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讀《紅樓夢》時,總會發現一個問題:寧、榮二府不管主子丫環生病,一律都是太醫來瞧病。搞得太醫院就像是他們家的私人門診部一樣。尤其是在第五十七回中,太醫給賈寶玉看病,賈母還說:“我打發人去拆了太醫院的大堂”。
清代的太醫院主要是為皇室服務的,確切地說還是皇帝和后妃。按照《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的記載,太醫院的御醫們連給皇子、格格看病都得收費,且費用還不低。
太醫院除了直接為皇室服務之外,也為皇親貴戚看病,如王公府第、文武大臣等等。給王公大臣看病時,須將治療情況隨時具奏。皇上如果派太醫給某位大臣或王公看病,那是了不得的大事,更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而《紅樓夢》中,寧、榮二府甭管是主子還是奴僕,都不把太醫院放在眼裡。第五十五回,鳳姐兒小產,在家靜養,“天天兩三個太醫用藥”。小產也不是什麼大病,而賈府使用太醫就像保健醫生一樣。第七十回,鳳姐兒感到身體虛弱,也是太醫為其診脈。
尤其是第四十一回,賈母生病,來了位太醫院的王太醫,這位御醫進入賈府後小心翼翼,見到賈母更是誠惶誠恐。小說中幾次提到這個王太醫,也寫明瞭他是六品頂戴。
按照清代太醫院的編制,最高長官為院使,秩正五品,其下為左右院判,為正六品。王太醫的品級和院判(副院長)是一樣的,這說明他的在太醫院中的地位很高,至少也是給皇帝、后妃看病的。
而王太醫進了賈府後,不敢走甬路,見到賈母后更是不敢抬頭。如此惶恐和謙卑,似乎讓人覺得賈母的身份就是皇太后。
而且我們也發現,王太醫給賈母看病,其程式也大致和給太后看病一樣。號完脈之後不說話,低頭退出,這是御醫在宮中診病之後的規定,太醫一定要諱言病情,只管退出,在另外一處開方子,然後與太監一起在內局合藥。
以清代的爵位而言,賈府是一個什麼配置呢?顯然,賈家的爵位是國公,屬於異姓公爵,如此算來,賈母頂多也就是個一品誥命。清代的王公大臣生病,如果皇帝下旨太醫院太醫看病,那麼上門的太醫就屬於“欽差性質”,被醫者無不畢恭畢敬,哪敢像賈府人那般蹬鼻子上臉的。
再者,王公大臣之家,一般都是患了疑難雜症皇帝才會派出太醫。而賈母這次並沒有什麼大病,用王太醫的話說:“太夫人並未別症,偶感一點風涼,究竟不用吃藥,不過略清淡些,暖著一點就好了。”
偶感風涼就要讓皇帝的私人醫生跑一趟,這恐怕也只有皇太后才有這個面子了。王太醫給賈母看完病後,又給乳母抱著的大姐號脈,小丫頭同樣沒病。王太醫說:“只要清清淨淨地餓兩頓就好了,不必吃煎藥,我送丸藥來,臨睡時用薑湯研開吃下去就是了。”
王太醫這哪是去看病,連老的帶小的,硬是把他這個六品御醫支得團團轉,而且他自己還生怕服侍不周,看到這裡我們都搞不清楚賈府到底是個什麼身份?
第五十七回就更離譜了,王太醫再次出現,這次是給寶玉看病,而賈母對太醫院的態度便顯示出來了:“賈母端坐在寶玉身傍。王太醫進來,見許多人,忙上去請了賈母安,拿了寶玉的手,診了一回。那紫鵑少不得低了頭,王大夫也不解何意,起身說道:‘世兄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雲,痰迷有別,有氣血虧柔,飲食不能熔化痰迷者……’”
賈母一聽很不耐煩,說:“你只說怕不怕,誰用你背醫書呢!”,王太醫趕緊回答不妨不妨。賈母又說:“既如此,請到外面開方。若吃好了,我另外預備好謝禮,叫他親自捧了送去磕頭。若耽誤了,我打發人去拆了太醫院的大堂。”
賈母這話顯然不是隨便說說,如果寶玉的病沒看好,賈母還真是敢拆了太醫院的大堂。在第六十九回中,尤二姐懷孕了,整日吃不下飯,賈璉便差人去請王太醫,但王太醫已放了其他官職,不再太醫院當差,太醫院只好派了個叫胡君榮的太醫給尤二姐診脈。
可能這個胡太醫醫術有問題,他開了一個方子,結果尤二姐吃了後當天晚上就打下了個成型的男胎。賈家一面組織搶救,一面派人去打胡太醫,胡太醫被嚇得跑路了。最後還是太醫院出面擦屁股,才得以逃過一劫。
曹雪芹生在貴族之家,對朝廷的制度肯定是門清的,應該不至於出現這樣的常識性錯誤。如果我們細讀《紅樓夢》,便會發現曹雪芹筆下的賈母,不僅僅是榮國府的老太太,而且還揉進了一些皇太后的素材。
其實不僅僅是賈母,小說中很多人物都有這個特性。另外賈府的原型背景,也往往讓人琢磨不透,有說是明珠家的,也有說是傅恆家的。而正是這種“不正經”的筆法,讓《紅樓夢》成了開卷便無法停下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