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詩表面上看平淡無奇,無非只是尋常之景,還有普通的事物,可是由於寫得好,反而轉成新鮮,使得其詩境界開闊,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由於王維的詩寫得好,無論是創作技巧,以及對於詩歌的理解,可謂是無人能出其右,為此有很多的詩人模仿。
宋朝另一位大詩人文同的組詩《序居原地雜題三十首》,也是難得的佳作,這三十首詩雖然同樣看似很一般,並沒有華麗的辭藻,以及引經據典,但是寫出了新意,可以和王維的作品相媲美,每一首都很獨特,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
文同(1018——1079),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又稱石室先生,四川綿陽人,北宋時期著名的畫家和詩人。可能很多人對於文同不太熟悉,但是提起其表兄蘇軾,相信就不會陌生了,文同與蘇軾就是表兄關係。文同以學名世,擅長詩文,尤其是繪畫水平很高,深得司馬光和蘇軾的賞識,在北宋畫壇和詩壇有著極高的地位。
文同的詩清新自然,在組詩《序居原地雜題三十首》中,透過一種以小見大的手法描寫眼前的景色,可謂是推陳出新寫出了新意;特別是其中的第十二首《望雲樓》寫得很有氣勢,全詩每一句都緊扣主題,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讀後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美得令人心醉。
《望雲樓》
宋代:文同
巴山樓之東,秦嶺樓之北。
樓上捲簾時,滿樓雲一色。
望雲樓為文同在私宅中所建的一座小閣樓,當年文同任陝西洋州(陝西洋縣)知州,在私宅內修建瞭望雲樓,並且寫下了這首詩。在詩的開篇先是很詳細地交代了高樓的所在之地,那就是巴山之東,秦嶺之北,“巴山樓之東,秦嶺樓之北。”望雲樓的東邊是巴山,與之遙相呼應,那巍峨的巴山綿延數千裡,與大別山邊接在一起。樓的北邊是秦嶺,從這個地方看過去很壯觀,那高峻雄偉的秦嶺讓人賞心悅目。
第一二句著實很平淡,平鋪直敘,沒有任何的技巧,可是卻又是寫得很有氣勢,突出了整首詩的主題,以望雲樓為切入點,著重描寫周圍的景色,還有詩人當時的心境;這種細膩的描寫,也給第一二句增添了詩意,把讀者帶入到作者所營造出來的意境中,同時也為下面的兩句做鋪墊,重點突出望雲樓不凡的氣勢。
第三四句則是從遠處的視線收回,從近處開始描寫,這樣就使得全詩更加的立體,不僅有遠處的景色作為陪襯,又有近處的景色點綴,“樓上捲簾時,滿樓雲一色。”在樓上捲簾之時,那些雲彩在樓頂漂浮不定,有一些雲彩還飛到了樓中,這個時候的望雲樓如夢如幻,整座高樓隱入雲彩之中,真是美不勝收,讓人嘖嘖稱讚。
文同這首詩並沒有獨特的技巧,可是卻寫得很有趣,從開篇到結尾始終是圍繞望雲樓周圍的景色,這也是為了突出整座樓的獨特之處;雖然望雲樓不是什麼名勝古蹟,但是在詩人的筆下,卻又是別具一格,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當然這首詩最大的亮點,便是一放一收,從遠處到近處的描寫,讓人拍案叫絕;儘管遠處的有美景,可是在詩人看來,自己所建造的望雲樓並不輸於那些景色,並且恰恰是由於彼此之間相互配合,反而使得樓上的景色更加唯美。
◎ 來源:塵世曉書僮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