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紅舒專欄】
教育要滋養孩子的美好人性
原創作者|康紅舒
一
國家非常重視教育,家家的孩子都要接受教育,我們一直在搞教育,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好像一直沒有去思考,也沒有去正視,那就是,我們的教育的宗旨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是為了培養人才,為了讓孩子以後有個好工作,好生活。這話聽起來沒錯,但它不是教育的宗旨,而是個人的目的。但怪異的是,從我們恢復高考以後,就一直朝著這個個人目的來走的,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然後進入社會謀工作。如果單純按這個途徑來界定教育的話,那自然是分數高,成績好,將來有個好工作,有份好收入就是成功了,所以按照這個成才標準,就倒逼出了教育的分數論高低,高考定終生的培養模式。
因為這樣的宗旨,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從家長到老師到單位,都以分數來看孩子,都逼著孩子只讀書,死讀書,而不管也不重視孩子的性格、人格、意志和綜合能力的發展。只著眼孩子的現在,不著眼的將來。
這就是目前教育的現實,那這樣的教育結果是怎麼樣呢?看看我們培養的人才,一部分因厭學而逃學終至輟學,混跡社會;一部分學習跟不上沒有考上普高而去讀了職高或技校,很大一部分熬過十二年寒窗,但因為成績只一般般,只能上高職,或者讀一般的本科院校,只有極少數的孩子在千軍萬馬中突圍,最後上了名校,但他們也是付出太多太多。
在社會高速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這些孩子又以什麼樣的姿態走向社會呢?輟學的只能靠混或靠體力打工,如果不願意吃苦就只能走灰色路徑;上職高或技校多半走進工廠,走上了生產流水線;高職的或一般的本科院校的要不走入工廠搞個帶班,要不就本專業去謀個職,而大多數卻改行,可以說,最難找工作的就是這一般的本科院校畢業的孩子。上名校的一般找個好工作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社會認這些名校,但他們畢竟是少數的少數。
如果以好成績考名校來定人才的話,那顯然,我們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不合格的,也成不了人才。他們在學校沒有學到一些基本能力,也就適應不了走上社會的生活和工作。我們只是從書本上搬些知識塞給他們,沒有給孩子一顆溫潤寧靜的心和一雙會飛的翅膀。面對這樣的教育成果,我們的教育是成功的嗎?他們,都是我們的下一代,都是國家的下一代啊。
想想,我們的教育到底給孩子帶來了什麼?僅僅是書本知識,還有苦悶、壓抑、迷茫。很多孩子不會自理,不會交往,不會學習,空心,脆弱,恨父母,甚至討厭這個世界。我們的孩子,都不會用眼睛看看天上飛的小鳥,感知花開花落,都不會用心聽風吹過,感受萬物輪迴,對外面的世界,孩子是蒼白的,也是空洞的。那麼,孩子的認知從哪裡來,心智怎麼成熟,興趣怎麼產生,情感怎麼飽滿?我們作為成年人,作為家長,有沒有認真考慮過孩子的內心感受和成長呢?
顯然以分數來培養人才不是真正的教育宗旨,也不是我們的教育初衷。
二
來看看我們的社會環境吧。
買東西,怕遇到注水肉,怕有農藥殘留的蔬菜,怕打過蠟或催熟的水果;住房子,揹著高價,還受著物業的苦;出去旅遊,經常被導遊帶著購物、吃飯,被動的消費。和朋友交往,誰有錢就捧誰,只要有利益就可以出賣朋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開始有不孝父母,不親兄弟姐妹,不友鄉鄰了,陌生人更是互相冷漠;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開始奉行極致利己主義了,不遵守公共秩序,無視別人的存在;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上流行“成功大師”,“做利己的自己”,“人要學得心計”,“對世界要狠一點,世界才會對你溫柔以待”,“只要你不尷尬,就讓別人尷尬”;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上出現以醜為美,以怪為稀,以利為上的審美觀了。
當我們身邊的環境變得汙染,資源被破壞或提前掠奪,當我們都覺得吃的東西不太安全,人與人交往都不太信任,當政府和法律還不能完全公平,社會還不太公正,當我們的社會一切以經濟為衡量標準,我們的人,就開始變了,變得自私,變得貪婪,變得冷漠,不良的人就會從中得利,而這種生存環境也會逼著善良的人開始變得冷漠和醜惡。
更可悲的是,大家不以為哀,反而學而效之。
社會,病了;人心,變了;人性,變了。
於是,很多人都非常懷念以前的日子,雖然貧窮,但民風很淳樸,人心很善良,不會因為走個路、因為一隻雞、一隻狗而扯皮拉筋,不會因為買點東西而擔心缺斤少兩或買到水貨;朋友在一起真誠開心,孩子在外面玩耍很安全,大家有個什麼互相幫助;於是,有人想回到農村,過個種點蔬菜糧食、自給自足、自在清靜的日子;於是,有人想躺平……
因為,人們很累,都很焦慮。
雖然手上錢越來越多,房子越住越大,車子越開越好,但我們也越來越感覺缺少了很多東西,缺少親情,缺少友情,缺少信任,缺少公德,缺少良序,缺少簡單的快樂和幸福。而這些,才是人最需要的。
社會在發展,但人心在倒退。
所以,國家也在不但倡導社會公德和社會好公民,也在大力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想打造良序公俗,清平社會。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們的教育應該做什麼?我們的教育宗旨到底應該是什麼?
三
教育應該是服務國家,面向社會,著眼未來的,我們要努力改變這樣一個社會環境。我們的教育不能只以分數來論優劣,以成績來定終生,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的教育就太功利了,我們培養的孩子,也將是功利的,我們的社會,也將是一個功利的社會。
教育,要滋養孩子美好的人性!
這是教育最先決的功能,也是最核心和永久的功能,只有美好的人性,才是立德的基礎,也是立人的前提。
教育的功能,是培養人,塑造人。而培養人、塑造人的“人”不是隻學知識的功利人,而是全人。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體、系統的知識、獨立的思維。
這裡,教育首先是要培養健全的人格,就是培養有愛心、明事理、懂倫理、存良知;有責任擔當、積極上進、健康明朗、意志堅定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是教育培養的人才,才能造福社會;如果心不良,意不定的人,就算有知識,那隻會禍害社會。
所以,教育,首先要培養對的人,培養良人。故古之有“遇良師而學”,也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如果遇到心不正之人,則是不會收為弟子,更不會教之。
那如何培養,就從育心開始。育心,就是滋養人性。
什麼是人性?
人性,就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古有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無惡論。
其實人如萬物,初生如混沌空靈。“天地生意,花草一般”,天生無知無慾,無善無惡,直到後天,“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人隨著周邊的爺爺奶奶、父母叔伯,兄弟姐妹,還有夥伴朋友,後來的老師同學,以及周邊的環境而不斷變化。所以有人說,“跟著什麼樣的人就成了什麼樣的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現在我們明白人性一個道理,雖然人性初生是一片空白,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就會逐漸走向兩面,一面是善良、仁厚、泛愛,一面是邪惡、自私、殘忍,也有兩面兼有的。就是說,孩子如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什麼,就是什麼;孩子是一塊田地,你在上面種什麼,上面就長什麼。所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很多人說,人性是複雜的,其實不是人性是複雜的,而是社會複雜,是社會讓人變得複雜。
而我們的教育,就是不要讓人性變得複雜,而要人性變得美好,只有人人都美好,整個社會才會美好。
所以,當前的教育,就有這樣的使命;教育,一定要滋養孩子美好的人性。
四
那麼,教育如何滋養孩子美好的人性呢?
1、國家要重視和引導。國家要重視教育,更要引導教育從育分向育人轉變,而育人要育心,要從心田來滋養孩子的人性,孕育美好,生長美好。
2、國家和政府要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首先國家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為人民著想。其次國家和政府要保障人們的生活、教育和醫療。如果人們一直住著世界上最高房價的房子,開著世界上最貴的車子,承擔昂貴的教育和醫療,又怎麼有良好的人性呢?還有一直上漲的石油、水電、通訊和各種物價,環境汙染和過度開發資源。第三政府要保證政務和司法的公平公正,不為難弱勢百姓、不欺矇百姓。只有這樣,人們才相信國家和政府,心裡安寧,生活安康,才會更注重精神和道德,人性的光輝才會顯現。
3、教育從孩子的習慣抓起。教育從小抓起,從孩子的生活、行為、學習、言語、禮節抓起,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言談舉止。
4、教育從孩子的美德抓起。教育要從孩子的愛國、孝老、親幼、禮義、誠信、儉樸、仁厚、廉潔、進取各個方面抓起,把這些美德編撰教材,開發課程,並按孩子年齡和學段不斷加強學習,並考核評價,作為好學生評定的內容。
5、教育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教育不管如何培養美德,如何狠抓習慣,如果不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就是兩張皮,說的與做的難以一致。我們這方面一直做得不好,一定要加強孩子德育的落地,與社群、養老院、一些單位和鄉村形成教育鏈,真正讓孩子的眼睛看到那些需要關愛的地方,讓他們的情感有著地的地方,從而更能激發孩子向善向美。
我們都希望買到放心的肉食和蔬菜,都希望出門井然有序,都希望物價不會亂漲,都希望人與人之間有信任和愛,都希望孩子出門很安全,那麼我們就要共同去營造這種社會風氣,讓人性返樸歸真;我們的教育不能太功利,而要真正以德為先,要從孩子抓起,要從育心開始。人心對了,社會就好了。
教育,就要滋養孩子美好的人性!
讓其生根、發芽!
作者簡介:康紅舒(1974——),男,漢,本科,副高,陽光教育集團,校長。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本文為康紅舒校長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