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見證了地球上最大規模的年度人口遷移活動,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口紛紛返回家鄉與家人團圓。”
確實,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節日,在國人心目中,“過年”是一個近乎神聖的活動和儀式,起碼在過去一直如此。
魯迅在小說《祝福》中寫道:
“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裡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
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裡浸得通紅,有的還帶著絞絲銀鐲子。煮熟之後,橫七豎八地插些筷子在這類東西上,可就成為‘福禮’了,五更天陳列起來,並且點上香燭,恭請神福們來享用……”
過年的傳統習俗細緻而繁瑣,處處充斥著祥和的氛圍和莊嚴的儀式感。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豬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對聯;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
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太多的傳統習俗被人們輕視甚至拋棄,“過年”這件事變得越來越隨意和平淡。
作家三皮皮在《年味變淡是從我們變得隨便開始的》一文中寫道:
“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延遲滿足留到年初一;年夜飯越來越豐盛,也越來越吃不出不同;春節晚會還是年年都播,但已淪落成我們刷手機的背景音;沒有小孩會熬一整夜守歲,人們年初一起床的時間是越來越晚;我不再是需要磕頭的年紀,而接受跪拜的老人也已不在人世……”
當孩子們對過年的新衣和美食不再期盼,當許多節日儀式作為封建迷信被遺棄,春節在年輕人的心中正在慢慢變成又一個小長假。
是缺失還是進步? 2018年2月13日,農曆戊戌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著名作家、民間文化保護者馮驥才在《 人民日報 》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年意淡化是文化的缺失》。文中說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最重要的當屬除夕。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後的時光,是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因此一定要和親人團聚一起:陪伴生養自己的父母過年,有如依偎著自己生命的根與源頭;和同一血緣的家人枝葉相擁,盡享親情。為此,春運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緣、鄉情彙集而成的巨大磁場,遍佈大地山川每個城市和村莊。讓這磁場產生效力與魅力的,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舊”年俗所以被淡化乃至被摒棄,一是外來文化和流行文化衝擊;二是生活方式多樣化,很多人不願再遵循繁縟習俗;三是現代人缺少對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認知。於是,種種傳統年俗被一樣樣地從春節中“撤出”,以至春節竟被調侃為“大週末”——缺少年意、缺少年味——恐怕這是當代中國人深深的集體失落!”
但是,關於“年味”的淡化,也有人持正好相反的觀點。比如,微信公眾號“共享主義”發文說道:年文化,明顯傳承於農耕文明。這個時候,北方屬於農閒時節。奢侈地一個多月過節,與節奏加快的現代社會合拍嗎?我國曆法早已法定為公曆,法定的年是元旦。各行各業總結也是以公曆年為界的,舊曆年已被官稱為春節。繼續突出農曆年味合適嗎?
……傳統需要保護,但並不是是傳統就需要保護。好多傳統是很頑固的,真正需要的不是保護,而是警惕其對文明進步的阻礙。比如春節放鞭炮,炸傷致火、汙染環境、噪音擾民的壞處無人不知,明顯是陋習,但根除很難,理由就是為了所謂的年味,同時也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迷信文化在作怪。
因此,我必須說:年意淡化不是文化的缺失,年意淡化是文化的進步!
“過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我們一定要把它認真傳承,併發揚光大,絕不能否定和淡化。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是體現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節日文化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標誌。無論你走到哪裡,過自己民族的節日都會讓你找到自己的“根”“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
但是,節日文化和其它傳統文化一樣,在認真傳承的同時也應當予以審視和取捨,只有不斷吐故納新,才能永保其鮮活的生命力。比如,過年燃放煙花爆竹的傳統已經不符合現代環保理念,應該予以摒棄;過年期間大吃大喝的習慣也不利於健康,並且容易造成浪費,應當作出調整。
反過來,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許多新生事物賦予了春節新的蘊味和內涵。比如近年來興起的網路拜年、網路聯歡、紅包大戰、集福活動,網際網路對傳統節日文化展現出強大的重構力量。
文化創新無止境,在時代大潮中豐富和創新節日文化的新形態,不僅不是對春節的否定,恰恰是春節生生不息的原動力。
總之,傳統節日文化應當保護和傳承,對於這一點絲毫不應有疑問。我們應當考慮的是,如何做好傳統節日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新陳代謝。只有建構好契合現代文化審美的節日儀式和文化形態,才能告別“年味變淡、年俗變味”的吐槽,讓春節在全世界中華兒女中間代代傳承,併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