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安史之亂後,張繼途經寒山寺時寫下一首千古名詩《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該詩透過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精確而細膩地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是寫愁的代表作。《楓橋夜泊》意境唯美,引來後來的無數文人墨客的效仿與重新結構。
十三首有關楓橋的詩,與張繼的《楓橋夜泊》相比,你更喜歡哪一首?
楓橋
唐-張祜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城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過楓橋寺示遷老
宋-孫覿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
烏啼月落橋西寺,攲枕猶聞半夜鍾。
楓橋寒山寺
宋-周弼
江楓吟詠工,幽寺冷遺蹤。
不改前朝路,猶聞半夜鍾。
地涼汀月皎,村迥水煙濃。
試問誰曾見,憔應獨有松。
楓橋
明-王彥泓
鐘響來孤艇,漁歌入短垣。
山光雜湖影,搖盪畫闌干。
楓橋夜泊
明-孫華
畫船夜泊寒山寺,不信江楓有客愁。
二八蛾眉雙鳳吹,滿天明月按《涼州》。
楓橋
宋-胡珵
朝辭海湧千人古,暮宿楓橋半夜鍾。
明日館娃宮裡去,洞庭呼起一帆風。
泊楓橋
明-史鑑
千古楓橋尚有名,孤舟來泊最關情。
江村漁火愁仍對,山寺疏鍾夜不鳴。
兩岸帆檣春水上,萬年樓閣月華明。
夢迴試向篷窗聽,無復烏啼繞樹聲。
舟夜翻張員外楓橋夜泊詩得姑韻
清-毛奇齡
落月寒楓外,江城啼夜烏。
霜鍾天半寺,愁客對山姑。
楓橋
清-彭孫貽
秋風江上送離居,正及江楓未落時。
為問寒山一片石,何人過此更題詩。
楓橋夜泊
清-李符清
又復匆匆賦遠征,烏啼霜月若為情。
寺鐘漁火楓橋泊,已是思家第一程。
楓橋夜泊
清-楊嶽斌
日暮微風起,菰蒲葉有聲。
晚煙橫古渡,皓月滿荒城。
漁火前村暗,疏鍾遠寺鳴。
篷窗鐙獨伴,孤客不勝情。
霜天曉角-楓橋夜泊
近現代-鄭文焯
風鐙亂葉。蛩響和愁疊。
直道千山飛雨,開簾見,滿江月。
空澈。帆影絕。荻灣秋載雪。
鷗外一星漁火,紅不到、畫闌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