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廣泛分佈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新幾內亞及其鄰近島嶼,屬於哺乳綱後獸次亞綱的有袋目。有袋目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其幼仔由於缺少胎盤而在發育未成熟即出生,屬於“早產兒”,所以需要在母親的袋囊裡繼續發育。有袋目包含袋鼠亞目、袋熊亞目、負鼠目等多個物種。並非所有育幼袋都像袋鼠一樣位於腹部、開口向上。比如袋鼬、袋獾、袋熊,育幼袋就更靠近屁股,而且開口是向下的。
現有的哺乳動物有3大類,分別是單孔類、有袋類和有胎盤類。單孔類動物包括人們所熟悉的鴨嘴獸、針鼴等,其泌尿、生殖和消化都透過唯一的“洩殖腔”來實現;有袋類動物的最大特點則是雌性在腹部有一個育兒袋,幼體出生非常不成熟,必須在母體的育兒袋內長期哺乳,包括袋鼠、袋熊和袋貂等;而有胎盤類動物的最大特徵,是雌性具有胎盤,幼體在母體的子宮中能透過胎盤吸收營養,發育成熟後出生。
有袋類和胎盤類,佔現有哺乳動物物種的99%之多,它們從何起源、何時分異,極大地影響了現代地球生態系統的格局,是哺乳動物進化研究中的關鍵性科學問題。
有袋類與有胎盤類在一些重要方面比較接近。如身體被毛、單一的下頜骨、有乳腺、胎生等;但有些方面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水平,如有洩殖腔,沒有真正的胎盤。肩帶上有烏喙骨的殘餘,腰帶上有上恥骨等。有袋類頭骨的鑑別特徵是:下頜角突向內彎、鼻骨後部較寬,前頜骨永不與額骨接觸,顴骨向後延伸構成頜關節窩的一部分,顎骨後緣較厚等。
根據化石資料,有袋類起源於北美中白堊世原獸亞綱動物中的一支,到晚白堊世成為北美區系的重要組成成分。它們都是屬於負鼠科的小型獸類,其中一支(小袋獸)傳到歐洲,在那裡一直繁衍到中新世。南美的有袋類在整個第三紀都很繁盛,直到上新世巴拿馬陸橋連線南、北美洲,有胎盤類由北美入侵後,才急速地滅絕。現生有袋類是由晚白堊世從南美透過南極來到大洋洲的負鼠狀祖先的後裔。
在現存的有袋類中,負鼠科和新袋鼠科分佈在南、北美洲,其餘的科分佈在大洋洲。大洋洲的有袋類佔據了相當於其他大陸有胎盤類所佔據的全部生態龕:有食草的、食蟲的、食肉的和雜食的,有奔跑的、跳躍的甚至滑翔的,有地棲的、樹棲的以及地下生活的種類。有袋類中的袋狼、袋鼯、袋鼴、袋貂、袋熊、袋狸等都可在有胎盤類中找到適應上十分相似的種類。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資料庫原創,轉載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