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人從出生的時候起都是善良的,後來因為環境的原因、教育的原因和自身的原因而有所改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有的人隨著時間的積累和閱歷的增長,漸漸的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方向,他的心也不再像剛出生那般保持善良了。
善良是一個人的本性,是做人的根本。我們常說:“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要做一件善事不難,難的是要做一輩子善事。當一個人心懷善念的時候,他的相貌就好看,正所謂:相由心生。反之,當一個人心存惡念的時候,他的相貌就很醜陋,就會讓人覺得不容易接觸。在現實生活中,善念與惡念就在一念之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當我們懷著善念去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美的,當我們懷著惡念去看待世界,這個世界就充滿了邪惡。但是現實社會,有的事情很複雜,往往容易讓人心生怨恨,這就看一個人的修養怎樣了,修養的比較好,他能始終保持一顆善心,用善心去感化周邊的人和事,而修養比較差的人,他就處處製造矛盾,結下惡緣,處處與人為敵,到頭來還是對自己不利。
我們常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其實這只是在某個環境當中對原話產生了一定的理解偏差。原話是:“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是善是惡,懷著什麼心,做的什麼事,造成的什麼後果,都是要以另外一種形式得到報應的。只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報應來的快些,有的報應來的慢些,只是早晚都會到來的。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全報。”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懷有善心去對待周邊的人和事,這樣我們會有好的報應,那就是:平易近人、慈眉善目、道德高尚、受人尊敬。反之,如果懷著噁心去對待人和事,就會有惡的報應,那就是:欺世盜名、陰險狡詐、相貌醜陋、賊眉鼠眼,那麼,這樣的人是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的。
所以,我們應當經常反思自己,有沒有懷有惡念,若果有,就要及時的改正,就要轉變觀念。那怕一個人是有惡念的,但是他的心應該還是善的,只是環境的原因迷失了本性,就像一隻被煙燻過的電燈泡一樣,表面不亮了,裡面還是亮的。要經常對電燈泡進行擦拭,就會恢復原來的狀態。所以心裡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了,就要常常反思自己,努力改過,保持心靈的純潔,不要受外界的染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一顆善良的、純潔的心,我們才能得到一份心靈的自在。這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總之,心地善良,人之本性,善惡之念,皆在一心,轉惡為善,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