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絲翻出我在2014年時寫的一篇文章《揹負“四座大山”,你的家庭不需要規劃未來?》,問我:
國家這幾年頻頻出臺各種針對“四座大山”的調整政策:
比如購房問題上提出“房住不炒”、限購政策不斷加碼;
養老問題上不斷強調要打造養老保險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三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今年2月明確要退出個人養老金制度;
醫療問題上推動醫保政策不斷進行惠民方向的調整;
今年更是在教育問題上大動干戈,嚴格執行“雙減”政策……種種形勢下,“四座大山”還存在嗎?
2014年,我提出這“四座大山”時,就說過這是有鮮明時代特徵的。
從上世紀90年代起,伴隨著國家的教育改革、養老改革、住房貨幣化改革、醫療改革,這才產生了“四座大山”的調侃。
但近10年來,關於“四座大山”的政策也在不斷調整、變化。
醫療
醫療這座“大山”的壓力可能是幾座“大山”裡最難以估算的。因為人這一輩子會不會生怪病,會不會生重病,會不會生又怪又重的病……這些都是無法預測的,每一種情形對應的壓力肯定不一樣。不過可以直觀感受到,這些年我們的醫療保障政策真的變化很大,特別是在基本醫療保障上,已經能覆蓋到大部分情況的需求。
以廣州為例,
一個在職員工每年由城鄉居民醫保年度統籌基金支付的金額最高可以去到281760元,同時還可以享受大病保險待遇。就是說,如果得了大病,基本醫療費用中屬於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可以由大病保險資金支付,最高支付限額可以去到40萬元;
如果你是連續參保2年及以上的參保人,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再多5萬元。
醫保對大病的保障,差不多可以覆蓋到70萬元左右的支出,這真是很大的實惠。
還有各地爭相推出的“惠民保”“穗歲康”之類的業務,價格便宜,不設投保年齡、身體狀況限制(當然可能有起付線比較高等條件的限制)……這些都是由國家扛起了醫療保底壓力的舉措。
從去年開始,我的文章裡就不斷提到,醫療靠政府,普通人一定要利用好。
總體上,現在的醫保政策,還是解決了相當多人的醫療保障問題的。
當然,如果預算充足,醫保+商業保險還是最優選擇。條件允許,做提升式補充,條件差點,做插縫式補充,這些都不會耗費太多成本造成很大壓力。
如果現在還用誇大醫療壓力、販賣醫療焦慮的方式,做商業保險的營銷賣點,其實是有點out了。
目前國家醫保系統中唯一不能提供幫助的部分,就是如果家庭經濟支柱遭遇疾病,家庭收入會失去保障。所以只能提前買重疾險,補上漏洞。
“醫療大山”的壓力,近年來已經肉眼可見地降低了許多。
教育
教育對我們這一代父母來說,可能是心中最難解的結了。特別是最近以來的強力落實“雙減”政策,對於已經習慣被錢包驅動的家長來說,估計會需要相當長一段適應期。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教育體制改革,首先是從高等教育開始的,上大學要收費了,學費還越來越貴。
隨後進行的一系列教育產業化的嘗試,開始把收費目標向低齡段轉移,初等教育也開始漲價。不僅出現了義務教育階段要交很貴學費的民辦名校,還出現了為進入好學校配套而生的教輔產業。
如今落實“雙減”,首先砍掉的就是這些教輔產業,然後開始整頓名校辦民校……
大家可以看出來,減壓只針對義務教育階段,而不是高等教育階段。高等教育階段需要投入的資源只會多不會少,需要我們把更多資源留到高等教育階段。這和我們給很多家庭進行教育金規劃的理念是一致的。
家長經過了之前學科教育“打雞血”式的投入後,在減負的階段可能會出現“你不讓我補點什麼我就不舒服”的感覺,接下來可能會出現孩子轉投素質教育懷抱的熱潮。
據說上個週末,各種素質教育的興趣班都爆了。
我一朋友的孩子在上籃球班,之前每次課都只有八九個小朋友,上週末一下來了20多個小朋友上課,一問,都是從什麼英語班數學班退費後轉過來的。
許多機構也看到了商機,聽說現在不少都在醞釀漲價。
所以短期內,“雙減”可能的確減了學科教育的負,但其實孩子和家長的負擔並沒有減輕——孩子可能被送去學更多素質教育的課程,家長又得為這個支出買單,甚至有些機構趁機抬價。
從長遠來看,國家不會讓這種素質教育補習任性氾濫的事情發生,前車之鑑在那兒呢。如果素質教育也被資本侵蝕了,國家肯定會出手糾偏。
我建議家長,不要沿用以前投入學科教育的那種雞血態度,素質教育有針對性地適當投入就夠了,用好平價資源免費資源,畢竟在素質教育領域,天賦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有粉絲是從事素質教育行業的,也不要想著市場機會來了,抓緊引入資本進行大規模擴張。還是那句話,穩紮穩打,按市場真實需求來,不要被資本泡沫衝昏頭。
在這一波政策調整下,家長揹負的“教育大山”不見得會變小。
不過我們要清楚一件事:
國家現在引導的是把教育目標拉遠,不要每一步都盯著腳底下走得那麼緊張侷促,而是讓大家抬起頭看看遠處,尋找長遠的目標,用眼前的時間去觀察規劃孩子未來的方向,而不是急匆匆趕路卻不知道要走向哪裡。
只要目標清晰,再遠的路都會有奔頭,所以要留有餘地留著後勁。
住房
上世紀90年代的貨幣分房或者說住房貨幣化改革,可以說是中國改革程序中的神秘動力源。中國經濟的發展中,不知道有多少行業是因為房地產業的蓬勃帶動起來的,許多普通人改變命運的創業第一桶金可能也多多少少跟房地產業有關,但是我們今天要問問自己,所謂住房這座“大山”,到底是一種客觀需求上的壓力,還是純粹主觀上“我覺得我要有”的壓力呢?
我們中國人,骨子裡對房產這種東西有種執念,比如農村必須要給孩子造房子才能娶媳婦兒。到了改革開放這些年,因為經濟發展的需要,把房地產放到了一個動力源的位置上,更是對社會氛圍推波助瀾,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房地產教”的信仰,無論說什麼經濟問題,最後都可以用買房來解決;沒有什麼事不是用一套房可以解決的,如果不能,那就來兩套房。
最可怕的是這個“房地產教”信徒眾多,他們對房子的態度既傳統又現代,既有理性又充滿了情感,非常難說服。
不過國家已經從全民的利益出發意識到,房地產單一行業佔整個國民經濟的份額太大,最終會導致整個經濟的泡沫化,因為所有成長的部分全部變成了固化的磚頭,不易流動,最後整個社會會趨於衰竭。這才有了各種對樓市的限購限價政策。
未來房地產到底在多大程度上,還在影響著我們每個家庭的幸福感呢?
對於一個四口之家的核心家庭來說,擁有一套房子剛剛好,非要購買兩套以上,除了特別有錢,只要投入買房的錢會影響家庭其他主要財務指標,就是沒有必要的,勢必會影響幸福感體驗。
但是現在感覺城市裡面無論階層,只要在城市立足,兩套房子是夢想的起步階段。
實際上,對於中國大多數人來說,房子在居住層面的需求早就得到滿足了,更多的壓力其實來自於“要擁有更多”的主觀需求。
放棄擁有多套房產的執念,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強烈的被壓迫感。
最近接觸到一些城市中產家庭,雖然學歷很高,但對於房子的看法卻是既傳統又現代。
傳統在於,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套房;“現代”在於,覺得不買房怎麼能戰勝通脹呢?他們把資產的概念被縮減成“房產”,卻對目前房地產的血雨腥風充耳不聞。
他們的家庭財務始終捉襟見肘,就不足為奇了。
房住不炒,反正教育和房子在慢慢脫鉤,放棄必須買房,必須兩套房的“主觀”執念,購房這座大山的壓力,自然驟減。
養老
養老是“四座大山”裡最難撬動的一座大山。養老問題說到底其實是個代際矛盾問題。
我們這一代努力工作,交足額的社保養老基金,支撐了現在退休的老人年年都退休金漲價;等我們退休時,是靠現在這一代孩子交養老基金才能撐起我們的退休金大池的。
如果出生的孩子變少,就難以支撐這個社保養老體系。鼓勵生育,出臺放開三孩政策,也直接佐證了這一點。
養老是一個長期負擔問題 ,持續的週期特別長,而且人口結構問題也不是能一調整就立竿見影的——政策雖然鼓勵生孩子,但不一定大家都能聽進去,光靠鼓勵生育並不確定就能解決養老體系的矛盾。
近幾年,國家對已經退休的人在社保養老金方面的待遇每年都在提升,但是同時也不斷地透過官方、非官方的渠道,一直在警示未來的社保養老金有可能遭遇的困境:靠目前人類所發明的各種國家的現有養老制度,難以維持如此龐大的人群的養老支出。
今年開始,國家在不同的場合,不斷強調要打造養老保險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三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提出建立個人養老金制度,就等於已經明確地說,養老還是要靠大家自己了。
我們這一代人很可能會是我們國家歷史上面臨養老問題最突出的一代人,而養老也是我們這代人面臨的“四座大山”中唯一必須當下馬上就應該開始投入予以解決的最重大的事項。
我有時會調侃,我們這一代,簡直就是最有覺悟的一代: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孝順父母,還要“難為”自己——子女無須為我養老,我自己解決。
你覺得以下3點,哪一點更靠譜呢:
第一,指望適齡人群願意生三胎,提高生育率,未來勞動力人口不減少;
第二,指望年輕人不要躺平,馬上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像我們一樣;
第三,自己補充存養老金,自己面對長壽風險,解決個人養老問題。
還是靠自己最靠譜吧?!
短短七八年,人生“四座大山”雖然還在,但已經漸漸消解。不過,這四件事依舊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重新排序,我們需要重新安排自己的資源:
醫療靠國家
教育需智慧
房住不宜炒
養老最難啃
本文編輯: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