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張兆輝長這樣。
而二十年後,他在電視劇裡的形象卻變成這樣……
明明攝影機的清晰度越來越高,但人的面容、面板卻越來越模糊,甚至叫人看不出年齡。
這也是國產古裝劇的一大弊病,磨皮過度,嚴重失真,沒有了面板的毛絨感,觀眾只瞧見白花花一片。
稍早一些的《孤芳不自賞》,後期一鍵磨皮的程度就比較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君歌》、《千古玦塵》等古裝劇更深諳磨皮精髓。
背景虛化、唇紅齒白,適合做B站混剪,卻不適合當電視劇觀看。
這怪演員嗎?
怪只怪劇組太趕進度,沒有了打光的時間,只能依靠後期調色、磨皮來彌補。
《新白娘傳奇》全劇“白色調”,鞠婧禕和老和尚共用一類面板。
對此,後期人員的解釋大體如下:前期打光一塌糊塗,只能這樣調了……“。
也就是說,沒有打光做基礎,後期怎麼調都不行。
《甄嬛傳》裡,孫儷的妝感清透,觀眾能看見陽光照在她臉上呈現出的光影。
自然又舒服,既見基底膚色,又現溫和狀。
好的打光有兩個標準,即真實、好看,《甄嬛傳》完美契合。
反觀現下的古裝劇,才播出結束的《玉樓春》,批發式的陰沉濾鏡,天色、臉色、膚色共一色,且都是黃昏時刻的顏色。
這最能代表古裝劇乃至國產劇的濾鏡問題:不見打光,只見後期一鍵磨皮。
01
在限集令之前,一部古裝劇最低30集,最長80集,當然很多質量跟《甄嬛傳》沒法比。
這麼長的集數,劇組最長3個月時間拍完,有的只需兩個月,因時間短、任務緊,打光師調光、準備不足。
最後呈現出兩種結果。
一為:瘋狂磨皮,偏愛阿寶色濾鏡,代表作品,有正在熱播的《一見傾心》。
長相尚可的陳星旭在這裡,竟然顯得有些油膩。
除臺詞原因外,濾鏡乃”罪魁禍首“,它磨去了演員的五官,立體的臉成了平面,看起來又腫又白,這怎麼會好看呢?
《光芒》的服化道都算可以,可濾鏡一加,衣服的紋理沒了,質感下降。
對比十年前的《來不及說我愛你》,妝容清晰可見,鬍渣、眼紋、嘴紋都可看見。
又或是更早些的03版《天龍八部》,劉亦菲哭完臉上的粉底被淚水衝花,頗有梨花帶雨的感覺。
而現在,濾鏡磨掉了眼淚,演員的粉絲為了證明自家哥哥或姐姐哭戲好,還要拼命銳化淚珠。
當五官都看不清了,還怎麼能看出演技呢?
而當批次生產的阿寶色濾鏡還在禍害銀幕時,自認為高階的陰間濾鏡正舉著“質感”的牌子招搖撞市。
所謂陰間濾鏡,簡而言之,便是:死氣沉沉,色調飽和度偏低,灰濛濛一片,沒有光影的起伏變化,只有一鍵調色”。
對比一下,當年的質感。
這部劇能看見自然光。
而後面的劇,好像有光,又好像沒光,人物似乎生活在一個樣板間,
這種審美似乎是對全網過度磨皮的撥亂反正,但其實又是另一個極端。
02
放下後期一鍵磨皮,會出現什麼效果呢?
一為:面板清晰可見,痘痘、卡粉……,代表作品為《司藤》,在這部劇裡,本來膚白貌美的她,竟也有面板狀態不好的樣子,厚重、卡紋……。
李木戈導演在打光方面並不擅長,從他執導的《東宮》就可看出,那部劇的磨皮還是比較明顯的,所幸劇組實地取景彌補了了缺陷。
到了《司藤》,濾鏡開小,磨皮幾乎沒有,導演開始認真打光,整體技術一般,可喜在—真實。
二為:既真實又好看,也就是《甄嬛傳》的標準,這需要入行多年的專業打光師,還有劇組肯付出時間。
小網劇《御賜小仵作》的導演樓健,之前是拍正劇的,如《靈與肉》、《面具》等。
拍此劇期間,他以正劇的標準要求,夜間用蠟燭光,展現古代的感覺,白天,自然光加持,放棄濾鏡。
當然,不少老劇的打光都相當到位,如阿城擔任編劇的《貞觀之治》。
陽光躍進窗戶,投射在演員的身上或地板上,那種真實、古樸的意味撲面而來。
在打光這條路上,越走越黑的當屬張紀中。
《天龍八部》裡的很多名場面,是透過光線拍攝出來的。
如這一幕,阿朱、蕭峰牽馬走在湖邊,鏡頭前的兩人,好似書裡走出來的剪影,江湖、詩意並存。
又或是眾人泛舟太湖,雲霧升起,秋水共長天一色,意境極美。
可惜,張紀中後期的打光不忍直視,人物的臉越來越黑,從演員的後面打光,臉都看不清。
這也是張式武俠自《天龍八部》之後越來越荼蘼的原因之一。
於榮光就深得張紀中後期的創作心得,堅持不加濾鏡,可打光一言難盡,顯得演員的妝容油膩膩。
03
一部好的影視劇,絕不可能在打光方面拉垮,所有的後期調色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當服化道水平已經提上來了,卻因為後期磨皮,調色“毀”了,能不可惜嗎?
也許當國產劇慢了下來,打光才會被行業人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