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望診中除了望神之外,望色也是十分重要的,而面色是最能反應氣血變化也是最直觀能看到的,所以中醫將面色的望診作為望色的重中之重。於是也將面部的色調變化分為青赤黃白黑五種,所以也叫五色珍。
面部色澤是反應氣血的外在表現
因為面部面板薄嫩,氣血充盈,色澤變化也容易展露於外,故而觀察色澤是最能直觀瞭解臟腑氣血盛衰的。中醫將五臟根據五行學說對應五臟,肝為青、心為赤、肺為白、脾為黃、腎為黑。以此為基準體察臟腑內在的病變。我們經常口頭上夸人有精神面色好,都會這樣說,“你氣色真好!”在說一些人心理活動的時候,會這樣形容“他神色慌張。”其實這些說法都是源自於中醫的望色,而望色也和神與氣密不可分。故而林之翰說:氣由髒髮,色隨氣華。
面部顏色分類法
中醫共有兩種分法,一是按照臟腑對應關係的《靈樞·五色》的分類法,二是按照臟腑分部的《素問·刺熱論》的分類法。在臨床中《靈樞·五色》的分類法由於其準確性的原因以及靈樞整理出來的時間較晚,故而多用《素問·刺熱論》的分類法,後世也多遵循這一方法。於是有了左肝右腎額心頦腎鼻脾的說法。
望面色方法及注意事項
應在自然光下進行,要避免光源色差大造成誤診,還應該注意常色的生理變異等等,還要以此為基礎,進一步區分病色及善惡的變化。觀察時應當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區域性,有秩序地進行觀察。
接下來我還會講講五色的主病,如果還想看到後續的文章,就請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