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可見清代知縣的待遇非同一般,有史料記載,清朝的鼎盛時期,一個縣官按規定年俸是45兩銀子,外加20擔俸米。這45兩銀子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年薪,即工資條上寫的收入。如將俸米一併折成銀子,年俸祿也只有白銀60兩左右。明清時代,朝廷官員們的官服是用俸祿支出的。知縣的一身官服就得五六十兩銀子,一年的收入基本花在服裝上了,顯然缺口極大。清財政卻有一大舉措,就是給官員發放“養廉銀”。七品縣令的養廉銀大概能有個400到2000兩。是正式工資的7倍到30倍!如果這樣算起來,一個知縣一年的工資加補貼滿打滿算也不過2060兩“雪花銀”,三年也就是6180兩,離“十萬雪花銀”相差甚遠。如果要撈到10萬兩,就只有靠灰色收入了!
到了晚清,清知縣的待遇就越來越差了。
首先,要得到知縣一紙任命,需要取得進士資格,然後再由吏部分配到各省、州,至於省際之間的好與壞,就要看被任命者給朝廷捐獻多少銀兩,也就是說,朝廷賣官已經公開化。派遣到省之後,不一定馬上有知縣的空缺安排,這就需要到省直機關候缺,也就是相當於“候補”知縣,候補的時間根據知縣的空缺和待命者之間的比例,如果候補縣長遠遠大於空缺,就需要候補人再花錢買一個優先補缺的權利,當時的行話叫“遇先缺”。沒有得到遇先缺的,只能成“遇缺後”,即使青絲熬到白頭也不一定有機會。
【餘姚清代知縣】
趙守紀(順治三年1646任)
餘國柱(順治四年1647任)
胥庭清(順治六年1649任)
陳廷楹(順治十一年1654任)
趙守紀(順治十一年1654再任)
何 縉(順治十八年1661任)
朱 岱(康熙三年1664任)
潘雲桂(康熙五年1666任)
張仲信(康熙十三年1674任)
李成龍(康熙十九年1680任)
李樹陛(康熙二十五年1686任)
康如連(康熙二十七年1688任)
韋鍾藻(康熙四十年1701任)
楊昌言(康熙四十一年1702任)
劉 俊(康熙四十三年1704任)
高錫爵(康熙五十四年1715任)
允 端(康熙五十八年1719任)
葉煊文(雍正二年1724任)
王 □(雍正七年1729任)
彭紹堂(雍正九年1731任)
張永熹(雍正十年1732任)
楊 沛(雍正十一年1733任)
梁 澤(雍正末1735任)
趙 預(乾隆二年1737任)
李 瑛(乾隆六年1741任)
蔣允焄(乾隆八年1743任)
施念曾(乾隆九年1744任)
陳惟和(乾隆十一年1746任)
王 令(乾隆十三年1748任)
左維憲(乾隆十四年1749任)
曾 瑄(乾隆十四1749年)
張 松(乾隆十五年1750任)
李化楠(乾隆十七年1752任)
馬文炳(乾隆二十一年1756任)
劉長城(乾隆二十三年1758任)
施奕學(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
王 欒(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
舒希忠(乾隆二十六年1761任)
唐文遠(乾隆三十年1765任)
王者賢(乾隆三十年1765任)
多澤厚(乾隆三十一年1766任)
陳九霄(乾隆三十二年1767任)
顧元揆(乾隆三十四年1769任)
程明愫(乾隆三十八年1770任)
唐若瀛(乾隆四十一年1772任)
李汝麟(乾隆四十三年1774任)
盧甲午(乾隆五十年1781任)
陳 昶(乾隆五十三年1784任)
劉 照(乾隆五十六年1787任)
王奭武(乾隆五十七年1788任)
戴廷沐(乾隆六十年1791任)
蔣重耀(乾隆年間署)
張 修(嘉慶三年1798任)
定 育(嘉慶五年1800任)
張吉安(嘉慶八年1803任)
陳□□(嘉慶九年1804任)
劉 照(嘉慶十一年1806再任)
張青選(嘉慶十三年1808任)
熊如洵(嘉慶十五年1810任)
鹿嗣宗(嘉慶十七年1812任)
吳□□(嘉慶二十年1815任)
盧□□(嘉慶二十一年1816任)
塗日耀(嘉慶二十二年1817任)
石同福(嘉慶二十四年1819任)
楊□□(道光二年1822署)
石同福(道光三年1823復任)
袁 □(道光五年1825任)
崔之煒(道光八年1828任)
疏 筤(道光十三年1833任)
張維孝(道光十四年1834任)
宛 震(道光十六年1836任)
洪錫光(道光十七年1837任)
崔 明(道光二十年1840任)
汪仲洋(道光二十一年1841任)
彭松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任)
林朝聘(道光二十二年1842任)
羅超曾(道光二十三年1843任)
李道融(道光二十六年1847任)
何煦綸(道光二十七年1848任)
李 槃(道光三十年1851任)
吳榮楷(咸豐二年1852任)
宋賓王(咸豐四年1854任)
崔家蔭(咸豐五年1855任)
賈樹勳(咸豐八年1858任)
湯金策(咸豐九年1859任)
陶雲升(咸豐十年1860任)
陳 益(同治六年1867任)
陳彥增(同治九年1870代理)
陶雲升(同治十年1871再任)
蔣鳳祥(光緒元年1875代理)
陶雲升(光緒元年1875復任)
姚徽典(光緒二年1876兼理)
黃文登(光緒二年1876署)
高 桐(光緒三年1877任)
雙 斌(光緒四年1878署)
高 桐(光緒四年1878再任)
沈藻烈(光緒五年1879署)
高 桐(光緒六年1880復任)
鄧暹燮(光緒八年1882代理)
高 桐(光緒八年1882又任)
何兆愷(光緒十四年1888署)
忠 滿(光緒十六年1890署)
周炳麟(光緒十七年1891任)
忠 滿(光緒十九年1893代理)
周炳麟(光緒十九年1893再任)
惲遐齡(光緒二十一年1895署)
周炳麟(光緒二十二年1896復任)
張縉雲(光緒二十三年1897署)
湯佶昭(光緒二十四年1898任)
但懋其(光緒二十五年1899任)
趙長保(光緒二十八年1902任)
李思敬(光緒二十九年1903任)
胡為和(光緒三十年1904任)
程文龍(光緒三十一年1905任)
汪文炳(光緒三十二年1906任)
湯贊清(宣統元年1909任)
丁德威(宣統二年1910任)
傅燮和(宣統三年1911任)
鍾文肅(任期不詳)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