面前啊。”
永安三年(530年),爾朱榮被孝莊帝所殺。爾朱氏集團替爾朱榮復仇,除掉孝莊帝,扶植元曄為新帝。
高歡趁爾朱氏集團群龍無首之際,叛離爾朱氏集團。爾朱氏集團組成聯軍討伐高歡。關隴第一高官爾朱天光應約趕赴洛陽。不料爾朱氏集團戰敗,爾朱天光身亡。
當時,李弼的妻子是侯莫陳悅的姨母,理所當然地隸屬於侯莫陳悅。隨侯莫陳悅征討敵兵,屢屢獲勝。被授清水郡守,恆州大中正。不久任南秦州刺史。
爾朱天光身亡後,賀拔嶽成為了關隴地區最高長官。這也引起了一直與賀拔嶽平起平坐,侯莫陳悅的不滿與嫉妒。
高歡戰勝爾朱氏集團,成為了北魏一手遮天的權臣。但非常忌憚賀拔嶽與侯莫陳悅。一來高歡與賀拔嶽有舊仇,二來關隴之地本就是富饒之處,高歡一直想染指其中。
此時侯莫陳悅突然和高歡聯絡上了,高歡敏銳地察覺出,侯莫陳悅不願屈居賀拔嶽之下,於是成功挑撥侯莫陳悅殺害了賀拔嶽。
賀拔嶽死後,其舊部推舉宇文泰為新一代首領。宇文泰接替賀拔嶽後,第一件事就是討伐侯莫陳悅,替賀拔嶽報仇。
得知宇文泰從平涼出兵後,李弼勸侯莫陳悅:“你無端殺害沒有過錯的賀拔嶽,又沒能將其舊部收服,使他們無所歸依。現在宇文泰將他們收而用之,使這些人為他賣命,為賀拔嶽報仇,這其中的意圖,只怕是不小。如今之計,唯有解除兵權,向他們表示歉意,不然,恐怕是大禍將至了。”
侯莫陳悅聽李弼這麼一說,誠惶誠恐。但也沒有好的應對之策,但以不願意解除兵權,束手就擒。李弼看這情形,知道侯莫陳悅必敗無疑,便對左右親信說:“宇文泰才略冠世,德行道義皆為人稱頌。反觀侯莫陳悅智小謀大,怎麼能自保?我們現在不想個方法出來應對,只怕有滅門之災啊。”
宇文泰率大軍將至,侯莫陳悅棄秦州,退至上邽,據險要之地,以期固守。宇文泰正在為難之際,沒想到李弼悄然派使者前來投誠。當晚,李弼突然召集自己的部眾,令他們騎上驢駝,急匆匆地說道:“侯莫陳悅有令,立即回秦州,以拒黑獺(宇文泰的字),你們還不整裝出發?”
士兵們對這道命令十分懷疑。此時的李弼並沒有理會這些,而是匆忙的趕回家對正在熟睡的妻子說:“你怎麼還不收拾一下,侯莫陳公要回秦州了啊。”李妻不疑有他,急忙收拾行李趕去秦州。
眾人知李弼是侯莫陳悅的親戚,深得侯莫陳悅的信任。又見李弼匆忙上路,便信以為真。於是便慌慌忙忙,爭先恐後地跟著李弼趕往秦州。不少不明就裡的人,以為大軍潰敗,紛紛奔逃。
李弼趕到秦州後,對城中士兵極盡安撫。自己帶頭開城迎接宇文泰,宇文泰非常開心,對李弼說道:“只要你與我一條心,天下可平亦。”
侯莫陳悅因李弼的背叛,而一敗塗地。戰勝侯莫陳悅後,宇文泰挑了許多最好的金銀財寶和奴婢賞賜給了李弼。不久之後,李弼被任命為秦州刺史。
永熙三年(534年),隨著孝武帝與權臣高歡的決裂,從而引發了與高歡的戰爭。孝武帝戰敗逃入關中。同年年末,孝武帝為宇文泰所鴆殺,從此北魏分裂成東、西魏。以因為多方因素的原因,東、西魏生來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之前孝武帝逃入關中長安,高歡帶兵追至,宇文泰親自領兵駐霸上。高歡為了另立親帝,退回洛陽,命薛瑜守潼關,厙狄溫守封陵,築城於蒲津西岸以守華州。宇文泰立刻徵李弼為大都督,統率右軍。攻潼關,戰回洛城,皆勝。
次年,西魏新帝登基,又恰逢關中大旱,高歡率領大軍西伐西魏。造三座浮橋,在蒲坂準備搶渡黃河,拉開了小關之戰的序幕。
宇文泰被迫應戰。東魏勢強,分兵三路進攻。而西魏勢弱,宇文泰只能集中兵力。在準確判斷出戰爭局勢後,宇文泰選擇率軍攻打進軍小關的竇泰大軍。 李弼一如既往,身先士卒地衝入敵陣,斬獲居多。竇泰戰亡,東魏大敗。戰後,宇文泰將自己騎的騅馬和竇泰穿的牟甲賜給李弼。
奪取小關後,李弼又跟隨宇文泰,乘勝追擊,平定弘農。
同年,東魏高歡再次來襲,沙苑之戰爆發。十月初一,西魏大軍行至沙苑,與東魏接近。次日,李弼認為敵眾我寡,不能平地置陣,可在十里以外渭曲長滿蘆葦的沼澤地埋伏。於是向宇文泰提出計策,宇文泰非常認可,親自率兵背水東西列陣,以李弼為右翼,部將趙貴為左翼,選擇駐地以東十里葦深土濘的渭曲設伏,令將士皆偃戈於蘆葦中,聞鼓聲即起。
兩魏兩軍將交,宇文泰親自上陣擊鼓,伏兵驟起,西魏眾將士奮勇衝殺。大將於謹等六軍配合作戰,左軍趙貴交戰不利,右軍李弼領六十騎兵身先士卒,橫向截擊東魏軍,將東魏軍分割為二,將戰局扭轉,使得西魏軍取得戰爭的勝利。李弼也因軍功被晉封爵位為趙郡公。
隨後李弼又跟隨賀拔勝,假沙苑之勝的餘威,攻克了河東,平定汾州、絳州。
又過了一年,也就是大統四年(538年),趁宇文泰陪西魏文帝回洛陽祭掃魏朝先帝陵廟的契機,東魏大將侯景、高昂出重兵包圍洛陽東邊的金墉城,從而引發了河橋之戰。
李弼被任命為先鋒,隨宇文泰東征洛陽。此時東魏將領莫多婁貸文率幾千兵眾到達谷城,李弼兼程前進,故意派兵士擊鼓吶喊,將木柴綁於馬尾,拖在地上揚起塵土。莫多婁貸文見西來之處塵土飛揚,以為是西魏大軍抵達,不戰而退。
李弼見莫多婁貸文逃走,便緊追不捨,斬殺了莫多婁貸文,俘虜眾多東魏兵眾,最後將莫多婁貸文的首級傳首示眾。
次日,李弼跟隨宇文泰,至河橋,與侯景交戰。東魏軍北據河橋,南依邙山,佔據地理優勢。西魏軍地處不利,宇文泰的坐騎也為流矢所傷而跌倒在地,西魏軍落敗。李弼依舊勇猛地衝入敵軍中,屢進屢出,身上七處被傷,被東魏軍抓獲。李弼假裝昏倒在地,東魏軍見李弼傷重,只留下幾人看守。不一會,守衛逐漸鬆懈,李弼偷偷瞧見有匹馬就在身旁,立刻躍上馬背,向西逃去。
大統五年(539年),李弼被升為司空。
大統六年(540年),侯景侵犯荊州,宇文泰命令獨孤信與李弼從武關出兵。
大統九年(543年),由於東魏高仲密向西魏投降,點燃了邙山之戰。李弼隨宇文泰出征,由於趙貴左軍的失利(自沙苑、河橋,這是趙貴第三次左軍失利了),導致西魏潰敗。戰後,李弼改任太尉。
東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高歡病故,長子高澄接替其位。高歡臥病時,曾有意對高澄指出,侯景將不受控制。以至高澄對侯景起了死心。侯景察覺高澄有心殺死自己,於是攜黃河以南六州前來投奔西魏。
高澄得知侯景叛逃後大怒,命高嶽、韓軌出兵討伐侯景。東魏大軍在潁川將侯景包圍,侯景不得不向西魏求救。
宇文泰接到求援後,出於對侯景的不信任,第一時間並沒有派兵救援。當時西魏大將王思政則認為不應該放棄這個良機,於是先行一步,率荊州一萬步騎,由魯陽關進兵陽翟。宇文泰聽聞王思政出兵,派李弼前往救援潁川。李弼到達潁川后,高嶽、韓軌選擇退走。李弼則等到王思政進入潁川后,方才班師回朝。
大統十四年(548年),北稽胡反叛西魏,李弼將其平定。因功升為太保,加授柱國大將軍。
廢帝元年(552年),李弼被賜姓為徒河氏。宇文泰西去巡視,令李弼留守,後方諸事皆由李弼商議稟報。
隨著宇文泰效仿《周禮》的六官之制,而建立的六官制度,李弼被任為太傅、大司徒。此時柔然被突厥逼迫,於是舉國請求歸降,李弼率領前軍迎接。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宇文泰逝世。遺命宇文護接替自己掌管軍政事宜,輔政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凡遇朝中大事,宇文護都要和於謹、李弼等元老重臣商議。
次年(557年),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禪讓給宇文覺,建立北周。李弼任太師,晉封趙凰公,前後得賞財物不計其數。同年宇文覺被宇文護殺害,宇文泰庶長子宇文毓登基。
同年十月,李弼病故在任上。宇文毓三次前往憑弔。
李弼生前憂國忘身,每每出征,朝受令,夕引路(出發)。不問私事,也從不在家留宿。所以才得以將功名保持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