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採用的閃電戰給人一種裝甲技術獨步天下,但是德國不僅是坦克強國同樣也是反坦克強國,從早期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到Pak38-50毫米反坦克炮,或者是德國反坦克中堅Pak40-75毫米反坦克炮,Pak43-88毫米反坦克炮和Pak44-128毫米反坦克炮,這些反坦克炮多多少少都被德國搬上坦克成為坦克殲擊車,作為步兵德國早期反坦克主要是1型反坦克手雷(最遠30米),後期根據美國巴祖卡火箭筒改造來的“坦克殺手”和德國自研的超口徑反坦克神器“鐵拳”構成了德國一線士兵對抗坦克的武器,但是也有一個小傢伙雖不起眼也算得上是多面手,這就是德國德國WKp瓦爾特戰鬥手槍,世界上唯一一把可以反坦克的手槍。
一戰後德國瓦爾特公司在1928年生產了一款訊號槍,該槍早期採用切削工藝使用鋼材重1.3公斤,為了減重改用鋁材減重到0.78公斤,但是德國開始整軍備戰更輕的鋁材被用於製造飛機,瓦爾特公司利用衝壓工藝降低重量,但是後期材料問題加重到0.8公斤,該訊號槍1928-1945年間共生產41萬支左右,其中陸軍裝備27萬支左右。
1941年,德軍認為該槍可以改造用以發射榴彈,原本的滑膛內塞入帶有5根膛線的內管用以發射榴彈,被改名為戰鬥步槍,為了和訊號槍區分側面有一個字母“Z”。
德國早期手雷主要是木柄M24,將M24手榴彈(被稱為土豆搗碎器)的戰鬥部取下裝上一截導管就可以直接塞入戰鬥手槍裡發射,定型為wk358lp型,但是使用中發現M24手雷的戰鬥部過重導致發射距離不遠,隨即改為德軍卵形手雷,定型為wk361lp型,因為射擊距離增加但是精度不佳,後期導管由木質改為塑膠增加距離,由85米增加到100米。
wk361lp,採用卵形手雷
1941年德軍遭遇T34危機,緊急上馬的不僅僅是反坦克炮,士兵手中也缺乏一種反坦克武器,瓦爾特Wkp戰鬥手槍也被委以重任,開始了自己反坦克槍的生涯。
德軍為Wkp戰鬥手槍設計了反坦克彈頭,也就是wk326lp型,該彈頭採用超口徑,全重115克,炸藥12克,飛行距離400米,精度全憑運氣。
德軍裝備wk326lp型後其12克的炸藥根本無法撼動T34坦克裝甲,為此德國進行了改造首先是採用了空心裝藥(類似鐵拳),將炸藥提高改為22克黑索金,重量也增加到180克,射程降低到300米,穿深達到50毫米可以有效威脅T34坦克側面裝甲,但是精度依然全憑運氣。
德軍在後期採用pwk42lp型反裝甲拋射彈(感覺是英國的“繃弓子”反坦克武器給了德國靈感),在WKp瓦爾特戰鬥手槍的基礎上槍管增加了18毫米,後面增加了一個用來穩定的可摺疊槍托,拋射器的反坦克彈有一個60克的空心裝藥彈頭,射程75米,可以擊穿80毫米厚的裝甲,1943年報告該武器在東線擊毀了一輛T34坦克。
順便一提,德國海軍也有該槍的近親,雙管訊號槍。
德國WKp瓦爾特戰鬥手槍在東線唯一的戰績是擊毀了一輛T34坦克,由於該槍的精度實在不能苟同,在隨後被德國“坦克殺手”和鐵拳取代;但是該槍的超口徑設計使其成為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