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搖籃,漢唐血脈,
孕育文明,奠定盛世。——題記
秦川人民繼續著不變的風韻,渭水河畔流傳著動人的傳說。秦道渭水續動著千年的祈願,人民心中深藏著綿綿的思念。
一座巍巍的高山,一條蜿蜒的河流,共同孕育著生活在秦川土地上的勞動人民,共同演繹著一個個美麗而動人的傳奇故事。秦嶺蒼蒼,渭水泱泱;關學流長,陝茶飄香。大城之央,盛世榮光;長安古風,助我鷹揚。你我所念人,不問閒愁,但樂今朝。臉上有笑,眼裡有光。拿起快樂,放下煩惱。
我時常發現自己的情感和靈魂已經被這片蒼茫山嶺和蜿蜒河流所征服。
在各種可能的場地場所,我都會竭盡所能地向我的讀者朋友們抒發我對茫茫秦嶺與泱泱渭水的鐘愛之情,以及我正在思考並試圖想去表述“秦嶺蒼蒼,渭水泱泱”的真正韻味。
秦嶺一手挽著長江,一手牽起黃河,成為滋養周秦漢唐的肥沃厚土,也見證了滄海桑田般的歷史際遇。
秦嶺這座聖山,負載了我們這個民族從童年到青年、 壯年所有文化精神的重量與經歷。
如果要歸結出一種可以涵蓋中國歷史文化的載體的話,那麼除了黃河、長江這兩個象徵性喻體,也只能是秦嶺了。
從地城文化的角度來看,秦嶺是中國南北方文化,東西部文化交融、形成和相互滲透的一個結合點,一個聚合點和交匯點。秦嶺有一種海納百川之感。
山依偎著水,水映照著山,靜靜的和諧,淡淡的孤寂。閒散的心境如人生,慢慢地把歲月懷念。靜靜如水,淡淡如山。
巍巍秦嶺,心之所向。炊煙裊裊是家,悠悠長長是路,坦坦蕩蕩是心。去聆聽歷史的聲音,去觸碰古老的心跳,去感受鄉村的脈搏。
這就是秦嶺山水人家。這被地理學家稱作中國嶺的山脈,這被詩人命名為父親山的山嶺。這讓韓愈吟出“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詩句的秦嶺山。
它彷彿一位慈祥含蓄的老者,吸天地之靈氣來磨平歲月滄桑的稜角,給人的全是仁愛和寬容。
我為什麼會寫到渭河?內心對渭水有著不一樣的感觸。上古筆墨蘸了河水,書寫最初的淳樸生靈;陶罐麥田,是農耕的圖騰埋在沿岸的沃土;炎黃部落、周秦先民,沿著河水東去,踏出一個個輝煌的國度。
在這八百里之長的河流上,靠著一隻只渡船聯絡著南北兩岸的人們。
說到渡口,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河水微瀾,一葉孤舟,沉默的老人守著一份寧靜。
渡口就是這樣簡單而古樸。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渡船;有渡船,就有擺渡人。從這一邊到那一邊,再從那一邊到這一邊,來來回回,擺渡人載著乘客漾開了水的波紋,一圈一圈,宛若時間的光暈在不經意間渲染。
擺渡人擺渡了流水,也擺渡了時光。
山,峰巒秀美的秦山嶺,擁有著奇特的自然風光。
水,澎湃激揚的渭河水,承載著秦地的燦爛文化。
人,樸實敦厚的老陝人,依舊堅守著人性的本真。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精神。生活在秦川土地上的秦人,行走在秦嶺渭河中的秦人,以最為樸實而又端莊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秦地的風俗文化。
我不是文化學者,以我的學識和能力要寫盡茫茫秦嶺山脈穿越數千上萬年時空的歷史文化,實在是力不從心。只能拙筆記下:
山,秦嶺山。
水,渭河水。
人,秦地人。
審閱:劉培華
簡評:我無緣遊秦嶺,但有幸閱頌文。跟隨作者筆端,見識了:秦渭的山——秦嶺山;秦渭的水——渭河水;秦渭的人——秦地人。推薦欣賞,與讀者一起體驗秦嶺蒼蒼,渭水泱泱!
終審:嚴景新
作者:李巍,現為:中外詩人註冊會員。陝西省咸陽市長武縣人,警官學院學生,自幼深受祖父薰陶,喜愛寫作。作品曾在《陝西文譚》《中國鄉村》《黃河文創》等多種雜誌刊發表。喜好寫散文,散文詩。
編輯:卜一
本頭條每日刊發作品優選紙刊《中國鄉村》雜誌,凡上刊者免費包郵贈送樣刊
投稿必須原創首發,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宣告: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