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的毛筆狀態,在解釋中是說的在收筆的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形態。但是遠遠不止在收筆中出現這個狀態。
毛筆在真正運用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點都會讓筆尖出現這種屈曲的狀態。
1. 毛筆在入紙的那一刻,就要進行調鋒。這個調鋒跟圖中的動作是一樣的,相通的。筆鋒入紙,稍作頓挫,毛筆向著筆尖的方向回頂一下,將筆立起來。這個時候筆要頂著紙,這樣才能因為回頂的力讓筆尖屈曲起來。這個動作的目的是將筆立起來,也就是我們說的調鋒,然後,筆可以向著任意的方向行走。
2. 當筆在行進過程中,需要折筆的時候,筆也要呈現這個狀態。它的原理仍然是調鋒,逆著筆的方向頂起來,讓筆站立在紙上,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下一筆的書寫。
3.在轉筆的時候,為了讓點畫展現節節發力的狀態,彎曲的點畫是由一節一節的直的點畫組成的,筆每進行到要彎曲的地方,就可以回頂讓筆鋒處於站立的狀態,以便轉彎。
4.直的點畫,照樣可以在點畫中間出現這種狀態。比如寫一個長的橫或者豎筆。在有節奏的停頓的時候,每一個停頓就是讓筆回頂一下,再繼續向前進。
5.收筆的時候。收筆的過程中,很少是將毛筆完全甩出去的,而是在收放之間的一個狀態。大概就是一個欲放還收的感覺。
有一些書友會問,如果這樣頂來頂去,那寫書法豈不是慢很多?
其實不然,所有的讓毛筆回頂的動作都是在一瞬間就完成了的。我們經常看到有一些書法家手會抖一下,但是很少人去問,他的手為什麼會抖一下。(帕金森式的亂抖除外)
如果你拍成影片,放慢動作去研究它。可能會發現有一些書法家是讓毛筆再回頂一下,把筆鋒調成站立的狀態。然後毛筆會很聽話的進行下一個動作。
有一些書法家把“調鋒”講成筆在紙上透過拖、拉、拽等方式變化方向,或者是提起筆來重新走,甚至透過捻轉筆桿達到這個目的。這些對真正的書寫,並沒有本質上的解決。
我們去看古人的字帖,有非常非常多的情況是筆根本就沒有離開紙,但是筆法卻絲毫不亂。
如果不探討筆如何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調整,而是一味的按照積累時間的方法去訓練,對於學書來說沒有任何的益處,練得越久,錯的越多,不如不練!
各位可以拿著字帖去實證一下,再跟網上的各種大師去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