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的武術家中,李景林的名頭很大,身份也最複雜,他既是軍閥又是武術家。他不僅得到過清政府賞賜的象徵最高榮譽的黃馬褂,而且還單槍匹馬勒索過青幫頭子黃金榮與杜月笙,那麼他的武功究竟如何?他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1885年,李景林出生於河北棗強縣。他的父親是一位武林好手,他早在幼年便在父親的指點下,學習燕青門、二郎拳等。由於父親在習武上對他要求十分嚴格,因此在那段時間,他打下了非常紮實的武術基礎。
不過,對李景林幫助最大的人並不是他的父親,而是武當劍傳人宋唯一。
清光緒年間,由於清政府對東三省的控制比較弱,因此那裡匪患非常嚴重。不過匪患還只是內部矛盾,更嚴重的是俄國政府覬覦物產豐富的東三省,竟不斷尋釁想要侵佔東三省。清政府為了改變危險的局面,於是派欽差大臣在東三省編練新軍。
劍術高明的宋唯一,就是在那一時期被聘為“盛字營”武術教頭。後因訓練卓有成效,被擢升為管帶。
在宋唯一做管帶的時候,13歲的李景林在父親的安排下,來到了奉天“育字軍”陸軍青年學校,開始學習軍事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李景林聰敏有悟性的特點,被宋唯一收入眼底。再加上他有紮實的武學基礎,因此宋唯一便把他收入徒弟,秘密傳授武當劍法。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西逃的慈禧太后為了能繼續把持統治權,與西方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受其影響,“育字軍”被就地遣散,李景林只得告別宋唯一回到家鄉。
不過嗜武成痴的李景林卻不願停止習武,他打聽到楊露禪第三子楊健侯在永寧縣收徒,於是前往拜在他的門下,學習楊氏太極拳。
1903年,18歲的李景林考入保定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並在那裡接受了現代軍事訓練。結業後,憑著優秀的成績被清政府任命為禁衛軍軍官,自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李景林在清軍中表現出眾。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政府為了將革命的火種扼殺在搖籃裡,緊急調來軍隊與革命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李景林所在的禁衛軍。
雖說清政府已是日薄西山,但李景林卻與那些毫無鬥志的清軍不同。特別是在漢陽龜山一戰時,他以隊長的身份身先士卒,帶著隊伍最先衝破革命軍防線,透過殊死搏鬥獲得了勝利,從而扭轉了清軍低迷計程車氣,一度反轉了局面。
李景林立下大功後,朝廷龍顏大悅,特別獎勵了一件象徵最高榮譽的黃馬褂。
如果清政府還是盛世,李景林一戰成名,一定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從此飛黃騰達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此時的清政府腐朽落後,早已失去了民心,因此隨著革命軍的節節勝利,清政府最終走向了滅亡。
民國初始,李景林先在黑龍江巡防營謀了一個連長的職務。在那裡,李景林遇到了一位貴人——許蘭洲。
許蘭洲是黑龍江軍閥,又是李景林的老鄉,最為難得的是他和李景林都是嗜武之人。因此李景林很快成了許蘭洲的心腹,並且在許蘭洲的照拂下,升為陸軍第一師參謀長。
許蘭洲因為在護國戰爭中失利,無奈之下只得投奔奉軍軍閥張作霖。作為心腹,李景林自然與許蘭洲同進退,也成了張作霖麾下的一員。
此時的張作霖,已經控制了東三省的軍政大權,正有向關內擴張的野心,因此四處招兵買馬。許蘭洲率部投靠,讓他歡喜不已,自然對許蘭洲異常客氣,當場就封他為援陝奉軍總司令。李景林也被封為援陝奉軍司令部參議。
不過,李景林覺得張作霖是個既不能文又不能武的大老粗,所以不甘心受他差遣。不久後,就轉到皖系做了一名團長。後來因為徐樹錚與他不和,他又改投直系,並在直皖戰爭中靠著過人的軍事才能,擊敗了徐樹錚。
兜兜轉轉,不得志的李景林最後還是好馬吃了回頭草,又回到張作霖這裡。
張作霖知道他是個人才,因此不計前嫌,仍然許以重位,讓他擔任了第七混成旅旅長。
為了能混出個樣來,李景林也是很拼。
當時奉軍不光軍紀渙散,而且戰鬥力也很弱,張作霖一直努力想把軍隊訓練成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但由於缺乏人才,所以遲遲未能實現。
李景林認為這正是個機會,所以他以武治軍。不光把他所管轄的旅、團、營部都編制了武術小分隊,而且他還每天都親自教授武藝,以幫助士兵在實戰中,能透過武術實現勝利。
經過不斷的訓練,李景林的隊伍很快就成了奉軍中的精兵強將,多次在戰鬥中取得勝利。張作霖對李景林的才幹更是欣賞不已,不斷提拔,到直奉戰爭時,李景林已經升任軍長一職了。
第一次直奉戰爭結束後,李景林駐軍遼寧北鎮。好巧不巧,宋唯一也正隱居於此。於是李景林繼續向宋唯一學武當劍。此時的宋唯一已是風燭殘年。他不僅把畢生所學的劍術精髓傾心傳授,還把自己撰寫的《武當劍譜》《劍形八卦掌譜》等武術秘笈都送給了李景林。
經過宋唯一的指點,李景林的劍法又長進了許多。在武林中能與他的劍法媲美的寥寥無幾,因此他從那時起便得了“劍仙”的美名。
李景林武藝大增的同時,他的人生,也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走上了巔峰之路。由於他在統軍作戰時立有大功,因此他被封為了直隸官務督辦。一時位高權重,地位十分顯赫。
但是對於所取得的成就,李景林向來不感激張作霖。畢竟不管是作文還是習武,他自恃都比張作霖要強上數倍。所以不甘居於人下的他,暗中與郭松齡、馮玉祥結成了反奉聯盟。只可惜人心不齊,不光反奉未遂,而且最後連現有的職務也被剝奪了。
李景林下野後,全身心投入到發展武術事業之中。他先是在上海設館授徒。後來他極力提倡全民習武,並利用其軍人身份,幫助張之江創辦了中央國術館。
中央國術館成立後,為了挖掘更多高階武術人才,張之江準備面向全國舉行一次武術國考。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民政府本來對建立國術館就不贊成,因此更不可能撥活動經費。無奈之下,張之江等人只能自己想辦法。
張景林雖說做過軍閥,也做一省之統帥,但他並沒有什麼積蓄。於是情急之下,找到了青幫頭子黃金榮與杜月笙,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提出,要他們一人出資5萬支援武術國考,說完就把手槍輕輕放在了桌子上。還補了一句,你們是大流氓,我這回做一次大土匪。嚇得黃金榮和杜月笙當時只好說,一切好商量。
後來,杜月笙找到了浙江省政府主席張靜江。最後,張靜江表態浙江省政府研究一下。加上李景林的黑道好友曹幼珊從中說情,黃金榮和杜月笙最後各掏2萬,才算體面地把這件“勒索事件”解決了。
武術國考結束後,李景林憑著高超的劍術,與孫祿堂和李書文成為了武林界的“三絕”(“武聖”孫祿堂、“神槍”李書文、“劍仙”李景林)。可以說,他的武功是十分厲害的。
一時之間,想拜李景林為師學藝的武術愛好者絡繹不絕。
李景林打破武當劍術傳單不傳雙的規矩,又在濟南創辦了山東國術館,並擔任館長,主要傳授武當劍術。他對於徒弟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有志習武,品德端正,都能成為他的學生,並得他真傳。
1931年,47歲的李景林突發痢疾而死。由於事情太過突然,許多人曾對他的死因多有猜測。但苦於沒有證據,因此直到現在,李景林的死,依然是個謎。畢竟堂堂劍仙,居然被一場痢疾奪了性命,這多少有些不合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