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痛愛》中有一幕,伊伊爸爸因為輔導作業,和女兒發生了衝突,爸爸高聲吼著:“坐在你旁邊看你寫作業,你以為我受得了,我都要得心梗了。”
伊伊說:“我不要你管,不要你陪我做作業。”
爸爸一聽怒了說道:“誰家孩子寫作業不能陪。”
伊伊繼續反駁道:“你憑什麼管我?媽媽都不要你了,你管你自己好了。”
這下爸爸徹底怒了,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句:“你為什麼這麼恨我?”伸手扇了女兒一個耳光。伊伊沒有哭,而是操起茶几上的水果刀,舉起來朝爸爸衝去,後來是爺爺奶奶勸住了,伊伊撥打了110。
事件的主人公伊伊和爸爸,為什麼都沒控制好情緒?不就是輔導作業嗎?為什麼要打孩子呢?乖巧的伊伊,怎麼又衝動地拿起了刀呢?到底是大腦中的哪個部位失靈了呢?
《全腦教養法》的第三章或許能揭曉答案,在這裡我們先了解一下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以及他們的工作機制。
1、上層大腦,下層大腦各司其職。
下層大腦:從脖子的上端到鼻樑的位置。它們負責基本功能,例如:呼吸、眨眼、與生俱來的反應和衝動打鬥和躲避、強烈的情感憤怒和恐懼等等。下層大腦在孩子剛出生時就已經十分發達了。
杏仁核:快速處理和表達情緒,那些我們不假思索採取的行動,正是杏仁核的作用。杏仁核也可以看做是大腦的“看門狗”,對我們隨時可能受到的威脅保持警惕,當危險降臨時,它可以完全接管或劫持上層大腦。當然它也經常“起火”,阻斷了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的聯結。
上層大腦:控制著一些重要的高階分析思維功能。例如:明智的決策、對身體和情緒的控制、自我認識、共情、道德等等。上層大腦要到一個人20幾歲時才能夠完全發育成熟。
正因為孩子的上層大腦還處於發育階段,所以很容易做出荒誕不可理喻的舉動。這也就有了開頭伊伊拿起水果刀衝向爸爸的畫面。這時的她,一是上層大腦還沒成熟,二是杏仁核起火了,阻斷了上層和下層大腦的聯結。
同樣伊伊爸爸也被下層大腦控制了,更加火上澆油的是杏仁核也出來興風作浪,所以他失控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2、上層怒火和下層怒火都有哪些表現?該如何熄滅?
上層怒火:是一個孩子決定要發脾氣,他有意識地選擇行動,要透過這些舉動來恐嚇你,逼迫你妥協。這種情況下,父母只有一種回應方式:“不跟他們談判、設定嚴格的界限,明確地討論什麼行為恰當,什麼行為不行。只要家長們拒絕讓步,你會發現以後發生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
下層怒火:此時孩子會變得心煩意亂,根本無法使用上層大腦,家長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慰。首先要平息杏仁核發揮的起火作用,讓孩子平靜下來,這時你再用左腦的邏輯和理性來解決問題。
《小痛愛》裡面的一幕,楊慧倫家的孩子在幼兒園受傷了,儘管老師百般解釋,眼圈已經發紅,但她根本看不到,更聽不進去,腦子被以往新聞媒體報道的各種虐童事件,一個接著一個的侵襲。
“啪”的一聲,楊慧倫控制不住怒火,給老師狠狠來了一記響亮的耳光。當時周圍有接小孩的家長、老師和小朋友們,每個人都被她的耳光鎮住了。如果正常情況下,一個博士畢業的女士,怎麼會當眾動粗呢?
看看吧,即使是成年人,在下層怒火的情況下,也無法聽進去任何話,做不出理智的決定,更何況孩子了,所以在已經發現孩子處於下層怒火的情況下,家長們多些耐心讓他們平靜下來。
3、父母的下層怒火該如何熄滅?
還是以《小痛愛》裡面的伊伊爸爸為例,面對孩子的頂嘴,如何才能儘快控制情緒管住自己的手呢?
首先: 不要傷害孩子。閉上嘴巴,避免說出會讓你後悔的話。把手放在背後,避免任何粗魯的身體接觸。
其次:跳出當時的情境,讓自己平靜下來。
接下來:試試“運動身體,撫平情緒。”
最後:修復與孩子的關係。一旦你覺得平靜下來了,可以控制自己了,馬上和孩子重新建立聯結。
我就是那種管不住嘴的家長,打孩子倒是不會去做的。昨天我兒子不好好吃飯,我朝他吼了一句,就在我怒火中燒的時候,我抬頭看了一眼,他正在朝我翻白眼,而且翻了好幾個,這表情太逗了,站在一旁的爸爸也被逗樂了。
我很快地跳出剛剛憤怒的情景,看著他現在好玩的表情,想起以往他做的各種搞笑的事情,突然間就沒有那麼生氣了。
緊接著我和兒子道歉說:“對不起兒子,媽媽吼你了。”
誰知道我兒子居然抱住我的腦袋,親了我一下。這所有的憤怒徹底消失了。我對兒子說:“媽媽愛你。”
兒子說:“愛媽媽,喜媽媽,想媽媽。”
面對這麼可愛的孩子,真的是每對他生一次氣,就自責一次。為了少上演這種下層怒火犯下的錯誤,家長們真的要好好修煉啊。
4、全腦教養,幫助你發展孩子的上層大腦。
全腦教養第3法:喚起上層大腦,問問自己,和孩子一天的互動裡,你調動了他們大腦的哪個部分了?是上層還是下層?
書中舉了個例子,一個4歲的孩子在和家裡外出就餐的過程中,突然離席,這種行為在小孩子太常見了。然而他走到了3米遠的桌子後,在那裡面露怒色,弄出各種噪音,還不停地吐舌頭做鬼臉。周圍就餐人不住地向他們投來關切的目光,似乎在說趕緊把你們家的皮猴收回去吧。
這時你會怎麼做,先是厲聲喝道趕緊給我回來,如若再不聽,就衝上前去把他給揪回來。如果這麼做,那麼你就錯了,這樣只會讓下層腦越發地佔上風了。
書中的媽媽走過去先對他說:“你很生氣,對嗎?”
他繼續剛剛的表情,大聲地回答說:“是!”
我問他為什麼生氣,他說關於吃甜點的順序令他不滿,媽媽接著說我指點你為什麼感到不滿了?不如你和爸爸談判一下,說不定可以討論出方法解決呢,很快孩子回到座位上和爸爸關於吃甜點的順序進行了討論,孩子做出了選擇。這個解決過程,就是很快透過觀察平息了下層大腦,再引導著孩子到上層大腦,進行理智的思考和選擇。
全腦教養第4法:上層大腦,越用越靈光。上層大腦就像肌肉一樣,越用越強壯。作者舉例了幾種練習上層大腦的機會。
一、讓孩子多練習自己做決定,這一理論《每個孩子都能像花兒一樣開放》一書中同樣提到了,在小俁幼兒園裡,孩子們從1歲開始自己做選擇,左右手的毛巾要哪條,要牛奶還是茶?味增湯,盛多少等等,儘可能都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二、父母提供些技巧幫助他們控制身體和情緒,例如教他們深呼吸,或者是教他們學會表達感受。
等等書中還有很多技巧,告訴家長們如何幫助孩子鍛鍊上層大腦,讓它越來越靈光。
全腦教養第5法:運動改變大腦,讓腦子活起來。當孩子暴躁不安的時候,可以試著讓他們運動起來。運動可以讓大腦進入整合狀態。洪蘭老師的科學教養法中,也曾經提到過,通常杏仁核一旦活化,出現的都是負面的情緒。所以我們會看到男生心情不好去打籃球,女生心情不好去逛街,打掃衛生。運動會產生多巴胺,它可以抑制杏仁核的活化。杏仁核被壓制住了,上層大腦和下層大腦也就建立起聯結了。
蘇小子媽媽:和孩子共同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