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既看淡了名利得失,又看透了是非恩怨。曾經的繁華,忽然間就成了朽木腐草,令人慨嘆;過往的榮譽,轉眼間就變為塵灰浮雲,讓人唏噓。
經歷了無數次生離死別,嚐遍了人世間的各種滋味,雖然很難做到大徹大悟,卻再也不會爭強好勝,反而更願意以退為進、三思而行。
中唐有一位詩人前半生孜孜以求、鍥而不捨,晚年卻虛懷若谷、大智若愚。下面介紹白居易的一首《偶吟》,富含理趣,充滿了人生無常的感慨。
偶吟
中唐:白居易
人生變改故無窮,昔是朝官今野翁。
久寄形於朱紫內,漸抽身入蕙荷中。
無情水任方圓器,不繫舟隨去住風。
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
白居易從小聰慧,又非常勤奮刻苦,他年少時就胸懷大志,又努力遵循儒家思想,希望成為頂天立地的國之棟樑。在他貶官江州前,仕途還算比較順利,兼濟思想占主導地位。
被貶之後,詩人的思想卻急劇地轉向獨善,樂天知命、退守自持,又與老莊的 知足止辱、以及佛家的色空觀點結合起來,形成了他晚年的人生觀。
詩人在退休前曾在洛陽擔任閒職,每日閒暇時光比較多,思考的問題也逐漸深刻。詩人回首過往,發現自己一輩子走南闖北,卻依然難以徹底洞察命運。
“人生變改故無窮,昔是朝官今野翁”,首聯抒寫了世事變幻、人生無常的無奈,更感慨自己由積極上進的朝官,變為閒適安逸的野翁。正如莊子所言,萬物各有其本性。人們只能適應自然界的變化和發展,而不可盲目地改變其屬性,如此只會適得其反。
接下來化用典故,繼續表達自己的感悟,“久寄形於朱紫內,漸抽身入蕙荷中。”詩人在宦海沉浮多年,深知仕途險惡,於是奉勸後人不要長久地混跡其中,而要潔身自好,並逐漸地抽身,如蕙蘭一般芬芳四溢,似芙蓉那樣出淤泥而不染。
朱紫,出自《論語》中的“惡紫之奪朱也”,後以其比喻正邪和善惡。而古代朝官的服飾多為紅色和紫色,所以這裡以其代指宦途。作者用“久、漸”二字,闡述了固有狀態很難改變,只有看清現實,下定決心,才能做到不隨波逐流。
頸聯富含理趣,也反映了詩人思想的深邃,“無情水任方圓器,不繫舟隨去住風。”白居易覺得其一生彷彿一葉不繫之舟,任憑狂風操縱,沉浮不定、四海為家。“任、隨”二字,生動地傳達出詩人毫無自由、被人支配的無奈,令人頗感悲悽。
最後兩句表達出對恬淡悠閒生活的渴望,“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作者化用西晉張翰的典故,希望歸隱林泉、靜賞煙霞,等到春暖花開、奼紫嫣紅之時,更要遊訪江東美景,與故人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白居易的這首七律精於煉字,無論是“寄形、抽身”,還是“無情水、不繫舟”等詞語,都非常形象地抒寫出詩人的感想。同時頸聯又頗有理趣,水無常形,卻可以隨著容器而改變自己;人如孤舟,隨風盪漾,卻不由自主。
樂天並非生而悲觀,只是因為其一生經歷了無數悽風苦雨,才逐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雖然稍微有點消極,但也是肺腑之言,讀者不可盲目效仿,但也可以借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