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彩塑丨佛像彩塑是流行於溫州民間的一種雕塑工藝,作為一種傳統工藝美術,其歷史十分悠久。它源自傳統佛像雕塑,因而彩泥塑工藝多用於佛像、神像的製作,由於工藝精良,技術成熟,故溫州地區的彩泥塑像,大多神聖莊嚴,氣韻生動。
匚 小巷歲月深
在溫州一條尋常而幽靜的小巷裡,有一處老舊的院落。院落曲徑幽深,栽滿了各式植物,其間三三兩兩地擺著幾尊雕塑,靜靜地立在那裡,渾身散落著歲月留下的痕跡。這就是周如章、周瀟莽父子二人的工作室,清竹齋。
1958年,浙江美院(中國美院前身)裡來了一位年輕人,20歲的周如章完成了一個從民間藝人到雕塑專業大學生的轉變。
從中國的古典文學史、美術史,到西方的解剖學、透視學、美術史,周如章如飢似渴地汲取著廣域的知識,融會貫通,實踐積累,不斷創造出獨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
北京十大建築之一歷史館內的畢昇像,就是周如章的作品,那一年,他剛上大三。畢業一年後,他雕刻的杜甫像,被中國現代設計教育奠基人—雷圭元先生評為“舊不抄襲”。屈原、李白、懷素等歷史文化名人,皆在周如章雙手的塑造下,從歷史中浮現出來,走進廟宇神殿,走進博物展覽館。
兒子周瀟莽循著父親的軌跡,從年輕時就廣泛地涉獵各類藝術,把一片用心投入在雕塑上。拋掉雜念,清靜地做手藝,是父與子的珍貴默契,亦是師與徒的歲月相持。
如今在靜謐的小巷裡,父子二人帶著那份從容,塑造出一尊尊令人肅然起敬的佛像,也在心中營造起裝滿虔誠的廣闊廟宇。
匚 西行路漫漫
佛像千萬,佇於大地,古人留下的傑作至今讓無數人感嘆與嚮往。周如章和周瀟莽去到山西、山東、北京各大名點,遍訪名山大川石窟或寺廟,精研學習佛像彩塑,在古人塑造的文明中領略氣魄,體悟精髓,潛心借鑑。
一次又一次的山西之行,讓父子二人在學藝跋涉之路上不斷進階。80年代的廟宇管理還不甚嚴格,可以走進廟宇,近距離觀看佛像,帶著泥巴就地臨摹。
那時沒有旅館,所以只能住在農民家或是廟中,一住就是半個月。後來出於對文物的保護,只能隔著柵欄觀賞。雖然,二人與佛像的距離遠了,心卻與之更近了。
“在這條路上其實也經歷了很多波折,留下一些覺得非常美好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是非常美好,畢竟是很有收穫的。”
一視一相見,凝眸剎那間,時間彷彿定格,這些佛像的面孔已在父子二人的心中,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他們重返創作的空間,用畫筆描繪著眼中的模樣,刻畫著心中的敬仰。那些歷經光陰的容顏,在他們雙手中,已經慢慢地清晰起來。
匚 莫道不留痕
秉持創作的初心,周如章堅持讓藝術與市場平行。保持手藝的純粹,這也是父子二人不謀而合的信念。希望手藝商業化與產業化,不會形成一個固態的模型,從而缺失手藝本原的藝術特性,讓手藝成為流於形式的商品。
在周如章的創作中,可以將自我的想法和思路融入其中,並加入現代的元素,保持手藝鮮活的個體性,讓創作更加藝術化一點。他用了許多年的時間,在古法脫胎夾苧工藝這一傳統漆藝的基礎上,進行了諸多改良,既有著與傳統一脈相承的風格,也融合了時代的審美與特色。
對於財富和榮譽,周如章內心從無波瀾,從來只是安靜地創作著,這也是讓周瀟莽受益良多、倍感景仰的地方。
83歲高齡的周如章,依舊每天來到工作室指導與幫忙,日子一長,那份舍不下的情懷便顯得愈發深刻。周瀟莽向來都尊重父親的想法,亦父亦師,二人把佛像彩塑做精做深,一心一意,身心清淨。
在這個簡單的工作室裡,時間一來一去,更多的生命從歷史中走來,這些默然站立的佛像,他們雖靜止,卻在無聲中演繹著盛大。容貌猶在,神姿飛揚,彷彿展開一場古往今來的對話。他們的身上,存留著世間與光陰的故事,被父子珍愛,被世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