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取材於羅貫中長篇小說《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上)玄德用計襲樊城,與正史無關。
自從水鏡先生對劉備講完“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後,劉備心心念念想的都是“臥龍鳳雛”,很快他就在路上碰見一人行歌於市,欲求明主。劉備以為他就是臥龍鳳雛,問其姓名,姓單名福,潁川郡人士,劉備將其拜為軍師,負責訓練本部人馬。
單福剛就任軍師就迎來了第一波挑戰,呂曠、呂翔兩兄弟率五千精兵殺奔新野而來。呂曠、呂翔本袁紹舊將,袁紹死後歸袁尚管轄,後來歸降袁譚,接著又降曹操,果然是“屢降”。他們投降曹操後,被封為列侯,未建寸功,於心不安,於是向曹仁請命攻打新野。
對付這二位武將,單福都沒用啥計策,關、張、趙三將進去一陣衝殺,兩人就掛了。呂曠、呂翔想立功的想法不錯,可還是要掂量下自己的斤兩,貿然出征不過是千里送人頭罷了。
呂氏兄弟敗後,曹仁大驚。他沒想到劉備就那麼點兵馬還能斬殺他兩員大將,其原因要麼是二將無能,要麼是劉備太猛,曹仁認為是前者,決定盡起本部兵馬為二將報仇。
最開始曹操撥給曹仁三萬人馬駐守樊城。從地理位置來看,樊城處於新野和襄陽之間,按理說劉表可與劉備夾擊曹仁,可此時的劉表快要掛了,哪還有甚心思主動出擊,況他本也不是主動出擊之人。二呂之敗,曹仁折了五千人馬,他一怒之下將剩餘的二萬五千兵全部拉出,誓要踏平新野。李典想統領本部人馬駐守樊城,曹仁不聽。
曹仁以為新野志在必得,孰料這一切都在單福的預料之中,他早謀劃好了應對之策。曹仁來到新野城下,令李典出陣。李典本就怯場,他不是看不起曹仁,而是劉備確實不好打。李典的主意是駐守樊城,然後請曹操親自領兵前來對付劉備。曹仁卻偏偏令李典出陣,劉備一方上陣的是趙雲,剛打十數合,李典就撤了。明知打不過何必拼命呢?李典可不像呂曠、呂翔那麼傻。
曹仁看李典出工不出力,決定親自出馬迎戰劉備,為了證明自己確實挺牛,曹仁將兵擺出一個陣勢,問劉備:“識吾陣否?”劉備雖說跟著盧植讀過幾年書,但哪識得什麼陣法?單福看了一會說:“此八門金鎖陣也。”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布的雖然不錯,但單福的謀略高他一個等級,破之自然不難。他令趙雲依法前去衝陣,曹仁大敗。
曹仁敗後,單福令休要追趕,為何?萬一趕回樊城就不好玩了。在單福的應對之策中,他早算到曹仁傾巢而出,樊城必然空虛,他已暗令關羽偷襲樊城,此時可能還未得手,不能讓曹仁這麼快撤回去。
曹仁的八門金鎖陣被破,他方知劉備手下有能人,於是又請李典出來商議,李典說:“吾雖在此,甚憂樊城。”曹仁說:“今晚去劫寨:如得勝,再作計議;如不勝,便退軍回樊城。”李典苦勸不聽。
曹仁為何這麼執拗呢?聽人一言不好麼?他偏不。他想要扳回一城,不然不好交代啊,曹操讓他虎視荊襄,一個小小的新野彈丸之地都拿不下,威望何在?
不出意料的,曹仁劫營又被單福料到,他又敗了,他非要弄到全軍覆沒方才死心,待他退回樊城,樊城已被關羽佔領。曹仁只得匆匆逃回許昌。
曹仁於逃跑途中一番打聽,方知劉備新請了一位軍師,名叫單福,他趕緊向曹操彙報。曹操尚不知單福何許人也,在曹操的印象中,天下奇才都應該為他效力才對,即便沒有招攬過來,也當有所耳聞,但他為什麼不知道有單福這號人呢?欲知單福究系何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