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是北魏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權臣,他不僅在覆滅爾朱軍事集團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而且對東西魏的分裂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同時還是北齊皇室的奠基人。可以說在北魏末年和東魏時代,高歡是北方軍閥中最為頂級的存在,也是有著篡國登基稱帝的機會的。當時高歡的部屬,也是族叔高乾就勸過高歡稱帝,但高歡卻沒有接受。事後當高乾與北魏孝武帝元修出現矛盾時,高歡卻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元修,最終高乾被元修賜死。對於這個事情,很多讀歷史的人不理解。高乾勸高歡稱帝也是為了他好,為何反倒被高歡出賣呢?
要解讀這個問題,得從爾朱軍事集團被覆滅後,複雜的北魏政治和軍事形勢出發。由於孝莊帝元子攸刺殺了爾朱榮,遭到了爾朱軍事集團的反撲,最終被俘處死。元子攸的死也引發了爾朱軍事集團的內訌,他們因為瓜分政治利益的關係而分裂,開始了內部軍事對抗。高歡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脫離爾朱軍事集團,並打起了反攻爾朱集團的旗號。由於高歡能力的卓越,受到了很多反對爾朱氏的地方軍閥的支援,也有很多爾朱集團內部的軍隊宣佈脫離。這給高歡覆滅爾朱氏奠定了基礎,最終爾朱氏也在與高歡的戰爭中敗亡。
高歡滅掉爾朱氏後,擁立了平陽王元修為皇帝,處死了爾朱氏立的節閔帝元恭和自己早先所立的後廢帝元朗。當時高歡雖然滅掉了爾朱氏,但是實力與之前的爾朱榮相比還是大有不如的。雖然實力最強的爾朱兆等人被殺了,但從爾朱軍事集團裡面脫離出來的很多軍閥都割據自立。
除了高歡本人外,京畿北面大都督斛斯椿也是剿滅爾朱氏的重要功臣。他搶在爾朱氏兵敗前脫離戰陣殺回洛陽,誅殺了爾朱氏在洛陽的黨羽,成為元修即位後依託的重要功臣。他與高歡爭權,聯合南陽王元寶炬,武衛將軍元毗和王思政勸說元修除掉高歡,並控制了元修身邊的近衛軍。
在洛陽以外,高歡還有很多競爭對手,比如割據關西的宇文泰、在爾朱榮時代就與高歡不和的賀拔勝、賀拔嶽兄弟。這些人都原本和高歡一樣,是爾朱軍事集團下面的軍閥。爾朱榮死後,爾朱軍事集團發生內訌,這些軍閥們就找機會紛紛割據自立。爾朱軍事集團被高歡消滅後,這些軍閥便成了自為陣的土皇帝。野心大一點的如高歡、斛斯椿便在洛陽開始爭權,而其他的也在各地紮下根基,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當時高歡雖然是擁立元修最大的軍閥,卻沒有能力壓制這些各地的軍閥勢力,所以必須要吸收和拉攏更多的軍閥。
高乾是高歡拉攏的重要軍閥,兩人堪稱是死黨的關係。高乾出身渤海高氏,和高歡是同一大家族,雖然血脈上關係已經淡薄了,但高歡仍舊按照家族的規矩稱其為叔父。高乾也是乘著六鎮起義的機會崛起的,他率領河北流民在河濟造反,並接受葛榮的官爵。由於在六鎮起義前在朝廷當過官,還與孝莊帝元子攸暗中有所來往,所以關係上非常不錯。於是元子攸就派人招降了高乾,並任命為給事黃門侍郎。爾朱榮平定六鎮起義後,猜忌高乾的實力,以其曾起兵造反為由剝奪了官職。於是高乾卸甲歸田,回鄉隱居起來。
元子攸刺殺爾朱榮後,爾朱軍事集團反撲洛陽,高乾立刻起兵討伐。爾朱兆攻入洛陽,弒殺元子攸後,高乾便奉封隆之為大都督,代理冀州事務,併為元子攸舉哀,三軍盡皆帶孝。然後高乾又登上高壇,進行誓師出征,展開了與爾朱軍事集團的戰爭。當時高歡在山東舉兵聲討爾朱集團,並出兵到冀州。雙方進行了一系列談判後決定合兵討伐爾朱氏,於是高歡與高乾同帳共寢,以渤海高氏族規尊其為叔父。後來這支軍隊成為剿滅爾朱氏軍事集團的主力,在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高乾及其兄弟也成為高歡屬下最為重要的勢力。
高歡手下的軍隊主要是來於兩部分,一部分是六鎮起義被平定後投降爾朱榮的鮮卑族六鎮軍,另一部分便是高乾兄弟招募的河北漢軍。在當時的戰爭環境中,漢軍絕大多數是比不上鮮卑軍隊的,而六鎮的鮮卑軍則又是其中的精銳。但高乾兄弟手下的漢軍卻是例外,戰鬥力比六鎮鮮卑軍還強。尤其是高乾的弟弟高敖曹所帶領的那支,其戰鬥力號稱冠絕天下。高敖曹也是當時北朝的第一猛將,網友們稱其為南北朝第一猛將。史書上對他評價極高,被認為是可以和項羽比肩的絕世猛將,就連六鎮的鮮卑軍人對他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高歡能夠以少勝多打敗爾朱軍事集團,其中除了政治和戰爭指揮的因素外,高乾和高敖曹兄弟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尤其是高敖曹率軍衝殺,其戰爭之勇猛讓橫掃北魏的爾朱氏軍隊紛紛潰敗。因此在擁立孝武帝元修後,高乾受到了朝廷的重視,被高歡推舉為司空。元修坐穩皇位後想要擺脫高歡的控制,便與斛斯椿等人密謀出兵剿滅高歡。當時高乾是高歡放在洛陽朝廷的眼睛,監視著元修等人的一舉一動,所以元修便打算拉攏高乾。高乾一邊和元修等人虛以委蛇,一邊暗中把訊息通報給了高歡,並建議他廢了元修稱帝。
高歡當時並沒有同意這個建議,仍舊上書提議高乾為侍中,並想把門下省交給高乾。但這個上書沒有被朝廷透過,高乾又不明白高歡的想法,便自請為徐州刺史,打算帶兵離開洛陽。在高乾將要出發時,元修將自己拉攏高乾的事情派人傳話給了高歡。高歡大怒,便把高乾勸自己稱帝的文書很來往檔案送給了元修。於是元修讓高乾與高歡的使者對質,高乾破口大罵元修慾加之罪何患無詞。最終在兩面夾擊之下,高乾被元修賜死。元修又派東徐州刺史潘紹業殺死高敖曹。高敖曹提前得到高乾被害的訊息,率軍埋伏了潘紹業,然後投奔了高歡。
對於高歡在這個事件中的決策,很多愛好歷史的朋友表示難以理解。即便是不同意高乾稱帝的想法,高歡為何會出賣高乾呢?高乾本來就是高歡的死黨,兩人聯合才控制了朝廷。高歡這樣做明顯是坑了高乾,也使自己的勢力產生內耗,似乎也沒得到什麼好處。
從上述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剿滅爾朱軍事集團的過程中,高歡和高乾的合作是非常密切的。面對元修和斛斯椿反高的政治壓力,高乾和高歡之間出現了不同的政治訴求。高乾提出了稱帝這一大膽的想法,而高歡卻沒有立刻同意,還要高乾留在洛陽當侍中,這就讓兩人出現了裂痕。
高乾提出稱帝,實際上並不是要高歡真的稱帝,而是藉此洗脫自己與元修有暗中交往的嫌疑,也是為了試探高歡的真實想法。高歡不同意稱帝,並不是說他不想稱帝,而是稱帝的時機不成熟,能夠阻止他稱帝的政治對手還比較多。除了洛陽的斛斯椿和元修外,關西的宇文泰,賀拔嶽兄弟,都是他在政治上極大的阻礙。當時他和元修已經貌合神離了,元修和斛斯椿以南征為由暗中準備軍隊,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如果這個時候高歡打起了稱帝的大旗,必然被群起而攻之,所以他不能同意高乾的意見。
但同時高歡卻又反對高乾離開洛陽,非得把他放在朝廷這個火山口上,這就讓高乾很失望了。洛陽當時全部被斛斯椿所控制,一旦北魏朝廷和高歡發生戰爭,高乾就是活生生的人質。高乾肯定不想繼續面臨這種危局的,所以才提出了出任徐州刺史的想法。如果高乾順利離開,他不但擺脫了身在洛陽的危機,而且在國內形勢上佔據先手。徐州雖然是北魏和南梁的前線,卻是北魏內戰的大後方。不論元修和高歡誰勝誰敗,處於徐州的他都佔據先手。而且高乾有高敖曹這支精銳軍隊在手,軍事上的主動權也更強。
但高歡是不願意高乾退守徐州的,這對他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行為。如果高乾退出,高敖曹必然帶領軍隊跟隨,這使得高歡麾下軍隊實力大損。如果高歡和元修內戰的過程中,高乾從徐州出兵北上,必然會威脅到高歡在山東和河北的大後方,因此他更不願意出現漁翁得利的情況。高歡出賣高乾,目的就是逼迫高乾和元修翻臉,不論雙方誰勝誰敗,對他都是極有利的。而元修也擔心高乾再度投入高歡陣營,所以不能放高乾活著離開洛陽。可處死了高乾,卻是元修最大的昏招。這使得高敖曹率領精銳投奔高歡,渤海高氏徹底與洛陽朝廷為敵。
高歡有了高敖曹的幫助,軍隊的力量大幅度提升,佔據了對洛陽方面的絕對優勢。元修賜死高乾後,也暴露了其反覆無常和出爾反爾的嘴臉。這卻讓很多支援元修的門閥士族止步,在雙方的戰爭中處於觀望態勢。可以說賜死高乾是得不償失的,元修不但沒有控制住局勢,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洛陽方面的軍隊本就處於弱勢,再失去門閥士族的支援,憑什麼和高歡作戰?而高歡得到高敖曹後,成了渤海高氏勢力最大的軍閥,得到很多河北和山東士族的支援。於是他在戰爭中取得勝利,逼迫元修西逃投奔宇文泰,北魏就此分裂為東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