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8年的下旬至1949年初期,我軍與老蔣部隊進行了歷時66天的淮海戰役。我軍以60萬兵力奇蹟般打的敵軍80萬潰敗,但這期間還是有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發生的。就在淮海戰役正進行得火熱的12月17日,我方几位優秀將領聚集在一起討論一個很可能發生的問題。便是萬一敵軍派白崇禧的20萬部隊投入戰場,那麼就是100萬部隊對60萬部隊了,但這時粟裕卻發言說道:他來了也改變不了什麼,來多少殲滅多少。
那麼問題來了,粟裕為何會這麼自信地說出這樣的話?還有若是當初白崇禧參加了,那麼會對戰局產生影響嗎?新進來的小夥伴麻煩點個關注加點贊,您的支援是我們創作的最大動力。好了我們繼續說。
杜聿明不參戰的原因
敵軍缺乏凝聚力
其實根據粟裕這樣說是基於當時戰場的實際情況考慮的,表面上若是白崇禧派遣20萬人加入淮海戰役,會對我軍形成壓倒性的兵力優勢。
但其實白崇禧參戰是有很多不利因素的,因為戰場上的兵力並不是這麼算的,因為其實真正用於作戰的兵力並不會是這麼多人。首先儘管老蔣在淮海戰役中投入80萬人,但敵人的組織系統是有非常大的問題的。這一點也是抗日戰爭中多次被日軍以少勝多的重要原因,即便淮海戰役中情況好了許多,但凝聚力依然是一個大問題。當時他們將重要力量部署在隴海和津浦鐵路線上,兵力非常分散。
落後的機動性
杜聿明很快看到這個問題,便建議老蔣將兵力收縮到淮河南岸。但老蔣由於擔心這樣做會嚴重影響軍心,其次是考慮到我軍拿下徐州之後,那麼調集部隊會變得非常順利。於是堅持以徐州,徐蚌會戰的地點為主要支點。
將兵力調整為兩點一線,將主力部隊放到徐蚌一線位置。只能說這個構想是非常好,因為駐守在這裡的敵軍北面是邱清泉的部隊,南面是孫元良的部隊,還有黃百韜的部隊,如果真的配合得當,那麼必然會給我軍造成很大的麻煩。
但剛才說過敵軍的組織能力和機動性太差,因此無法形成有力的配合。
在這方面來講,杜聿明並沒有這樣清楚的認識。其次倘若白崇禧真的出任淮海戰役的指揮官話,那麼僅僅是讓武漢和徐州兩大敵軍主力表面上統一。而且粟裕起初的作戰計劃,正是因為想到白崇禧與另外一位叫劉峙的矛盾,令他不會盡全力。但這個問題能短期內擱置,此外白崇禧的指揮能力和預判能力上面其實比杜聿明要強很多。相比之下劉峙就要差很多,首先他沒有大規模作戰的經驗,經常面對危難的時候就亂了分寸。
杜聿明雖然對戰局有著自己的看法,但是還是不夠果斷。可以說若是讓白崇禧指揮淮海戰役的話,那麼的確會讓我軍的處境變得艱難。
但並不會影響戰局的走向,其實白崇禧當年並不看好這次作戰有希望,而且他的心腹也提出來反對作戰的原因。首先便是老蔣一直將桂系視為眼中釘,並不會重用。其次便是整個敵軍上下沒有一個正確的預判,更重要的便是老蔣到時候很可能還會瞎指揮,導致戰局會顯得更加惡化。因此當時白崇禧僅僅就調遣了黃維兵團,儘可能去吸引我軍中野和華野的兵力。
白崇禧對中野的恐懼·
粟裕的殺招
其實歸根到底,白崇禧對我軍的中野其實產生了很大的恐懼。擔心自己要是離開武漢以後,很可能被劉帥來一個包抄。
而這些原因,其實當時粟裕也有一個大體上的猜測。並且他很清楚相比與白崇禧的桂系,其實杜聿明集團的威脅更大。因此便想到三套殺招,首先若是要迅速撤出淮海戰役的戰場,那麼便要從徐州出發,轉到連雲港方向,隨後來到江南。但粟裕很快否決了這個預測,因為若是杜聿明要在短時間內將30萬人的部隊運到船上,這很明顯是不可能的。並且這樣做風險是非常大的,極有可能遭到我軍的圍殲。
於是粟裕想到杜聿明不會走這條路以後,便將部隊派往西南方向。其次便是杜聿明的逃跑路線很可能是沿著徐州東南前進,並選擇距離南京最短的路。但這條路是有問題的,因為這裡有很多泥地,不利於機械化部隊的展開。他不可能這麼傻,因為這樣只會加快被殲滅的結果。
那麼杜聿明的處境也只會有一條路可以走了,從徐州西南出發,先繞一圈到達淮河南岸。這樣便可以達到解圍黃維的設想,這條路有利於杜聿明的部隊發揮出機動性。但缺點便是這是中野的防區,很容易被中野和華野兩路野戰軍圍殲。
這樣一來杜聿明便很難逃跑,但其實這一點杜聿明本人也料到了。因此在逃跑之前,便命令部隊從永城防線前進,這樣能避免華野的阻擊部隊。本來剛開始計劃還進行得比較順利,但這時老蔣卻又來搗亂。派出專機命令杜聿明去解救黃維,結果只能是鑽進中野和華野的包圍圈。其實粟裕對自己的冒險行為也擔心,直到杜聿明真的按照自己想的那樣進入包圍圈,才算是如釋重負。這個時候白崇禧的20萬人就算來了也沒有意義了,來了也是最終被殲滅的下場。
三次被中野打
剛才提到白崇禧對中野是有恐懼心理的,但淮海戰役之前中野的情況還是很不好的。因為挺進大別山以後,減員是非常嚴重的。但白崇禧並不擔心武器裝備,而是畏懼劉帥靈活多變的打法。他還針對劉帥的特點進行了總結,稱中野表面上是主動退讓,但是打起來很強。總是能夠憑藉高度的機動性,令白崇禧暈頭轉向。而且之前,白崇禧其實被劉帥教訓了有三次。
第一次是1947年圍殲李鐵軍的行動,這個在往期影片提及過陳賡將軍出其不意的牽牛計,令白崇禧直到被俘改造時才知道當年的情況。
其實這後面也有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讓劉帥抓住戰機調遣陳賡,對整三師一個重要打擊。其次便是同一時期的柳林突圍戰,當時中野的十縱部隊從信陽以西活動。白崇禧好不容易預料到中野的進攻方向,打算利用一個師對十縱形成合圍。這次作戰白崇禧的隊伍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裝備,對於十縱是碾壓性的優勢。
更重要的是便是十縱此時已經是一支孤軍了,但結果是經過兩天的戰鬥以後,十縱居然突圍成功了。第三次便是1948年6月的襄樊戰役,這次是中野進攻駐守在這裡的敵軍,但中野的構成是非常亂的。
但即便這樣作戰依然能夠達到配合高度默契,這點令白崇禧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白崇禧想到這一點,加上之前所經歷的老蔣微操,還有前線局勢並不明朗,所以種種條件下並沒有參戰。關於老蔣部隊最終覆滅在淮海戰役,其實也離不開這些因素。首先黃百韜兵團被我軍華野圍困在雙堆集那裡,這導致敵人東面的防禦處於被動。其次便是孫元良放棄蒙城,讓中野佔領宿縣,這樣一來徹底切斷徐州和其他方面的聯絡。
這一點反而是粟裕和劉帥比起這些敵軍將領,更加了解老蔣的意圖。其實說到底老蔣部隊內部完全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統一,加上長期打敗仗,這便造成士氣一度低落。加上白崇禧也是一個能夠看清現實的人,明白即便是自己參戰也影響不了戰局。因此正是因為這些不同角度的情況,才會讓粟裕有底氣說出即便是白崇禧來了也是自尋死路。縱觀淮海戰役上,老蔣部隊即便是有優勢兵力,但是缺乏有力的指揮。
再多的人也是送,其實抗日戰爭的時候也是一樣。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都是因為老蔣部隊內部魚龍混雜不統一,導致一場明明能盡力拖垮日軍的作戰,變成了大潰敗。從而造成多少悲劇的發生,解放戰爭的時候他們又是這樣。這樣內部失去軍心,外部失去民心的情況,敗給我軍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