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一個能喚起中國人歷史記憶的異域地名。15世紀上半葉鄭和下西洋時期,這裡是明朝龐大船隊突破遠洋重隔,開闢西亞、東非航程最重要的補給基地。
1644年,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在煤山一樹上吊身亡,終年三十五歲。明朝遺臣擁朱由崧登基,開啟南明年代。國亂紛紛之際,很多南明人離開故土,在海外尋找新的棲身之地。
中國與馬六甲(滿剌加)開始有正式關係,是在永樂元年(1403年)。根據《明史》記載,永樂元年(1403)明成祖派遣尹慶到訪滿剌加國,自此展開兩國間的朝貢貿易關係和開啟華人移居南洋的歷史。馬六甲與中國的密切關係一直持續到1435年,在此之前,馬六甲是鄭和船隊下西洋的中轉基地。根據馬歡的《瀛涯勝覽》敘述,當時鄭和船隊在馬六甲建立了專屬的營地和囤積貨物錢糧的倉庫。其地點據說至今仍找得到,那便是位於馬六甲市西南的三保山。
永樂九年至宣德八年(1411-1433)間,滿剌加王國的使臣來華朝貢達15次之多,其中國王更5次親自前來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次是在1411年,拜裡米蘇拉親率妻子陪臣540多人到南京面見明成祖朱棣。鄭和七下西洋,至少5次靠岸馬六甲,也有觀點認為鄭和7次都經過馬六甲,他依託滿剌加作為中轉站,並在滿剌加設立倉庫。
三保山其實是兩座連綿的矮丘,總面積約25公頃,是馬來西亞現存最早的華人墓地。山上遍佈的一萬兩千座古墓中,有不少還是明代古蹟。這座歷史悠久的墳山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差點因政府徵用而剷平,最後在馬六甲華人社會的竭力抗爭下儲存下來,如今是當地居民清早晨練與黃昏散步的地方。
三保山腳下有一所供奉三保太監鄭和的保山亭,當地人乾脆稱之為三保廟。廟內還有兩口相傳為鄭和船隊將士所挖掘的三保井。這口古井的來歷還有另一種說法:相傳在馬六甲王朝蘇丹芒速沙統治期間,明朝皇帝曾經將一名公主賜嫁予蘇丹,蘇丹將公主及隨行的500名女婢安頓在三保山上,這口井正是由蘇丹與公主所掘。
- 南明的新家園
荷蘭於17世紀在東南亞各地建立殖民地,1619年佔領雅加達,1624年統治臺灣。在1641年,荷蘭軍隊擊敗葡萄牙,成為馬六甲的統治者。這是場劇烈的戰爭,當時瘟疫猖狂,居民在戰火中四處逃亡。馬六甲戰後恢復平靜。明末清初,馬六甲成為南明遺民的避難地之一。
鄭芳揚與李為經是不願接受清朝統治的代表人物。在 1644 年面臨破國亡家的困境,最終只能前往馬六甲避難。
李為經(1614-1688)號君常,廈門嘉禾人,因明季國祚滄桑,1644年遂航海而南行,縣車此國。學者揣測早期男性移民都是單身南來,他們和馬來婦女通婚,後代都是混血兒,從張禮千、巴素到顏清煌都有這樣的觀念,這論點其實不正確。近期阮湧俰以《廈門光裕堂李氏族譜》為依據,指出李為經攜帶南明妻子徐惜娘到馬六甲,一起來到的還有兄長李為紀和堂弟李綿生。在動亂的年代,南明人飄洋過海並非為了經商,而是攜帶家眷避難的家族式移民。
鄭芳揚(1632-1677)漳州龍溪人,神主牌刻著大明甲必丹顯考芳揚鄭府君神主。他父親“貞淑鄭公”神主牌內的記錄,鄭貞淑生於萬曆丙戌(1586年),卒於隆武戊子(1648年),葬三寶山。1645年,鄭芝龍在福州擁護唐王朱聿鍵稱帝,年號隆武,隔年他在汀州被擄殺。當時幾名明室後裔相繼稱帝,同時冒出多個年號,鄭貞淑身在海外,僅能延續使用這個已經消失的年號。
青雲亭是馬六甲最古老的華人廟宇,《敬修青雲亭序牌》提及:
鄭李二公南行,懸車於斯。德尊望重,為世所欽,上人推為民牧。於龍飛癸丑年始建此亭。
“飛龍”國
張璉,“飛龍”國開國君主。明朝嘉靖年間饒平人,漢族,生年不祥,亡於1563年。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因不滿朝政腐敗,殺死族長,投奔大埔鄭八、蕭晚義軍。鄭八死後,被推為首領。後因起義失敗,遂率餘部由雲霄河引航出海,聯合海上武裝力量,繼續對抗明朝政府。以後輾轉南下,奪佔三佛齊島(今蘇門答臘),自立為國王,佔有舊港、柔佛、馬六甲等地,墾殖為漁,稱番舶長,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華裔移民均依附他。
據史料記載,在蘇門答臘島上發現過古碑石,上面記載了飛龍的年號,這個正是張璉當年建立的飛龍國憑證。梁啟超在其《中國殖民八大偉人》中稱張璉是中國殖民八大偉人之一。
後來,這些人在這裡落地生根,不斷繁衍,直到現在仍然大量華人居住在中國蘇門答臘島上。《明史•三佛齊》亦有記載:“久居三佛齊有數千家閩粵人,可能是張璉部屬的後代。”
- 馬六甲的華人
馬六甲人口在1675-1688年之間升降不定,介於3000-5000人之間,華人在160-426人之間起伏,資料顯示女性同樣具有流動性。1678年共有426名華人,127名男性、140名女性和159名孩童。李為經夫婦也開枝散葉,育有兒子正坤、正壕(1662-1708)和女兒瑞金、成金。李成金(1661-1725)嫁給曾其祿(1643-1718),他祖籍鷺江(廈門),神主牌以避難義士自 居,或因廈門淪陷而南來,其子曾應葵繼任甲必丹直到1725年。
施琅1683年收復臺灣後,康熙一度撤銷海禁,在接下來的100多年中,出海政策在允許和禁止,或寬或嚴之間反覆實施。這期間有些船商落戶馬六甲,結合墓碑、祖譜和傳記來看,18世紀中開始頻密起來。
馬六甲華人人口不多,華族甚少和土著通婚,這造成家族之間互相嫁娶,錯綜複雜的姻親關係使社群更具凝聚力。從南明到清代,馬六甲和清朝往來不斷,當女兒適婚時,父母總會招攬高素質的清代船商為婿,南明人也開始相容清代文化。清代船商的流入使華族文化傳統完好保留,文字和語言都得到良好傳承。馬六甲的華人主要有客家人、潮汕人、福建人。他們按照地域和宗親關係結成許多社團,獨具中國建築特色的會館、宗祠遍佈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