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處實去華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註釋】1 攘(rang):捋起衣袖露出手臂,形容其貌粗魯。扔:用力拉扯的動作。2 前識者:有預見的人。道、德、仁義、禮都談到了,這裡的前識者即“智”。3 華:即“花”,指表面的東西。4 大丈夫:不是今天說的有氣魄的男子,指的是忠信守道的人,就如“聖人”。
【譯文】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的。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德,所以實際上沒有達到德。上德的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的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上仁的人有所作為卻出於無意,上義的人有所作為卻出於有意。上禮的人有所施為而得不到回應,於是揚著胳膊強迫別人跟隨他去行動。所以,我們從這個道理可以知道,失去了道後才有德,失去德後才有仁失去仁後才有義,失去義後才是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是道、德、仁、義變得淡薄時才出現的,當然就是社會動亂的禍首了。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表面,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忠信守道的人立世,為人當敦厚而不輕薄,實在而不虛華。所以應當捨棄輕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敦厚。
【解析】這一章老子提出,人類的精神從道到德、到仁、再到禮,是一個退化的過程。越往下,人為的造作越多,離道越遠。大丈夫不應務虛,而應當以返本歸源為要務。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本章是老子《道德經》的第二部分--《德經》的開篇。前面的章節是《道經》部分,《道經》闡釋的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規律。而《德經》閘釋的則是人德,也就是人生的行為準則。在老子看來,“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只要是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只要是不合於道的行為,就是“失德”。道與德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但是兩者也有區別:德可以分為上德和下德,只有上德才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類社會的具體體現。道指的是客觀規律,而德指的是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天道和人德一起構成了老子哲學的思想體系。
作為《德經》的開篇,本章首先揭示了上德與下德的區別在老子看來,得道之人是具有最大德行的人,他們的心裡本來就沒有上德與下德的概念,所以人們才會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合乎道德的。換言之,大道與大德都是無言無名的。如果一個人的心裡有上德與下德的概念,那麼他就會進入到後天的分別之中。一旦具有了分別之心,那麼這個人便是凡夫俗子了。因此,凡是具有下德的人,他們的心裡都會有上德與下德的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拿道德去衡量,生怕自己的行為不合於道德。如此一來,人們所做的事情也就沒有真正合於道德的了。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老子所說的上德與儒家所說的德政是不是一回事呢?老子認為,儒家的德政不合乎客觀規律,不符合現實情況,僅僅是憑著個人的主觀意志來推行的,所以不能稱為上德,而是下德;而上德則是無為,它合乎自然規律,治國者心中沒有功利的觀念,不是僅僅憑著主觀意志去辦事,這樣做的結果便是“無為而無不為”,而道的精神便能充分體現於人間。
在本章裡,老子把政治分為兩個型別和五個層次。兩個型別即無為和有為。無為的型別包括道和德:有為的型別包括仁、義、禮。五個層次即道、德、仁、義、禮,其中德(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和仁是這五個層次中最高的標準。“失道而後德”說的是失道則淪為下德,那就與上仁相差無幾了。“失德而後仁”說的是離開了無為的型別才有了仁。仁屬於有為的範疇,而“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說的是在有為的範圍內所顯示出來的不同層次。統觀德、仁、義、禮這幾個層次,只有上德屬於客觀行為,其它都屬於主觀行為。而下德則包含了仁、義、禮。如果統治者不能明道,總是以自我名利為中心,那麼,他所推行的仁、義、禮,目的都在於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在老子看來,大千世界中的一切生命都為道所主宰,它們的存在,既無益於大自然,也不能對大自然構成危害。他們自以為豐富多彩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卻連一絲痕跡都不能留下。因此,一切生命都只有當下的存在意義,而沒有原始的或終極的紀念意義。面對這種情況,人們不禁為生命的短暫和自身的渺小而感到嘆息。生命是短暫的,人們應當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呢?由於人們都具有思想和意識,都能夠區分善惡美醜,所以才有了道德標準,當然這種標準也是人為規定的。在老子看來,真正的德(即上德)是不需要形式的,這就為人們提供了足以參考的指標。人們在參透這-思想的同時,也就明白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了,這樣才不會辜負自己的一生。
為人之道
上德無為--酈食其為爭功名而被殺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一個為人處事原則,即“處其實,不居其華”。這一原則是老子重實質而輕形式的觀念的集中體現。老子認為,得道之人應當捨棄形式上的虛華,追求內容的樸實。這個觀念直到今天,仍有很重要的意義。
公元前 203 年,楚漢之爭正處於緊要關頭,齊國作為第一方勢力,逐漸成為楚、議雙萬位提的物件,劉鄺的謀上娜食兒深刻地知道這一點,於是他向劉鄺請命,要求到齊國上說服長王項邦這時,劉邢已經下令韓信進攻齊國了,但是部食其不肯失去這次建功立業的機會,堅持要去國動降,劉邦最終答應了郵食其的請求。
鄢食其日夜報程地來到齊國,然後見到齊上說:“您知道天下人心的V向嗎?”齊裡網容說:“我不知道 “ 郵食其說:“如果您知道了天下人心的向,那麼開國就可以保全下來,否則的話齊國就不能保全了“
齊王有些批優,就向娜食其間道:“天下人心究竟用向誰呢?”那食其從容地創容難,有向議1”齊王又間:“為什麼這麼說呢?”邸食兒回答說:“項E既有背在微約的壞名聲,義有系死又帝的不義行為:他從不記掛著別人的功勞,即對別人的過錯從來都記著;將上們立了戰功得不到笑武、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的:只要不是他們項家的人,沒有誰能夠得到重用:對應當微賜給有功之人的候印,項王把它拿在手中反覆把玩,不願意授給別人:攻城所得的財物,他寧可堆積起來,中不忠賞賜給大家:所以全天下的人都背版他,有才能的人通怨很他,沒有人願題為他效力。正因為如北,天下的才能之1都投靠了漢王,漢王安坐在營帳裡就可以使他們,如今漢王已經獲得了數倉的糧食、陽寒廣成家的險要,守住廠白馬激門,堵塞了大行要道,扼好住了蜚狐關口,天下諸候誰要是想最後投降,那麼漢王就先將其火掉。所以,大上您要是趕快投降漢上,那麼齊國的社稷還能保全下來:如果不及時投降漢王的話,那麼齊國滅心就要成為現實了”齊王田廣聽廠酈食其的話,認為他說得很有道理,便答應了下來
這時,韓信剛剛平定廠趙、燕二國,正準備著向東攻打齊國、韓信大軍抵達平原渡的時候,信接到探馬來報,說漢王派了酈食其到了齊國,已經成功說服齊王田廣歸順了漢朝,韓信得到消後,心想酈食其既然已經說服了齊王,那麼自己就不必攻打齊國了,面是應該率額軍隊返回去,附助又E攻打楚國,想到這裡,韓信便下令在原地紮營,準備擇日回朝
數日後,韓信升帳與屬下商議回朝一事,向眾人說明了原因,正想下令撤軍而還,這個時候謀上刪通站了出來,他勸陽韓通道:“不叫!不可!”韓信不解,忙向他問道:“齊王已經歸順了漢 F,我現在改道而還,先生為什麼說不可以呢?"
捌通回答說:“將軍奉了漢王之命討伐齊國,久經周折,如今才來到齊國邊境:現在漢王派了部食其出使齊國,探子回報說哪生已經說服了齊王,這件事是否屬實,尚有疑問,況且漢王還沒有額下明令制止將軍的伐齊行動。怎能僅憑探子的一句回報,就倉猝下令停止進攻齊國呢”再者說來,哪食其乃是一介惴生,他如果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就能攻下齊國七十餘城,而將軍率領數萬甲兵,轉戰一年多,才攻下趙國五十餘座城池,將軍試想一下您為將多年,反不如一介儒生的功勞,難道不感到羞愧嗎?所以我為將軍號慮,您不如趁著齊軍沒有防備,率領軍隊長驅直人掃平齊國。這樣的話,平定齊國的功勞才能歸於將軍啊 ”韓信聽了刪通的話,深思了片刻,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但又一想,如果發兵攻打齊國,那豈不是害了郵食其?於是當即對蒯通說道:“您的話雖有道理,但是我如果這樣做了,齊國勢必會殺害酈生,這樣做不可以啊!”蒯通聽後,笑著說道:“我知道將軍不忍心害死酈食其,但據我所知,酈食其是自薦說齊的,他明知將軍正在率軍攻打齊國,卻還要這樣做,這豈不是他先負了將軍嗎?”韓信聽到這裡,勃然大怒,立刻站起身來,下令調動人馬,過了平原渡,直逼歷下。齊 軍毫無防備,結果被殺得大敗。而韓信又乘勝追擊,斬殺了齊將田解,生擒了華無傷,繼而一路高歌猛進,直至臨淄城下
齊王田廣本來已經答應酈食其,同意歸順漢王,這時他忽聞漢軍殺到,不由得大驚失色,於是急忙將酈食其召來,當面訓斥他道:“我聽信了你的話,本來以為可以避免刀兵之禍,沒想到你心懷鬼胎,假裝騙我歸順漢王,暗地裡卻讓韓信率領大軍攻打齊國,致使齊國淪喪,你當真是罪不可赦啊!
酈食其也慌張起來,對齊王說道:“韓信發兵,那是因為他不知道齊國的實際情況,希望大王立刻派遣一名使臣,一同隨我去面見韓信,我一定能讓他退兵,撤出齊境的。”齊相田橫在旁插言道:“到那個時候,你一定會逃之夭夭,我們怎能再受你欺騙呢!”說著,不容酈食其再行辯解下令將他扔到油鼎之中,烹殺而死。
韓信聽到酈食其被殺的訊息,心裡感到不安,立即下令攻城。數日之後,攻破了臨淄城。齊王田廣、齊相田橫只得棄城出逃,並派出使者向楚王項羽求救。
酈食其本來知道韓信率軍伐齊,但是還向劉邦自薦說齊,其意在於爭功奪名。功名本是虛華的東西,酈食其追求形式上的功名,最終卻為功名所累,為功名而死。
處世之道
虛靜樸實--魏晉風流,上乘之德
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思想自由曠達、文化光輝奪目、名士奇人輩出的被稱作絕響的時代,那便是魏晉時代,又被稱作是魏晉風流。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當時的眾多知識分子在思想和行為上所表現出來的豪放不拘、純樸自然。透過下面的幾個人的故事,讓我們一窺其貌。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頗具才名,但因為看不慣當時的司馬氏的統治,天天故意喝得醉醺酬的,以躲避政治。據說他經常獨自一個人駕車野遊,隨意而行,走到哪兒沒有路了,便大哭一場返回來。
一次,阮籍的嫂子要回孃家,阮籍前來與她告別。有人譏諷他的行為不合禮數,阮籍卻說“禮難道是為我設的嗎?”鄰居家有個少婦長得頗有姿色,在街上開了個酒館,是個“賣酒西施”。阮籍經常到她的酒館裡喝酒,醉了,便躺倒在“賣酒西施”的身邊。這顯然是不大合適的,但是阮籍並不避嫌。“賣酒西施”的丈夫知道了,因為知道阮籍的性子,並不懷疑阮籍和自己妻子有什麼。
在魏晉時期,行為狂放自由的絕不僅僅是阮籍一個人,而是一種群體的行為。竹林七賢中啦酒的劉件,經常大白天裸體躺在屋子裡,有人看到後便譏諷他,他卻說:“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褲衣,你們怎麼跑到我的褲著裡來了?”據說他嗜酒如命,經常一個人駕著鹿車,抱著一壺酒出門野遊、並讓一個僕人拿者剷土的工具跟在後而。他對僕人說:“我如果死了,就地把我埋了就是。"不僅知識分子如此,就連魏文帝曹丕都是一個不拘禮的人士。曹丕已經被曹操選為繼承人,但還沒有稱帝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死了。身為王粲好友的曹丕親自為其舉行了葬禮。在王粲下葬的時候,該曹丕念悼詞,他卻出人意料地說道:“我們就不來那些虛套了,王粲生前喜歡聽驢叫。我們就每人學一次驢叫來送送他吧!”於是,葬禮上竟然響起了一片嘹亮的“驢叫之聲”。這叫聲不僅響徹四野,也響徹千古。
可以看出,整個魏晉時期,人們在思想上很大程度地偏離了漢代所尊奉的儒家正統,行為上也很不符合禮教的要求。但是,我們同時應該看到,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文化燦爛、群星璀璨的歷史時期,乃至被後世知識分子推崇為一個不會再重現的歷史的絕響。現代人更是賦予其一個充滿了嚮往之情的名字--魏晉風流。這是為什麼呢?這些看上去與正統思想和禮數格格不入的東西為何會得到人們的敬仰和豔羨?
這裡其實便涉及到了老子所說的“上德”、“下德”之辯。魏晉人士的風流雖然不合儒家禮數和正統思想,但是要知道,儒家所說的“德”其實只是一種充滿人為痕跡的“下德”,更遑論“德”之下的“仁”、“義”、“禮”了。魏晉人士的思想和行為雖然違反了儒家的“德”和“禮”,卻與老子所說的“上德”,乃至與“天道”是暗合的。以阮籍為例,他固然在聽到母親去世的訊息後執意將棋下完,在母親的葬禮上喝酒唱歌,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對母親沒感情,更不能說明他不孝敬母親。相反,他為母親的去世竟然吐出數升血,這種深情和孝敬是一般人比不了的。實際上,現實中還真有那種不孝順的人,他們打爹罵娘,行為如同禽獸,我們絕不會去推崇這樣的人,因為他們連德都喪失殆盡,還談論什麼“下德”和“上德”呢。由此可知,魏晉風流之所以風流,便是其暗合了老子所說的“大道”。
不僅魏晉人士,在現實生活或者文藝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表面上不符合世俗道德的人物,但我們卻覺得他們並不壞。在鄉間我們有時會遇到一種憨厚朴實的人,他們看上去有些不大“知禮”,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們卻能夠出人意料地作出清晰的判斷,並有著鮮明的態度,比起那些“知書達理”之人的模稜兩可更讓人肅然起敬。這其實也是那種不合“小禮”,卻暗合大道之人明代的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認為那些性格渾厚朴拙的人,可以培養子孫的元氣,其道理便在這裡,因為這樣的人是暗合了“道”的。
魏晉人士的作為,對於我們每個人的為人處世都給出了一定啟示。在對世事或別人的行為進行判斷時,我們也不要一味死板地以通常的眼光,即“下德”去裁量。如果能夠從更高的“上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也許我們的眼界能夠更開闊一些,生命的格局能夠更大氣一些。另外,涉及到我們自己,固然應該遵守社會公德,也就是所謂的“下德”,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上德”作為支撐,那麼你不一定要顧及世俗的眼光和標準,不拘常禮,不在乎世俗眼光,打破常規,也未嘗不可。我們之所以能夠衝破這個社會給我們設立的種種規範,因為老子給我們提供了思想武器我們可以藐視所謂的德,讓心靈直接面對宇宙大道。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就能擺脫一些慣性的思維,更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生命本身,也必將能夠開拓出更為獨立而精彩的人生。這便是我們從老子的“上德”、“下德”之辯中得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