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總面積約8800平方千米。根據官方統計,2020年衡水市常住人口大約為420萬,GDP總量達到了1560億元左右,人均GDP接近4萬,當地物價不是很高,群眾生活水平較高。
發黃的老照片儘管品相不佳,但是卻記錄著一個個真實的歷史瞬間。透過這些老照片我們可以回味當時的人生百態。本期文章為大家蒐集整理9張衡水市老照片,一起見證多災多難的安濟橋,推車大王穆宗新,農民圍觀第一臺拖拉機作業。
▲上圖是河北衡水安濟橋,1937年10月5日,日寇的火輪來到此處,因洪水淹沒橋孔,無法過橋,日寇不顧民眾反對遂將安濟橋中孔炸燬。
1946年,日軍投降以後,衡水縣政府組織當地老百姓進行了安濟橋下的地基鋪設工作。
1956年被炸燬的部分改用木橋銜接,但因年久失修,當有重型車輛行駛時,極易發生危險。
1982年3月,建立衡水市後,市政府斥資把此孔木橋拆除,改為鋼筋水泥結構,同時對橋欄杆和欄板進行了加固。
▲上圖拍攝於1953年,當時河北第一拖拉機站在五公成立。圖為村民在圍觀拖拉機作業,這是民眾第一次見到機械化作業,此後費時費力的人力逐漸被淘汰。
▲圖為上世紀三十年代衡水縣北仁街。圖中的北仁街比較破舊,道路泥濘不堪,兩旁的木製房屋也搖搖欲墜。現在的北仁街已經改頭換面了,到處是高樓大廈。
▲上圖拍攝於1945年5月,冀中部隊配合地方民兵強攻河北安平城後,民兵在安平城西門歡呼,很難想象圖中這些人能夠憑藉如此簡陋的裝備就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日軍。
▲上圖是1975年阜城縣張橋大隊村民整理小麥哇田,那時候農村正在走合作社道路,大家有活一起幹,有飯一起吃,但是效率確實不高。
▲上圖是60年代治理海河勞動中,被譽為“推車大王”的治河模範:阜城縣民工穆宗新。 圖中可以看出他車上推的東西最多,還是上坡路,不知道這獨輪車怎麼能上去的。
▲上圖是60年代農村拉車場景,社員們喜送愛國糧。那時候沒有運輸車,大家就這樣幾個人一組輪流拉著馬車送到糧站,即使道路很艱辛,大家都是很開心的。
▲上圖是1975年景縣魁星莊大隊組織群眾政治學習毛主席語錄。 圖中能夠看到大家背後石牆上滿滿的都是毛主席語錄,大家手裡的毛主席語錄隨時帶在身上,一有空就會學習。
▲圖為上世紀火車站的人民廣場。衡水人應該都很熟悉,昔日乘火車去外地都要經過這。圖中諾大的站前廣場上停著各式車輛,人來人往,好不熱鬧。這座廣場給當年的人們留下過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