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史料來源於《安徽抗日英模譜》第150頁【皖東民運先鋒】——記抗日女英雄侯靜波一文整理編撰
在來安縣半塔寺烈士陵園的東北角,有一塊墓碑,上面鐫刻著一位抗日女烈士的名字一侯靜波。
侯靜波,原名侯世慶,1928年8月14日出生於合肥南鄉梁崗(今肥西縣程店雙棗樹村)一個富裕家庭。
叔父侯俊臣(被人稱為侯三爺),在當地算是個較有名氣的開明紳士;父親侯光培,雖然務農,但有祖輩留下的家業,把生活操持得較寬裕。侯靜波是他的獨生女。由於家境較好,侯靜波少年時有幸入家庭私接受文化教育。
30年代初的肥西地區,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在這裡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窮苦百姓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覺醒起來,抗捐、抗稅、抗暴鬥爭此起彼伏,如火如荼。侯靜波的叔父侯俊臣對黨的活動經常給予支援和幫助。
合肥南鄉黨組織的負責人顏文鬥、孫仲德等人,經常在侯家開會,研究工作。叔叔們新鮮的言談及堂叔侯光國所講的革命故事,在她那幼小的心靈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小靜波就是在這種充滿著革命鬥爭和進步思想的環境中漸漸長大,逐漸確立了一個與封建門第完全背離的人生觀,立志要為推翻這個不平等的社會而戰鬥。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中國,中華民族陷入災難的深淵。次年5月14日,隨著合肥的淪陷,日軍又把魔爪伸向西鄉。為了喚起民眾抗日,中共安徽省工委派馬實、宋德淵等一批黨員幹部來合肥西鄉開展工作。
隨之而來的還有安徽省抗日民眾動員委員會派來的抗日工作團,他們深入農村,演唱革命戲劇,教唱革命歌曲,侯靜波總是和鄉親們一起圍著傾聽。
1939年,年僅17歲的侯靜波,目睹日本侵略軍橫行霸道,祖國山河破碎,人民生靈塗炭,她毅然同姐妹們一道決心投奔到抗戰的洪流中去。在馬實的帶領下,從肥西中派馬郢出發,來到廬江縣柯家潭,找到了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團長周駿鳴當即接收她們入伍。
後來,侯靜波隨部隊從津浦路西來到以來安縣半塔為中心的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從此,這個年輕的抗日女戰士,就在皖東大地上,為抗日救國而展露出她的英姿。侯靜波來到路東抗日根據地後,上級把她分配到屯倉區區委所在地石古集做民運工作。
石古集地區,山巒起伏,崗嶺重疊,交通閉塞,人煙稀少。這裡雖然是遊擊根據地,但封建勢力很強,他們為保護自己的利益,深怕這帶的老百姓在共產黨號召下,起來造他們的反革他們的命。因此,對我黨的抗日救亡活動極力阻撓。此外,這一帶還是土匪、漢奸活動猖獗的地方。
侯靜波接受任務後,深知自己肩上擔子的份量。她想,這裡雖然不是血與火的戰場,但要在這反動勢力的包圍之中,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把群眾的抗日救亡運動發動起來,也充滿著生與死的鬥爭。她決心在艱苦的鬥爭中錘鍊自己,用全部精力甚至是生命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侯靜波滿腔熱情,不知疲倦地投入到艱苦的工作之中。白天,她爬坡越嶺,來到田間地頭,一邊幫助群眾幹活,一邊和群眾談心,做宣傳發動工作。晚上,走村串戶,召叢集眾開會,宣傳抗日救亡道理,發動群眾起來開展抗租減息鬥爭。
由於她平易近人,當地群眾都很喜歡她,願意和她接近。所以,民運工作隊來到不久,就在群眾中紮下了根。侯靜波有文化,口齒流利,善於做宣傳發動工作。
她常把一些抗日救亡的道理講得淺顯易懂,群眾容易接受;她還積極教群眾唱抗日愛國歌曲,用歌聲來喚起群眾的抗日熱情。
民運工作隊雖然人數不多,但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當地的農抗會、婦抗會、民兵等抗日群眾組織建立起來。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石古集周圍有百分之八十的群眾都加入了抗日組織,這塊原先偏僻的鄉村,燃起了抗日救亡、除奸反霸的熊熊烈火。
侯靜波和民運工作隊的同志們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漢奸、地主、頑匪等反動勢力的恐慌,尤其是窮苦百姓組織起來、武裝起來、抗租減息、懲辦漢奸的鬥爭更使這些反動分子不能容忍。
他們企圖撲滅這熊熊燃燒起來的抗日烈火,要下毒手除掉侯靜波及其民運工作隊。但由於侯靜波他們紮根於群眾之中,有群眾的擁護和支援,敵人一時難以下手,只能暗中尋找機會殘害她。
1940年,經過一年多鬥爭風雨鍛鍊的侯靜波變得更加成熟了。當敵人揚言要除掉她和民運工作隊時,她鼓勵隊友們說:“敵人要除掉我們,說明他們害怕群眾組織起來,也正說明我們的工作是正義的。
國難當頭,前方將士浴血奮戰,我們在後方,還有什麼可害怕的呢!”她和戰友面對敵人的囂張氣焰,毫無畏懼,仍然走村串戶,更積極地開展民運工作。
敵人明得下不了手就來暗的。1940年農曆10月13日晚上,侯靜波和民運工作隊員謝布穀帶領民兵中隊長黃德太及十多個民兵,從看莊樓來到穆郢一帶開展工作,當夜就在童崗莊郝錫祥家住下。
半夜時分,土匪頭子張道榮、還鄉隊副隊長李長春、大地主蒲金龍等帶領一幫反動武裝,與叛變的民兵中隊長黃德太裡應外合,將童崗莊團團圍住。
當敵人翻牆進入郝家後院時,睡在後屋的侯靜波被驚醒,她操起槍正準備突圍,卻被衝進來的敵人逮住。睡在前屋的民兵也來不及突圍,唯有機智的謝布穀見勢不好,用全身力氣撞倒衝在前面的敵人,奪門闖入夜幕之中。
敵人把侯靜波拉到郝家門口時,她乘敵不備逃脫,但未跑多遠,敵人的亂槍打傷了她的右腿,她忍著劇痛奔跑,在一個竹園裡躲藏起來,終因腿傷過重,落入敵手。
當夜,敵人把侯靜波押到龍頭港的一個小村莊,關在間牛屋裡,由於流血過多,使她感到陣陣暈厥,她正準備躺到稻草上休息一會,匪首張道榮溜到牛屋假惺地對她說:靜波,你還年輕,只要你答應跟我,不跟共產黨後面起鬨,我可不殺你,給你治傷,給你享福……”
未等他說完,侯靜波便憤怒地唾罵道:“你這土狗子,不去打日本,卻來殘害自己的同胞,共產黨饒不了你們!”張匪討了個沒趣,又企圖動手來侮辱她,被她狠狠地咬了一口,只好狼狽地離開了牛屋。
張匪走後,侯靜波心想,落在這幫匪徒手中,是難得活著出去的。但是,要留下點東西,讓人們知道自己是死在這幫漢奸、土匪手中的,以此來揭露他們破壞抗日、投降賣國的罪行。
於是她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用手指醮著從傷口流出的血,在本子上寫了“革命到底”、“共產黨萬歲!”等誓言,然後,把本子塞到屋簷下。
第二天早晨,匪徒們把侯靜波轉移到梨園港。我新四軍出動武裝,四處尋找侯靜波同志,敵人見勢不妙,不敢進村入戶,押著侯靜波躲到梨園港的樹林中。
張匪賊心不死,又叫叛徒黃德太勸降,遭到痛罵,敵人見軟的不行,就以槍斃來威脅,但侯靜波坦然一笑,毫不畏懼。匪首張道榮見從她身上已得不到什麼,遂露出了猙獰面目,槍殺了年僅19歲的侯靜波。
她這位赤膽忠心的抗日女戰士,雖然不是死在血與火的戰場上,而是倒在這幫漢奸、土匪的槍口下,但她是為抗日而死的。
侯靜波犧牲的訊息傳開後,當地群眾和民運工作隊員們無限悲痛。民兵倪如扣、倪如勝兄弟倆冒著生命危險跑到梨園港,在草叢中找到了她的遺體,用石頭壘成了一個直徑6米的高大陵墓,來紀念這位抗日女英雄。石古集一帶的群眾也自發地來到墓前憑弔這位他們所敬仰的女戰士。
為了緬懷侯靜波烈士,1954年合作化運動中,在當地群眾要求下,童崗農業合作社被命名為“靜波農業社”。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又沿用“靜波大隊”、“靜波小學的命名,一直到今天的“靜波村”。
來安縣工會主席李先久同志回憶說:“靜波同志的宣傳老少都肯聽特別是青年人。她教我的第一首歌是:二月裡來菜花黃,家家戶戶種田忙…如今每當哼起這首歌時,就不由得想起靜波烈士生前那股革命熱情……”
1962年7月,經來安縣人民政府批准,將侯靜波烈士的遺體移往半塔寺烈士陵園安葬,以供後人瞻仰。向英勇不屈的侯靜波烈士致敬!
免責宣告:本圖文如發生侵權事宜,一經提示,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