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12日,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來到賴斯大學的體育場,發表了著名的《我們決定登月》的演講。18分鐘的演講,激情澎湃,讓美國人暫時忘記了在此4年前,蘇聯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帶來的挫敗感;接受了在此1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成為了首位進入太空第一人的事實。不斷重複的“我們決定登月”,像火紅的烙鐵灼燒著美國民眾的心,一遍高過一遍的吶喊,在萬人體育場的上空激盪,吹響了挺進太空的號角。可惜的是,一年後,約翰·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登月的工作交給了下任總統。
3年後,《我們決定登月》的演講,透過無線電波,飛躍大西洋,穿過非洲西海岸的安哥拉,飄落在非洲英屬殖民地尚比亞一個貧窮的小村落, 13844公里的距離,讓肯尼迪的聲音忽大忽小,時有時無,破舊的半導體收音機更多發出的是刺耳的“吱吱”聲。尚比亞,非洲中南部的一個小國,當時的尚比亞被英國殖民者叫做“北羅得西亞保護地”,管理權在一家英國公司——“英國南非公司”的手中,之所以這樣,是因為1888年,一個叫羅德的英國人發現了當地豐富的銅礦資源,當地部落酋長對這種黑黃色的土壤沒有任何認知,既然可以換糧食,那就挖走吧。
從此源源不斷的銅礦流出尚比亞,流進歐洲各大港口。直至1924年,全面獲得了開礦權的英國政府派駐總督正式接管,成為尚比亞的宗主國。1953年,英國政府強行合併北羅得西亞、南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建立中非聯邦。嚴重的種族歧視、落後的經濟狀況、殖民的政治制度、極度貧困的生活,激起了尚比亞人民的不斷反抗。1919年出生在尚比亞的恩科索羅,參加了1960年與英國殖民軍隊的衝突,恩科索羅從一家醫院的停屍房,找到一具白人女性的屍體,塗抹上紅色液體,扔到英軍的面前,大喊著自己殺死了總督夫人,直接嚇跑了敵人。
到了1964年10月24日,北羅得西亞獨立,並用國內的贊比西河為自己的國家命名——尚比亞。此時的恩科索羅42歲,在一所小學教授科學課程。當他聽到約翰·肯尼迪說“太空上沒有競爭、偏見和國家衝突。太空值得全人類盡最大的努力去征服”這句話時,恩科索羅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衝出茅草屋,抬頭仰望夜空,一輪滿月在深藍天幕的映襯下近在咫尺,他下意識地伸出手,觸控到了尚比亞新生的希望,終於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天堂。
可有一點深信不疑,那就是恩科索羅一定沒有聽清楚或者根本沒有聽懂肯尼迪總統的另外一些話,其中的資訊量太大,他忽略不計了:1961年的美國航天局,已經在大力神火箭的基礎上,完成土星C-1助推火箭試驗;用短短的19個月的時間,向太空發射了45顆衛星,其中的40顆衛星是美國製造的;現在,美國航天局的目標是向38萬公里外的月球發射火箭,火箭將超過 90米高、110米長,載人飛上月球,還將以超過 2 萬 5 千英里的時速返回地球,穿過大氣層時將產生3000°的高溫。還有一句最重要的話,恩科索羅沒聽到:阿波羅登月計劃的預算現在保持在每年54億美元!
獨立後的尚比亞,第一任總統是卡翁迪,人民尊稱他為國父,被新中國領導人稱為“全天候朋友”。現在,他用睿智的目光注視著這個曾經為尚比亞的獨立衝鋒陷陣的人,包容地接受了恩科索羅老兄“超越蘇美,首先登月”的宏圖偉志, 默許他建立尚比亞“太空訓練中心”。但同時,也明白無誤地告訴他: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太空訓練中心的訓練一直在進行,直到1964年,一名英國記者在《時代》雜誌一篇採訪卡翁迪的文章末尾,捕捉到了一條訊息,瞭解到尚比亞這個貧窮的非洲小國正在快馬加鞭的推進登月計劃,便急吼吼的遠道趕來,進行實地採訪探查,希望挖出一個驚天大秘密。
尚比亞“太空訓練中心”負責人恩科索羅隆重地歡迎英國記者,後來的我們看到,黑白照片中的恩科索羅身材瘦小,黢黑的膚色是非洲基因與太陽下長時間暴曬的雙重饋贈,身披紫色披風,眼睛中閃現著興奮與執拗,思維清晰,語速適中,短時間內就向記者展示出了一切。
訓練基地就是一塊空地,參訓人員是12名高高矮矮的青年人,基本體能訓練是跑步、跳躍、旋轉等,航天專業訓練包括鞦韆自由落體運動和油桶失重訓練。鞦韆這種娛樂工具,被運用到航天訓練還是第一次,參訓人員被不斷地蕩高,飛到最高處的時候,可以俯瞰整個村落,飛行的膽量練大的同時,還需訓練從高處摔落的自由落體運動,這個關鍵環節一般都由恩科索羅完成,他會迅速地剪斷鞦韆的繩子,讓訓練者在空中飛一會兒,最後落地,被摔得鼻青臉腫、全身疼痛。
油桶失重訓練是必訓專案。把空油桶滾到坡頂,參訓人員鑽進去,蜷曲身子,抱住頭,沒有任何防護措施,隨著一聲“開始”,油桶向山坡下衝去,人在桶裡旋轉、旋轉、旋轉,巨大的聲響停歇好長時間,參訓人才會爬出來,失重的概念並不清楚,清楚的是頭暈目眩,全身疼痛。據說,恩科索羅通過當地巫婆的占卜,先選定了一個16歲的少女,計劃最先把她送上月球,但上面的2項訓練過於嚴酷,少女不能接受,所以只能放棄。
訓練場地沙塵飛揚,不斷地傳來撞擊、滾動與疼痛的喊叫聲,恩科索羅時不時會嚴肅地訓斥,不滿的抱怨。英國記者詢問宇航員如何上天?恩科索羅講述了自己的設計思路,最先否定了彈弓彈射上天的落後做法,又否定了盪鞦韆上天,最終採用了透過發射長3米,直徑2米的圓桶載人火箭,來實現登月,火箭箭身上還預留了供宇航員呼吸的孔洞。英國記者詢問:恩科索羅兄弟,圖紙、設計稿在哪兒呢?沒有!計算機、廠房、機床、器械、裝置在哪兒呢?沒有!你這兒不是還沒通電吧?沒有!可現在已經是1964年了!1942年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應堆,1945年電子計算機問世,1963年威爾遜的板塊構造地質理論成型,1964年蓋爾曼提出亞原子結構的夸克理論,就在前幾天,中國自行製造的“邱小姐”也於10月16日爆炸成功了!
後來,該英國記者的這篇報道稿讓恩科索羅一舉成名,他被稱為“最愚蠢的人”。
太空探索為人類提供了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美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做航空航天是“想不想”的問題,耗費鉅額的人力、財力,炫耀霸權的同時,佔據話語權;中國做航空航天是解決“能不能”的問題,技術水平、人才儲備、資金投入缺一不可,緊追不放,短時間內僅會佔一席之地;像贊比亞這樣綜合實力徘徊在中等偏下水平的國家,航空航天事業只能停留在夢想階段。這就是現實,不認不行。
1969年7月12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說:“我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邁出了人類探索太空最偉大的一步,實現了包括恩科索羅兄弟在內的所有地球人對月球的問候。約有6億人在電視裡看到登月的全過程,佔當時世界人口的1/5,恩科索羅並不在內,因為整個尚比亞也沒有幾臺電視機。
夢想是不該被嘲笑的。恩科索羅生活的尚比亞,經歷了近100年的殖民統治,英國人採取愚民政策,只教當地人一些文字文化,但不會教數學物理化學,更不會教科學技術,當地人蔬菜水果論堆賣,因為不會加減乘除。那種矇昧的狀態是原始部落社會的延續。
恩科索羅對英國殖民者讓人窒息的種族主義深惡痛絕,對掠奪國家資源、造成國家貧困的殖民統治者深惡痛絕,他積極參加到推翻英國殖民者壓迫的鬥爭中,他盼望自己的國家獨立、強大,盼望人民能受到平等的尊重,他願意以自己淺薄的知識、微薄的力量擔負起一份責任,力所能及,盡心盡力。
後來的恩科索羅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平靜地度過了餘生。享年64歲。
只是在每個滿月的晚上,仰望星空,思緒會走出很遠很遠。他與月亮38萬公里的距離,在心裡已經走了千遍萬遍。這樣收場不是很好嗎?
後來,有個像極了恩科索羅的人,他也是非洲人,1971年出生在距尚比亞2000多公里的南非,他也深受約翰·肯尼迪那篇演講的影響,想要飛入太空,可三次火箭發射全部失敗,上億美元打了水漂,幾乎讓他破產,後來,他堅持夢想,百折不撓,終於在2018年2月7日發射主題命名為“We Choose”的重型獵鷹火箭,成功進入地球和火星之間的環太陽軌道,成為人類現役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強的一款。他就是特斯拉的老闆埃隆·馬斯克,可算是當下恩科索羅的加強版。
恩科索羅,看到了吧,星辰大海,是我們所有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