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如何選鞋?
關注/置頂/星標 這裡有關於球鞋的一切
編輯:文胖
校對:文胖
攝影:冕哥
剪輯:小鹿
千人千腳,每雙鞋都有適合的人。
我們是一個致力於為大家找出適合球鞋,內容儘可能客觀地測評欄目。所以相信我你很難在我們這聽到完美的鞋,測評不是一家言,每個人身體素質打法都不一樣。求同存異才是最好的結果。另外其實也多次說過我們的情況,如果大家真的感興趣我們可以單獨拿一期節目出來聊聊我從工作到球鞋自媒體的一些事。
除此之外想徵求下大家意見的點:上期做了吹楊一以後發現很多人吐槽所謂的非後衛穿能穿出什麼。所以我們已經考慮是否把球鞋定位和適合的場地、人群這塊資訊也加在國產之外的節目裡。那大家可以投票讓我看看。
OK,今天安排Zoom GT Run的實戰測評。
這是一雙優點缺點非常明顯的鞋,咱們先來說缺點。畢竟當一雙搭載了頂級科技以後賣的價格還沒國產中端鞋款價格高的時候一定會讓很多人心動,那不妨先看下缺點能否接受。
缺點一:鞋面包裹差
很難想象Nike的頂級鞋款在鞋面上會出現這麼大的問題。糾其原因無非是鞋面的材料和鞋楦的選擇上出現了問題。鞋子在鞋頭上方、腳踝兩側以及後跟處存在明顯的不貼合。彈鋼琴、不跟腳以及腳踝兩側零包裹是鞋面效能上最大的問題。
其次鞋面體驗上最大的問題在於輕薄的鞋面材料所導致的鞋頭急停頂腳以及鞋帶拉緊後鞋面卡腳,突破啟動時候的鞋面卡腳,以至於卡到生疼。當然了GT Cut在同樣的彎折位置拉緊鞋帶後時間久了也存在,我們之前測評也有提到過。
缺點二:虛假的足弓支撐
這雙GT Run上的抗扭其實做的還不錯,並且靜態的足弓支撐也做的比較好,但是在運動中能明顯感覺到2個問題,第一個是足底筋膜的拉伸,第二個是足弓處下陷比較明顯所導致的足弓動態支撐不足,會腳痠。開箱說過的沒有內嵌足弓支撐板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缺點三:內場抓地不足
事實上這一點並不能算絕對的缺點,因為這個紋路和材料其實更適合外場,在內場出現打滑從開箱我們就說了,事實上在內場確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打滑,具體表現有制動距離過長,或者特殊移動的腳步會抓地不穩。除了外底問題還有的原因就在過厚的中底,在完全踩開以後才能保證完全把力從中底傳導到外底。所以外場或者踩開後抓地才算不錯。
如果你能看到這,那就辛苦給個三連吧。
因為你能看到這雙鞋的優點了。第一個優點:便宜。第二個優點:打折便宜。第三個優點:頂級旗艦加頂級配置還是tmd便宜。很多人催的點其實就是這個原因了吧。
尺碼適配
長度是標準的,但是寬腳兩側會卡腳、扁平足足弓會被頂,穿開以後會好轉。而對於瘦腳標準腳以及高腳背來說又存在腳背空以及腳背卡腳的問題。所以這雙鞋大概只有護踝加上厚實毛巾襪才能匹配這樣一個鞋面的穿著體驗了。哦,還得腳型匹配。
鞋面效能
拋開包裹的缺點之外,鞋面支撐的效能表現的還不錯,鞋面材料的強度是線上的,可以提供比較到位的側向支撐。不過也有中底React延伸的功勞。整體來看其實GT Run的鞋面是比GT CUT的支撐要好的,不過舒適度上就要差一些了。另外側面的React延伸在衰減以後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中底效能
前掌Zoom加前掌Zoom Stroble加React鞋墊的三層科技基本上把前掌的緩震拉滿了,在適用一段時間後前掌的雙氣墊回彈也會變得明顯,而鞋墊和氣墊之間的斷層感也會消失。
對於追求前掌腳感緩震的人肯定是滿足需求的。值得一提的在於這個鞋墊很薄,要比Next BB上的做的好,嗯,一些Nike的球鞋粉你確實可以說Nike做了升級改進。
而後掌的全掌React加上React鞋墊提供的緩震也要比之前的Next BB要更高且更穩,不過腳感確實下降了一些。
整體的中底表現確實很跑鞋,跑動感很好,但是會存在非常明顯的斷層以及足弓處力傳導不流暢的感覺。而且需要有一定的體重和力量來完全釋放前掌科技的效能。
外底效能
抓地不多說了,耐磨是可以的,至少在Nike自家的鞋裡這個耐磨是可以的。對於內場而言需要打理得非常好的場地才不會出現打滑現象,畢竟整個鞋底的紋路還是比較稀疏的。值得注意下。放在外場會更好一些。
安全效能
防側翻的控制其實這雙GT Run我覺得比AJ36做的是要好的。硬質防側翻延伸,刻意的力線內扣,也就是力線不正,這裡可以去參考閃擊8的力線內扣。除此之外最薄的鞋墊和密度更高的React鞋墊中底在防側翻上要穩定得多。至少重心的控制跟你看到的是真的有明顯不一樣的。
前後掌的落差也更多地偏向於低落差的狀態,體驗上的前高後低源自於前掌氣墊的低形變和後跟React的高形變產生的錯覺。事實上衰減以後會有更明顯的前高後低感。
抗扭依舊很穩,這一點在GT Run上可以放心,雖然沒有足弓支撐板和外接的抗扭TPU,而彎折點會靠近一點足弓的部分,所以穿久了打球會有足弓不適的感覺。
GT Run是一雙嚴重偏科的球鞋,頂配的中底和不錯的鞋面支撐但是有著難受的鞋面包裹和不爽的穿著體驗。同時在足弓的支撐和力傳導上體驗非常不好。
雖然為了區分鋒線,但是確實更像一雙跑鞋。而另一個數字與體驗不同的點就是重量問題,底面重量的分佈太不均勻導致穿著時候會覺得不像一雙僅僅373g的鞋。
當然了,我們最難忍受的還是來自於它運動起來就空空如也的腳踝包裹和支撐。
所以GT Run我們不推薦,畢竟看起來4折的價格需要匹配的護踝和厚實的毛巾襪價格也不低了,當然,挑腳程度實在難以言語。也許我們三人都不是這雙鞋的天選之子吧。OK,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