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中,面對被分割的三大坨敵人,東北野戰軍出其不意,在兩側阻援兵團的協助下,於1948年10月15日奪下錦州,封閉了敵撤入關內的陸上通道,兩天後,曾澤生率領60軍戰場起義,長春得以和平解放,瀋陽方面被迫東西對進,而後精銳主力在遼西被全殲,隨即瀋陽人人自危,望風而降,東北全境基本解放。
可以說,拿下錦州,就拿下了戰場主動權,這是整個遼瀋戰役的關鍵所在。那麼,對於一向短於攻城的林彪,這次錦州戰役,從10月1日解放義縣開始,僅僅半個月時間,就將固若金湯的錦州拿下,為何會如此順利?
筆者認為,除了東野正確的戰役指導,前線將士的英勇無畏,還有三板斧也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們是什麼呢?我們先看敵人的防禦部署。
一、敵情
經過苦心經營, 1948年的錦州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大縱深的環形防禦體系。
一層為外圍,利用亮甲山、大小紫荊山、大嶺、罕王山等形成堅固的外圍陣地,在南側則依託女兒河、小淩河交匯的天然屏障佈置防禦;
二層為城牆,錦州外城牆高4米,寬3米,沿牆每50米有一處鋼筋水泥碉堡,為保護牆體,遲滯對手進攻,牆外還加挖有深3米、寬5米的環形壕溝,壕外設有2米高鐵絲網,以及鹿巖、絆腳坑、梅花樁、地雷場等五道障礙,壕內另佈置了暗堡子堡等等,按當時流行的打法,靠近城牆就要傷亡一半以上;
三層為巷戰:城內依託較高大建築物,佈滿明暗火力點,萬不得已,守軍還可以撤到老城區繼續防守。
鑑於錦州三面有天然屏障,範漢傑將主要防禦方向放在北面平原地帶,其兵力部署大致是:第九十三軍暫18、暫22師及第184師,防守北面、西南面;新八軍88師防守東面大、小紫荊山到松山地帶;第79師主力防守南面罕王山及大嶺地帶,其中守備松山街的部隊,距離塔山僅30裡,一腳油門就到了。
二、林彪的應對
錦州守備如此,林彪該如何破防呢?在此之前,城市攻堅可以參考的有臨汾戰役和濟南戰役,其中臨汾戰役歷時72天,特點是坑道戰術,濟南戰役歷時8晝夜,特點是直取要害,林彪必然總結了兩次作戰的經驗,同時顧慮到自己面臨前後夾擊的具體情形,最終,他的攻擊方法為:火力主戰,重錘破殼,主攻方向選在敵重點防禦地帶,入城巷戰則猛衝猛打,先製造全域性混亂,再回過頭來清掃殘敵。
我們先看外圍作戰,以一縱主力為預備隊,二縱西北、三縱正北,八縱東面,九縱東南,七縱正南的方式向心攻擊,逐個奪取敵外圍要點。原計劃11日橫掃外圍,抵達城下,但各處激戰均不順利:二縱方向,我軍清理外圍據點時,城內敵炮兵甚至向我炮擊5個小時;三縱方向,配水池戰鬥,我主攻營佔領陣地後,僅存6人,4名隨軍記者也犧牲了3個,亮甲山戰鬥,敵絕望死守,甚至派敢死隊手持大刀向我反撲;8縱方向,敵我雙方就小紫荊山反覆爭奪5天,八縱陣地失守後,想奪回來再報告,結果被狠批,這個內容,電影大決戰有很好的體現。
至10月13日,我軍掃清敵外圍據點,開始進行攻城準備,林彪將主攻方向改為北面和西北面,這兩處也是敵人防禦最強的地方,分別由3縱和2縱負責,加強6縱17師、炮縱第1團、迫擊炮團、戰車團、高炮團一部,韓先楚統一指揮,南面由7縱9縱負責,加強炮縱第2團、高炮團一部,鄧華統一指揮;東面由8縱擔任輔助攻擊。
我們在看攻城階段:如何接近敵人?這裡東野使出了第一板斧:挖壕。
三、挖壕
挖交通壕接近城牆,能保障突擊順利、進展迅速、減少傷亡,這是圍攻義縣總結的經驗。林彪要求:每個師都要集中三分之二的兵力挖交通壕,在衝擊發起前,至少要挖3條寬高各為1.5米的交通壕;同時,他還溫馨提示,挖溝時先須以臥倒姿勢挖臥溝,然後逐漸挖成站溝。
全兵團大挖交通壕,導致有的壕溝距敵陣地前沿僅幾十米,我軍還貼心地把平射炮運動到陣地前方200米處。這樣一來,敵賴以頑抗的地堡都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只要一開炮,定被打得粉碎。敵人用迫擊炮轟,很少能打到目標,只能白白浪費炮彈,組織部隊出擊,則在坑道內被我軍發揚火力,打得丟盔棄甲,傷亡累累。如何對付這個坑道逼近戰術,守軍將領用盡心思,也仍然是束手無策。
這樣,突破錦州的前夜,我軍以傷亡二百人的代價,趕築了三千米交通壕,及2個團的進攻陣地和炮兵抵近射擊陣地,保證了總攻發起前,各部隊建制完整的進入突擊點,從而進行有力的突破。
10月14日,萬事俱備,準備破城,這時東野使出了第二板斧:炮擊
四、炮擊
為了重錘破殼,林彪準備了10個團的炮兵火力,迫擊炮、山炮、野炮、榴彈炮等共591門,這些火炮主要加強在北面和西北面,各位觀眾老爺們,這些火炮的具體使用是有講究的,大概來講,就是先集火射擊,再分散式部署。
先看集體表態階段:14日11點,火炮全體起立,首先進行準備程式:
15分鐘試射加75分鐘炮火覆蓋;
而後進行第一次破壞射擊45分鐘;
等硝煙散去,進行10分鐘監視射擊,壓制城牆內敵人,掩護我步兵;
等我步兵前出對突破口進行二次爆破後, 炮隊進行第二次破壞射擊15分鐘,消滅突破口上殘存火力點和地堡;
最後進行5分鐘急襲射擊,打擊縱深200米距離上敵工事和反擊部隊,保障突擊隊向縱深發展進攻;
隨著尖刀連發起衝擊,炮兵群各隊向城內縱深延伸火力,進行攔阻和護送射擊。
再來看個人發言階段:由於各個突擊集團火炮運用不一,巖座暫且以2縱為例,實際講解炮火運用:
2縱合計有108門火炮,本階段它們分為五個火力隊:
第一隊:負責開啟城牆突破口。
第二隊:負責破壞突破口兩側及城牆上下的地堡。
第三隊:負責抵近射擊,大炮上刺刀, 打響後拉到距離突破口80 到200米處,破壞突破口敵前沿地堡和塹壕上火力點。
第四隊:負責壓制敵人炮兵。
第五隊:主要由機槍組成,負責集火射擊封鎖突破口及兩側敵火力點。
值得一提是,我軍甚至摸索出了山炮打敵鋼筋水泥碉堡的方法:先用兩發不上引信的炮彈,撞垮碉堡外殼,然後用一兩發帶引信的炮彈打入碉堡內爆炸摧毀之,但這有個前提:這幾發炮彈必須打在一點上。後來從錦州碉堡的迅速垮臺來看,我炮兵的訓練還是很有成效的。
錦州破殼,極為到位地展示了東野雄厚的家底,在炮兵部隊的有力支援下,看似堅不可摧的城防迅速瓦解,各類工事登時失效,我突擊部隊迅速發起衝擊,二縱用時20分鐘,三縱用時14分鐘,即抵達城下,開始下一階段的工事:巷戰。
巷戰最慘烈,也最考驗營連戰術,這裡,東野使出了自己的第三板斧:爆破。
五、爆破
有句話講得好,巷戰中,沒有爆破不能解決的問題,實在不行就加大劑量再來一次。
具體在錦州巷戰,東野使用了兩種打法:
一是四組一隊,正面爆破:就是一支攻堅小分隊,由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四個組構成。當遇到敵人堅固工事時,火力組負責火力掩護和製造煙霧,突擊組負責開啟通道,爆破組前進至有效攻擊範圍,完成爆破。這一過程中,支援組提供各種支援,包括拯救傷員、彈藥補給等等,當爆破得手後,突擊組再衝上去掃清殘敵。這個辦法我軍現在還在沿用。
另外一個是六縱17師總結的打法:爆破迂迴。在之前的東北戰場,每逢攻堅,林彪總會想到6縱17師來,這支部隊戰德惠,打四平,在失敗與成功中,總結出攻堅戰的獨特經驗,為自己迎來了攻堅老虎的稱號。他們的打法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通常不主動尋求正面炸燬敵工事,而是用爆破作為迂迴穿插的手段,逐屋爆破,穿牆破屋,從側面甚至後面對敵工事進行爆破。
於是,在這兩種爆破法的配合下,錦州的巷戰頗為順利:2縱攻打稅務局據點時,一次重量級爆破,將一個營守軍全部埋在瓦礫下。7縱攻打錦州電影院時,第一次用150公斤炸藥,只炸開一個缺口。最後將1,000多公斤炸藥裝在車上,戰士們頭頂幾層溼被推上去, 300多守軍被炸死、震昏。
這樣三板斧的順序出擊,僅僅31個小時,我軍即以傷亡2.4萬人的代價,順利解放了戰略要地錦州,全殲守敵十萬,指揮官範漢傑也成了俘虜。
錦州即克,東北的大門也就此關上,雙方戰略決戰的平衡點被完全打破,等待敵人的將是,更加猛烈的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