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都岕“十里銀杏長廊”位於浙江省長興縣小浦鎮,以古銀杏群之“原、野、奇”而蜚聲海內外,每逢金秋時節,總是遊人如織。
(花的世界 八都岕景區 供圖)
銀杏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被譽為植物中的“活化石”,一般只能在廟宇等處見到零星的古銀杏。因八都岕山民傳統習俗喜種銀杏樹,山岕內稀罕地保留有17處古銀杏樹群,如此之多的天然銀杏群在全球十分鮮見。
由於古銀杏樹群若連若離地連綿分佈於長達12.5公里的八都岕內,據統計,山谷中分佈著3萬餘株古銀杏樹,其中千年銀杏樹就有6株,百年銀杏樹3600多株,構成了罕見的生態奇觀,是著名的“古銀杏之鄉”,因此被譽為“十里銀杏長廊”。
八都岕內物產豐饒,盛產白果以外,紫筍茶、烏梅、板栗均系其特產,近年來富有特色的農家餐飲、民宿也聞名遐邇。
(八都岕景區 供圖)
除了風景與美食,八都岕的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本文就是側重介紹八都岕的人文歷史。八都岕之得名十分獨特,即使本地人也有很多誤解,外人更是不識得這個“岕”字。首先介紹一下這個“岕”字:“岕”(讀音相當於“卡”)古時寫作“嶰”,是浙江長興以及江蘇宜興用來稱呼山谷或者山塢的地方字,八都岕即是一條由兩面高山相夾的狹長山谷。而“八都”之來歷,是因為元代行政區開始實行都圖制,元明兩朝長興共有十五鄉,此地屬於長興縣平遼鄉第八、九都,遂稱八都岕。
八都岕村民大多聚族而居,歷史淵源豐富,由此形成了九個美麗的小山村,今天就帶大家走進八都岕的第一個村一一小浦村周家自然村。
周家村,因周敦頣的後人在此聚居而得名,由於周氏另有一支遷居箬岕村,故而又名“南周”村。該村特產是烏梅,因八都岕舊時盛產青梅,村人將青梅熏製而成,此地所產烏梅被稱作“合梅”,是古代長興最有名的特產,李時珍著《本草綱目》時也將此列入其中。
周家村是民國時期軍政要人周鳳歧的家鄉。周鳳歧原系直係軍閥孫傳芳手下的師長,北伐時倒戈投靠蔣介石,搖身一變為國民革命軍第26軍軍長。曾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抗戰初期因預謀投敵被戴笠刺殺於上海。
在村子的南側的南周嶺,有一條“南周古道”,為舊時山貨通往白魚埠碼頭的山路。據清《長興縣誌》記載:“南周嶺,在縣西三十里,自北達南,下有東白阜鎮。”南周古道的入口在南周村的滾水壩處,離景區進口大約500米的距離,全長大約8公里,行程一小時以內,南周古道為宋元時期的古道,古道內尚儲存完整宋元時期的古寺、古井足跡。
據岕里名人蔣乃鏞先生所著《我的往事》記載:“山裡的人民,每日挑柴掮竹往白魚埠出售,換些油、鹽、米等必需品回家過生活”,這些特產便經由山嶺小道運到白阜鎮(民國前為水陸碼頭)銷往外地。如今,運輸方式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肩扛手提、竹筏漂流早已淡出了今人的視線,但那千百年來由百姓所修築的古道依然隱於大山深處,藏住了那段古老的歲月曆痕。
南周村不僅是八都岕景區的入口,還是重要的旅遊勝地,村內分佈著櫻花谷、玻璃橋、小火車等遊玩景點。坐落著岕口的南周村,古銀杏文化深厚,山川靈秀,生態優良,自然環境良好,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源遠流長,眾多明清古民居建築,極具藝術研究價值,是必備的打卡聖地。
(民居 八都岕景區 供圖)
(南周老宅 王雲峰 攝)
(文:李士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