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戰》這部195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影片,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軍事題材影片,藝術地再現了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軍隊大決戰的情境,場面宏大,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是幾代人共同的難忘記憶。
少為人知的是,《南征北戰》的主要外景拍攝地就在山東。在泰沂山脈北麓的群山環抱中,有一片89平方千米的嵩山生態旅遊區,這裡是沂源、青州、臨朐、淄川的交界處。《南征北戰》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電影為何選擇這一拍攝地點?
當年,《南征北戰》中的火車站和城市鏡頭是在益都(今青州)拍攝,數量較少,幾天就拍完了,拍完後,攝製組一路南行,尋找理想的外景拍攝地。關於外景拍攝地只定在沂蒙山區,但具體在什麼地方並未最終確定。當一行人乘車到達臨朐縣城時,有人指著城東南的朐山對成蔭、湯曉丹兩位導演說:“這座山就是朐山,它形狀特殊,雖是彈丸之地,確是易守難攻。”
這幾句閒聊的話,立即激活了成蔭導演的思維,他當時就決定:拍攝地就選在南麻、臨朐戰役的中心地帶,因為這兩次戰役是華東野戰軍內線部隊在轉入戰略進攻前夕組織實施的兩次攻堅戰,與劇本中的情節非常吻合。
一行人從臨朐縣城出發繼續向西南而去,當到達第五區嵩山鄉(今臨朐縣嵩山生態旅遊區)時,導演命令停止前進,安營紮寨,就地拍攝。導演對大家講了幾個理由:這裡青山逶迤,溝谷縱深,時值春夏季節,氣候宜人,風景如畫,非常適宜拍電影,佔盡天時;這裡是革命老區、沂蒙山區,且位於臨朐、沂源縣交界處,是南麻、臨朐戰役的主戰場。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轄區內有齊長城等歷史遺蹟,古代屬於齊國邊境,齊魯交界處,是臨朐、沂源、淄川等地的交界處,多元文化聚集,與劇本中創設的場地比較相似,佔盡地利;這裡是一方英雄的土地,1938年11月,八路軍魯東抗日遊擊隊第八支隊司令員馬保三在這裡領導人民開展抗日鬥爭,1938年12月,臨朐縣第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臨朐縣獨立團在這裡成立,1940年魯中“抗戰日報”編輯部設於此地……這裡民風淳樸,人們忠勇愛國,佔盡人和。
攝製組到嵩山後,導演帶領著主要演員和工作人員到山、嶺、溝、河間察看地形,選擇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山峰、山坡、懸崖、巨石、小河為背景拍戲,以拍出最動人的戰鬥場面。經過反覆論證,最後導演決定在西井村北至龍門河大橋西一帶拍攝主要鏡頭,個別鏡頭在附近村子拍攝,並對這裡的地名一一進行“包裝”。需要說明的是,當時沒有修建今天的仲臨公路和龍門河大橋,西井村也沒有搬遷,地理地貌與今天差異很大,現在照著電影按圖索驥,會一無所獲。
《南征北戰》中的鳳凰山是龍門河大橋西面的山,南北走向,山上建有圩子,民間盛傳是齊長城複線城堡,但無考證。這些圩子年代久遠,當地人把這座山叫“西山圩子”或“圩子山”,它是臨朐與淄博的界山,山之西為淄博地界。遠望山之主峰和左右餘脈,猶如一個展翅欲飛的大鳥,因此叫“鳳凰山”很貼切。摩天嶺在西井舊村西北,俗稱西山,山上荊棘叢生,絲蘿纏繞。從南坡攀登,地勢較平緩,如從北坡攀登,石壁如削,非常險要。大沙河就是現在的龍門河。龍門河是彌河支流石河流經嵩山龍門的一段,號稱古齊第一“津關”。此處扼交通要衝,是青州通往西南的咽喉地段,有鬼斧神工之妙。因河北岸,有懸崖高十餘丈,兩崖相對,狀若石門而得名。
《南征北戰》中士兵掬水而飲的甘泉,位於西山峭壁下,大寒不凍,大旱不涸,四季噴湧,永遠是那麼有活力,當地人稱為“不老泉”。
電影中的“大壩”,位於“不老泉”上游600米處,因拍攝電影臨時所築。大壩東西向,西側連著“賈家樓”,東側連著山根。此處的“賈家樓”為地名,相傳為隋朝末年秦瓊、李靖帶兵駐過的地方。後來,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此處被採土墊地,改為龍門河道,舊址及原貌今已蕩然無存。
《南征北戰》中桃村,是電影故事中塑造出來的村莊,其位置在今龍門河大橋東北開闊地附近。村子前面是大沙河,後面是黃土嶺,西面是鳳凰山,北面是摩天嶺。
當時公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尚未修建,人們沿著石河即“大沙河”兩岸通行,交通主幹道在今天的西井村東。當時留下的鳳凰山、摩天嶺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拍攝條件雖然落後,但導演獨具匠心。拍戰鬥場面時,不斷切換鏡頭,讓遠近畫面交替出現,解放軍正從這個陡坡上發起進攻,一下子轉換到了另一座山頭的石壁下,給人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力。拍解放軍指揮部場面時,燈光明亮,官兵鬥志昂揚;拍“國軍”指揮場面時,設施豪華,燈光暗淡,有時用燭光代替,給人以頹喪之感,效果非常好。
因為是夏季,要拍出一年四季的場景,的確不是一件易事。在桑行子村拍冬天的情境時,只好把桑樹上的葉子全部摘掉,士兵都穿著棉衣,熱得大汗淋漓。
當時桑樹下種著穀子,導演明確要求,不許損壞一棵青苗,否則重罰。整個拍攝中,地裡的禾苗完好無損,桑樹按照當時的桑葉價格和估算數量付了錢。
攝製組在拍攝《南征北戰》之餘,還拍攝了故事片《白毛女》中的許多鏡頭,導演選擇了龍門河北螭龍潭附近的一個天然石洞去拍。
據民國《臨朐續志》記載:“龍門左右,上有巨壁,下臨深淵,不可登攀。岩石縫隙中,松柏荊棘,交織叢生。懸崖下,有深潭名螭龍潭,懸崖上天生多個石洞”。諸洞皆無名,導演就給其中的一個洞起了個“透涼洞”的名字,洞口附近荊棘叢生。洞前有河,附近還有一座廟,十分符合《白毛女》原著中的故事情節。
當時沒有電,也沒有修建嵩山水庫,攝製組在丈頭灣崖西側的一個場院裡用機器發電,場院東設有放映場,白天拍了電影素材,晚上就放映,除了放《南征北戰》片段外,還放映其它故事片,吸引了周邊村莊的很多人來觀看。現在當地八九十歲的老人,他們是拍電影的目擊者,對當時拍攝電影和放電影的事記憶很深,至今還能有頭有尾講出一些情節來。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譚佃貴 通訊員 李守祥 王玉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