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山是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長期隱居之處,位於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城東1.5公里處,本名五臺山,由5座山巒組成,山巒頂平如臺,形如五指,為紀念醫學大師孫思邈改稱藥王山。遠遠眺望,綠樹叢中,殿宇環山依巖而建,氣勢壯觀迷人。
藥王山有著名的摩崖石刻,在長約二十米的崖面上鑿有7座洞窟、23個佛像、45尊造像和20餘處摩崖題記,造像為北周、唐、五代、宋、元和明代的傑作。其中摸摸爺是人們對藥王山一尊摩崖造像的尊稱,傳說此造像以手觸控便能消除患者身上的病痛,屢試不爽,故千百年來被摸得油光鋥亮,明潔可鑑。
西方一位雕塑大師曾經說過,石雕藝術是用刻刀將一塊石頭的多餘部分完全去掉,使其成為人們眼中的美豔。眼前的這尊佛像“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不瘠不腴,恰到好處。
據有關專家考證,這尊摸摸爺造像出自宋代民間藝人之手,頭戴花蔓冠,一腿盤膝,一腿下垂,足踩蓮臺,若有所思,故其名曰“思維菩薩”,既然能思維,治病當在情理之中了。
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足踏這塊荒僻之地,披荊斬棘,削崖鑿石,造佛立像,費去了多少心血,花掉了多少精力,方留下如此燦爛輝煌的石雕藝術,歷代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