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其他星球”,這種想法,看似是現代科技發展到一定高度,人們暢想的一種科技實現憧景,屬於未來科技範疇。其實這種問題,人類自古就想過,我們的孫吾空就是,一千零一夜也是,孫吾空之前還有,現在也有,哈力波特就是。這裡面有人會說,孫吾空的有些東西實現了,沒錯,人類的想法,是有一定基礎條件的,所以有些實現了,但整個這種想法,就是一千零一夜。
我說過“人類不可能想出這世上不存在的事物”當時引來一片爭論,這個不需要爭論。他們舉出了很多例子,飛機、汽車等等一切工業文明成果,然而這些在本質中都是存在的:它的物質存在,它物質存在的現象,存在,它物質存在的運動,存在,我們只是組合利用,而非創造,並非是我們創造出了世上不存在的事物。這些事物一直存在著,而且在人類沒有出現的時候就存在著,是人們後來發現了它們的存在,而利用了,怎麼能說是你想出了這世上不存在的東西?而且永遠不會。它不存在,你不可能發現,你不可能創造存在,這個簡單的問題,很多人繞不出來,原因就是自我為中心的原始主觀概念的支配。
還有就是孫悟空、奧特曼,有人會說,這些事物世上本沒有,完全是人類想出來的,人類怎麼會想不出這世上沒有的東西?這是不講理。孫悟空,猴身人腦,你去看吧,那只是我們主觀概念認識的一種組合,把不同的物、不同的現象,組合到一起的結果,所有的東西都是存在的,你組裝出來了一個你認為不存在的東西。
不要認為科技是萬能的,認為科技是萬能的不是現在才有,不然,古代也不會拿活人祭祀,那就是當時的最高科技,不然,也不會燒死布魯諾,這都是當時的最高科技,現在人類最高科技,又到了一種完全自信的狀態,又出來孫悟空了。
人類的主觀概念是一個直線邏輯習慣,它會沿著一條直線去思考問題,而本質存在包括人類自身,是遵循一個類似圓不重合的軌跡,所以本質的邏輯是個立體邏輯,這就是我們和本質的矛盾,正因為這個矛盾的存在,就造就了對立統一的存在。我們在和本質對立中形成了一個遵循萬物存在的根本——對立統一原則,並且沿著類似圓的運動軌跡存在。
這裡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人類的思維意識源於何處?人們都會認為,源自於自我。起初是堅定的,後來有了神的追尋概念,人類不再這樣直接認為了,給自己加了一個條件,人類在實踐中產生了思維意識,其根本並沒有跳出源自於自我存在(概念)。
我們隨萬物的存在而存在,我們遵循萬物的共同運動而存在,我們的思維意識及我們的本體都是源自於物質存在於泛義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直觀的道理很簡單,我們所面對的萬物,幾乎都比我們出現得早,這是我們主觀概念直線邏輯習慣可以認識到的,而在本質中,不存在這種認識,沒有早和晚的問題,早和晚是我們主觀概念便於理解我們直線邏輯習慣所確定的相對認識,只是我們把這個相對,在自我為中心中絕對化了。都說理解了愛因斯坦,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相對認識的概念。我們主觀概念所認定的物質,貼近本質的立體邏輯來認識,它是物質存在運動的運動表現,物質存在源於運動,運動就是存在,不是先有了物質再運動,是運動在對立統一中出現的運動表現,我們認為是物質。
所以,我們的存在,是物質存在於運動的運動表現,這種運動表現隨著運動還會運動變化的,我們由最初運動表現到現在的運動表現,到將來的運動表現,一直會存在下去。人類的這種運動終會遨遊太空的,那是物質存在的運動,而不是我們孫悟空的想法,因為物質存在於運動,物質存在是運動的表現,運動是無限泛義永恆的。為了保持運動永恆,物質存在的運動,在對立統一中,就有無限泛義可能的運動表現,我們人類就在這其中,其實每時每刻都在運動中發生變化著,只是物質存在有個類似性原則,也就是我們現實中看到的力的慣性,我們的機械運轉,就是由慣性來支撐,否則的話,這種連續的運動實現不了。
是物質存在運動的類似性原則,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延續的存在,我們對這種變化感覺是不清晰的,但是隨著運動的距離延伸,變化就大了。我們的太陽系,我們的地球,每時每刻都在運動交換中,我們科技所探測的地球壽命可能是對的,但並不能理解為地球的消失,而是它的運動在高度類似的時候就會產生差異性運動,來保證運動的繼續,否則高度類似,會讓運動迴歸到一個點上,這樣,運動將停止,運動的表現——我們認為的物質,沒有了運動,哪來的表現?
這個差異性運動,人類把它認為是宇宙大爆炸,不是大爆炸,它是差異性運動,每時每刻得都存在著,即便是以現在的狀態,在所謂的大爆炸中,依然感覺不出來這個大爆炸,因為它又有類似性運動在支撐,你感覺不出來。當然這也是一種直線邏輯的假想。你不可能看到宇宙大爆炸,因為本質中就沒有真正意義的大爆炸,而且你也等不到那一天,你已經在地球上了,像恐龍一樣,為一個差異性運動做好了準備,你的表現早已不是現在這個狀態了,你會隨著所謂的大爆炸“遨遊”太空。又隨著類似性運動迴歸類似的地球,出現類似的你,以我們的直線邏輯習慣,就可以證實,人類成功的“到達”了另一個星球,一個類似的地球,一個類似的你又開始了。
而在本質中,就是物質存在的運動,它是無限泛義永恆的,它的運動表現也是無限泛義的可能,但它必須要遵循類似圓、不重合的運動軌跡,運動的類似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多樣性原則,來保證運動的永恆。
我們“遨遊”太空,那是因為物質存在的運動,而不是我們變成孫悟空。“人類想不出這世上不存在的東西”,所以孫悟空的遨遊也是這世上存在的東西,等我們這些所有的疑問,都得到了答案,我們存在的運動就走向了高度類似,我們相對應的萬物,同樣也走向了高度類似,我們會和萬物一起所謂的大爆炸,走向差異性運動,再回歸類似性運動。看似這種認識大無邊,其實很簡單,就在遵循類似圓的運動軌跡。
所以,我們以現在的所謂科技,去暢想移民外星球的所謂未來,那只是我們直線邏輯習慣的結果,且不說我們本體離開地球,怎麼在新的殖民星球來克服運動差異的問題,還有自我變化的問題。從本質來看,我們不可能離開地球,不要認為出現幾個空間站,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空間站依然沒有脫離地球。這裡還存在一個本質問題,物質存在的運動是泛義無限的可能運動表現,它是不重合的,它只有類似,也就是說,運動及運動的表現是相對唯一的。這個萬物的存在,不可能出現同樣的運動,其實這是運動重合的可能,這將會使運動停止。
主觀概念是我們在物質存在的運動中,在萬物存在的泛義對立統一運動中的無限泛義永恆中存在的總的支配在對立統一中的結果,在這把總的支配稱為意志,這個也不是無邊的概念,人類神的追尋概念就是感觸了意志的存在,只是在事物形成的過程中,它要遵循類似圓不重合的運動軌跡,所以,神的追尋就回歸到主觀概念中,確立了一個宗教表現的主觀概念。我們理解和認識事物,就是主觀概念,如果沒有主觀概念存在,那將沒有理解。
我們的主觀概念源自於什麼?我們的主觀概念源自於萬物總的支配——意志,在對立統一中存在於我們的共同意識,共同意識在對立統一中,由某個人或某個區域反應並表達,出現哲學授予的概念方向。這個哲學授予的概念方向,在普遍理解中,從對立走向統一,確立最初的主觀概念。這個概念,就確定了我們的思維空間,就和人走路一樣,你得先確立方向,有了方向你才能走,並且你要不斷地調整方向,這樣才能走下去,我們的思維也是一樣,這要在不斷地哲學授予概念方向引領中,放射下去。
建立了最初的主觀概念,這就拓展了我們的思維空間,這個思維空間,才能不斷地建立新的主觀概念,這些新的主觀概念,在具體現實中,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理論,有了這些理論存在,才出現了具體的科技,也就是說先有最初的主觀概念確定,才有主觀概念延伸——科技的出現。當運動到一定距離,就和我們走路一樣,必須要調整方向,保持繼續,否則我們的頑固,也就是我們的直線邏輯習慣,試圖沿著一條直線走下去,而違背了本質存在的類似圓的運動,這樣,就會走投無路,所以我們的科技,就到了想像孫悟空的時候,不是迎來了一個美好未來,而是標誌著主觀概念的頑固,已經開始嚴重背離萬物總的支配類似圓的運動軌跡,這樣,在對立統一運動中,就會有一個調整,也就是說,當我們的科技完全走入自信的時候,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孫悟空的未來,而是一個危機,就和我們走路一樣,我們走到了一個懸崖邊,需要調整方向。古人有句話“回頭是岸”,多少也是人類已經觸控到了這種我們把它稱為規律的運動方式。
所以,我們當今的科技,尤其是我們,把它做為了絕對的唯一真理。不要去認為,歐洲開創了工業文明,他們就是萬能的,他們的宇宙大爆炸,尋找上帝粒子,跟古人所做的一些荒唐科技的認識,本質是一樣的,只是主觀概念的基礎不同,
表現不同而已。
人類未來的科技,需要在一個新的哲學授予概念方向引領中,建立新的主觀概念,去延伸新的思維空間,也就是我們走路到了要調整方向的時候。具體的理解,可以這樣說,未來的科技,不是沿著這個科技走下去,而是反科技,把頑固的東西做一個迴歸,把我們這些科技的頑固走到最後,將無路可走的科技做一個迴歸。
具體中來看,也可以看到一些現象,歐洲人對太空的想法,熱情減退了很多。再在具體中看,人類現在科技的最前沿,不是孫悟空,就是武器,要不就是神話,這些大家都有所感受,這是在走向極端,這樣下去,我們的科技就會把我們自己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