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項著名的理論,稱為“習得的無助”。這是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透過實驗提出了一個心理學概念。意為人們在先前的經歷中,發現努力很久卻始終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於是便形成一種“自己的行為無法改變結果”,並因此對現實感到無望和無可奈何的消極心理狀態,即使之後置身於有機會改變結果的新環境中,也不再選擇嘗試。
在我的教學經驗中,也印證了這樣的理論。
曾經有一個孩子,每次只要看到考卷便胡亂下筆,接著就把考卷壓在墊板下,趴下睡覺或開始把玩抽屜裡的東西。有一次,我發下去的不是考卷而是遊戲單,上面有許多有趣的語文小遊戲,但那個孩子完全不加思考,行為依舊和以往一樣。
也曾有一個孩子,每次聽到要上語文課時總是意興闌珊,因為之前的語文課讓他有不好的經歷,包括死背課文、反覆抄寫、考試……哪怕我現在的語文課或作文課已經融入了許多有趣、有創意的活動,他也會先有一些猶豫後,才開始進入師生的互動。
再以我侄兒為例,他今年一歲多,平常最喜歡和我一同玩耍。有一次,我跟他玩磁鐵遊戲,一開始,他還興致高昂地試圖想抓住磁鐵,但幾次都抓不到後,慢慢他就放棄了,任憑我試著用更簡單的方法和他玩,他也壓根不想再碰了。最後,他寧願自己玩其他的玩具,也不再和我互動了。
這不正是上述的實驗結果嗎?
“習得的無助”,有時候就是一種惡性迴圈。一個人被動消極,獲得成就的可能性就愈低,同時會進一步強化“我做不到”的信念。因此,我常告訴家長,我們身為父母、師長,有時需要適時地“裝傻”,以提升孩子的“信心”。
例如,有時我會故意答錯題目,讓孩子們有機會幫我解答,讓他們藉此得到成就感。如果每個題目都是由老師來解題,孩子們因為沒有參與感,就會逐漸失去注意力,最後就會失去學習興致。這也就是為什麼提倡“自主行動、自學、自發”,為的就是讓孩子們取得學習的主導權。
有時候,我也會希望家長能多給予孩子“正增強”,作為孩子進步的動力。例如,當孩子這次完成了一項任務,就可以答應他某個條件,如此一來,他就會因為這個條件,驅使自己做得更好。這裡的條件未必是物質的,它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是無形的,例如,說孩子很棒、給予孩子擁抱、讓孩子多玩10分鐘、多到戶外玩一個小時等。
我也喜歡經常給孩子製造微小的成功經驗,讓他們可以感受到達成目標的小確幸;又或者營造出友善平和的學習氛圍、避免消極悲觀的心態,給予孩子們多元探索的潛能開發機會,這些都有助於他們增強信心,健康成長。
詩人里爾克說:“所謂的命運,是由我們的內心走出來的,而非等它朝我們走來。”如果孩子走不出內心的框架與先前失敗的陰影,因而產生“習得的無助”,身為師長的我們,應儘可能協助他們主動走出框架,朝向目標與喜愛的生活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