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年間,雲南大理點蒼山地區,山高林密,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野物生活在裡面。
在石門關處,有很多野生猴子,其中有一隻巨猴,毛是青色的,高約四尺(1.3米左右),人稱青猴大王。
每當中秋過後,田裡莊稼成熟,青猴大王就總帶領它的猴群來搶包穀,先在地裡胡亂吃飽,臨走時候,每隻猴子再摘些包穀回去。
青猴大王
當地老百姓都深受其苦,想了很多辦法想要除掉猴群,但猴群狡猾難纏,雖然不曾傷人,但是把莊稼禍害得不輕。
有一天,農戶張老甲想要抓只猴子,賣掉換些碎銀子。於是,他就用松子做誘餌,設下機關,擒住了一隻青色小猴。
萬萬沒想到,這青色小猴竟然是青猴大王的孩子。而另一隻小猴子已經回到猴群通風報信。
當天夜裡,青猴大王就率領著近一千隻猴子圍住了張老甲家。只見他家的牆上、屋頂、庭院裡都站滿了吼吼叫的猴子。
老甲趕緊呼喚左鄰右舍前來幫忙,鄰居不知緣由,還以為猴群來攻擊老甲。於是,大家一起用棍棒驅趕猴群,但是一點效果也沒有。
有一個聰明的鄰居想起猴子怕火,就用一根長杆,前端綁上松明,點火燒猴,有數只猴子被火撩得嗷嗷直叫。但是猴群還是圍著張老甲家不走。
正在這時,一個年約六歲的幼童也來圍觀熱鬧,青猴大王突然從猴群中衝出,把幼童抓到了老甲的房頂上。
但是青猴大王並沒有傷害幼童,而是呷呷而語,用爪指了指幼童,又指了指張老甲。眾人不解,問張老甲這是什麼意思。
老甲擔心小孩出事,只得進屋將木箱開啟,把小青猴揪了出來。
猴王則揹著人類幼童下到庭院,將其放下;老甲也將小猴子鬆開。此時,一隻母猴跑出來,把小猴背起,對著小猴子唧唧呷呷,不知所云。好在雙方人猴,雖有受傷,但是都彼此平安。
從那以後,當地人再也沒有逮過猴子,而青猴大王的猴群也再也沒有踐踏過村民的莊稼。人猴之間,相安無事。
自此,每當人們去石門關遊玩的時候,經常帶著食物去喂猴子,看猴子們爭搶食物和各種有群的舉動。
天下的事情,皆有因果。
人若有情,何必傷之。將心比心,人娃和猴崽有何不同?
用猴子做表演
評語:
這是明代關於人和野生猴子之間的小故事。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曾經有一段時間,飲食野生動物成風,從穿山甲到野生猴腦,無所不食。好在明令禁止之後,此風已滅。
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當對萬物心存感激,長存善念,則心久安。
編譯丨橫渡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