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覺中突然暈倒,有的事先存在徵兆,有的沒有徵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實它的醫學專業名詞叫“暈厥”。南京市第二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湯湧提醒:突然暈倒,絕不能掉以輕“心”。
突然暈倒,警惕心臟病
湯湧介紹,暈厥是指一過性全腦血液低灌注導致的短暫意識喪失。特點是發生迅速,一過性、自限性,並能夠完全恢復。先兆症狀可以有黑矇、乏力、出汗等。
很多人會在暈厥發作後,首先想到腦神經問題,而忽視了心臟病原因。所以,暈厥一直都是神經科、心臟科專家所關注的疾病。往往心臟病原因引起的暈厥,容易被忽視,但是風險很高。
暈厥發生的人群很多,根據醫學統計學資料,普通人群中約有一半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暈厥。老年人暈厥發生率增高,年發生率大概在7%左右,總患病率23%,2年複發率30%。每年因為暈厥就診的患者在0.95%,只有十分之一的患者就診並住院。
根據2018年版《暈厥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把暈厥分為:神經介導性暈厥(反射性暈厥)、直立性低血壓暈厥、心源性暈厥。
神經介導性暈厥由交感神經或者迷走神經反射異常引起,主要是周圍血管擴張或者心動過緩造成。年輕人表現為典型的迷走神經性暈厥,老年人伴有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異常。
直立性低血壓暈厥又稱為直立不耐受綜合徵,直立位,血液再分佈集中到器官和下肢,造成迴心血量減少引起。
心源性暈厥又分為心律失常性暈厥和器質性心血管病性暈厥,危險性最大,預後較差,老年人常為器質性心血管病性暈厥。
找到原因最關鍵,心源性暈厥風險大
湯湧表示,暈厥發作時,人體的血壓會突然下降,腦灌注短時間內迅速減少甚至中斷,當腦部的血流中斷6-8秒以上,動脈收縮壓在心臟水平下降50-60mmHg以上,就會發生意識喪失。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少都會造成血壓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暈厥的原因不同,風險也不同。相對來說,心源性暈厥的風險較大。
從時間上來分,暈厥風險因素分為短期(一月內)和長期(超過一月)危險因素,包括:男性、老年、無先兆症狀、意識喪失前有心悸、勞力性暈厥、器質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家族史、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出血傾向、異常心電圖、異常心肌標誌物等等。
專家提醒,發生了暈厥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醫生分析原因,才能正確預測風險。具體如直立性低血壓可以使用藥物緩解,心動過緩可以植入起搏器,室上性心動過速可以選擇心電生理和導管消融,室性心動過速可以植入ICD或者導管消融,器質性心臟病還需要進行相應病因的治療。
通訊員 魏林玲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來源:南京晨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