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古時有中醫為病人治病,但是紮了許多相應的穴位也沒有好轉的跡象,這時候他無意中按到病者一個部位後,病者的痛症得到大的舒緩。醫者於是在該處周圍摸索,在摸索到一個點之後,病者呼喊“啊!是疼了!”於是醫者加以針灸,果然使病程轉好。於是把這一個特別的穴位命名為“阿是穴”。
根據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裡提及:“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裡當其處,不問孔穴, 即得便成痛處,即雲阿是。灸刺借驗,故云阿是穴也。”也就是說,用針之時未必一定要紮在穴位上。若有效的話,紮在合適的地方,如果能夠達到效果的話就可以。這些特殊的痛點就稱之為“阿是穴”。
阿是穴臨床又稱之為不定穴、天應穴、壓痛點等。這類穴位往往是透過疾病的病變部位而定的,一般都出現在疾病的固定點以及位置,通常是以“痛感”所決定的,臨床醫生透過壓制其穴位產生“痠麻脹痛”感或者面板出現改變而臨時出現的腧穴,這些腧穴一般會隨著疾病的痊癒而逐漸地消失。所以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現,是一種臨時腧穴現象。當疾病發生的時候,人體的某一部分就會發生相應的氣血阻滯,造成氣血的區域性性、臨時性的聚集,從而出現阿是現象
我是中醫劉家福,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的中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