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錯銀耳杯(實物拍攝)
應邀去一位老同志家,鑑賞他收藏的一隻青銅器皿,讓我斷何物何年代。
據瞭解,此青銅器出自江蘇沛縣一古墓,開啟蓋子,裡面還有殘餘的乾燥泥土。整體呈橢圓形,高15.5cm,底為圈足,縱徑28cm,橫徑18cm。通身薄青銅,刻蔓枝花紋,花葉錯銀。做工精良,包漿自然,應是到年代之物,界內俗稱"開門”。
我國青銅器產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特別是夏商周時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但是到了戰國和秦漢,隨著傳統禮制的瓦解,鐵製品、陶瓷器的廣泛使用,青銅器開始衰落,除了銅鏡外,不再有什麼發展。
而青銅器錯金銀的工藝,卻在漢代流行起來,為衰落的青銅器抹上了最後一道豔麗的色彩。
李白醉酒圖(引自網路)
所謂錯金銀,“金銀”兩字好理解,就是指金、銀兩種材料。而“錯”字,則有兩種意思。《廣雅》中記載,“錯,磨也”,“錯”有打磨的意思,是用一種名為厝(錯)石的石頭來打磨金屬,讓金屬變得光滑。這種工藝技法就叫做“錯”。而《史記·趙世家》記載,“翦發文身,錯臂左衽”,文中的“錯”則是塗畫的意思。
所以在青銅器皿上錯金銀的工藝技法也有兩種:鑲嵌法和塗畫法。
鑲嵌法分四個步驟:一是在製作模板圖案前刻好凹槽;二是在鑄好的凹槽裡刻淺槽,防止鑲嵌的金銀脫落;三是往槽裡鑲嵌金銀絲或金銀片;四是用厝石打磨,使金銀組成的文字或圖案與器物表面自然平滑,嚴密無縫。
錯金工藝:金線嵌入刻好的槽中(引自網路)
塗畫法(又稱鎏金法)是把金銀加汞融化成液體,塗畫在青銅器表面形成圖案,再烘烤器物使汞蒸發,完成錯金銀工藝。
錯金銀青銅器因其輕巧華麗,富有尊貴品味,成為漢代達官貴人生活或陪葬所鍾愛的器皿。
青銅器上最為寶貴的還是其上面的銘文。朋友這款器皿通身圖文均用銀絲鑲嵌法做成,蓋頂有九個白色錯銀篆字,為:“客自只肸比作寶尊彝”,字跡清晰,古樸典雅。
其中,只:通“支”; 肸:音xi,散發,分散的意思; 比:通“頻”;尊:通“樽”、“罇”,指古代酒器; 彝:又作工字頭,亦為古代酒器。
整句譯為今意即:“為客人自由頻頻取用而作的寶尊彝(酒器)。”
現代分酒用的大杯
“漢典網”亦稱:尊、彝均為古代酒器,連用則為各類酒器的統稱。因祭祀、朝聘、宴享之禮多用之,亦以泛指禮器。《周禮·春官·司尊彝》:“司尊彝,掌六尊六彝之位。”《國語·周語中》:“出其尊彝,陳其俎豆。” 韋昭 注:“尊、彝皆受酒之器也。”尊,一本作“ 樽 ”。《宋史·樂志八》:“載登壇阼,載酌尊彝。”
器物的用途明確了,如何定名呢?馬未都先生認為,這種形制的器具應定名為“耳杯”。依“文物無名者,按後人定名;有名者,從其名”的原則,故定名為“漢代錯銀青銅耳杯”。
結合收藏細節可斷,這是一隻西漢皇親國戚或宦官鉅商宴請客人時用的酒器。可見當時迎賓禮儀之細:為防止下人擺放器皿有誤,或客人使用不當,故專門在器皿的醒目位置作了說明。
古代喝酒用的杯子(爵)
這種酒器,類似我們今天酒席上放著的大酒杯。“包乾制”,一人一大杯,放在每個人面前,然後倒入小杯,慢慢地喝,或“乾杯”。大家各自“掃門前雪”,喝酒不硬勸,顯得挺文明。
呵呵,看來這種喝酒“包乾制”的辦法遠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就已存在,中國人的酒文化可謂源遠流長了!
(此文初發表於本人新浪部落格2009-12-5,現作較大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