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品論社
所謂貨幣,指的是在一個經濟體系中充當商品交換和流通的法定等價物的統稱,俗稱金錢。
當今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有其專屬的法定貨幣,這是一個國家經濟自主獨立的基礎和象徵。
但在一些國家,例如非洲或者中東那些常年爆發動亂的國家,雖然有其名義上的法定貨幣,但國民日常通用的卻並不是該國政府發行的貨幣,而大多是使用美元作為流通貨幣,這一方面凸顯了這些國家經濟和金融系統的脆弱不堪,另一方面也充分體現了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霸主地位。
如今中國的人民幣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這樣的排名相比於中國的經濟體量而言,仍略顯不足,但如果我們進行縱向對比,就會欣慰地發現中國的金融貨幣實力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已經取得了驚人的進步。
因為就在僅僅一百多年前,中國本土廣泛流通的,竟是來自外國的銀幣。
在商品交易場合,黃金白銀是當之無愧的硬通貨,它們稀有、保值、抗磨損、耐腐蝕,但同時又有著難分割、不易稱量等缺點,對於小額交易來說,直接使用黃金白銀並不適合,因此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並不會直接使用黃金白銀,而是會使用由國家政府統一發行的法定貨幣,例如自夏朝時就開始使用的貝殼幣、先秦以來普遍使用的金屬錢幣、北宋時期開始出現的紙幣。
清朝中前期,民間流通的除了白銀和由戶部印製發行的官票、寶鈔等類紙幣以外,主要就是方孔圓身的銅錢,自努爾哈赤開國至宣統帝溥儀退位,清朝歷代皇帝繼位後即開設鑄錢局制發錢幣,如皇太極時的“天聰汗錢”、康熙時的“康熙通寶”、乾隆時的“乾隆通寶”。
歷代制錢的大小、輕重、成分均有差異。如“順治通寶”由七成銅加三成白鉛(鋅)鑄成,稱之為“黃銅”,一文銅錢重一錢二分,折銀一釐,一千文銅錢值銀一兩,稱為一串,但到了道光時的“道光通寶”重量已經降至一錢,某些地方鑄錢局甚至減至七八分,而“光緒通寶”的重量進一步減至八分,最後減至六分,已僅相當於清初“順治通寶”重量的一半。
清末亂世,隨著鴉片貿易進入中國,白銀大量外流,以致銀價大幅上漲,與此同時,腐敗無能的清廷政府日漸喪失公信力,其所發行的銅錢也愈加不受待見,另一方面,民間私鑄猖獗,真假優劣錢幣氾濫,進一步加劇銀貴錢賤,銅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清初時一千文銅錢可折換一兩白銀,到了清代後期,往往數千文銅錢也換不來一兩白銀,本土銅錢的流通體系受到極大破壞。
這時,來自海外、含銀量高、鑄造精美的外國銀幣逐漸成了中國流通市場的主流貨幣。
據記載,自清代中後期開始,中國本土流通的外國銀幣主要包括: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鷹洋、法屬印支坐洋、日本龍洋、英國站洋等。
銀元,又稱銀洋,之所以不叫“幣”或“錢”,而稱為“洋”,是因為歷史上的中國並沒有將銀直接製成銀幣使用的習慣(中國傳統銅錢大多是銅合金),反而是國外的銀幣流入中國被廣泛使用,於是被老百姓稱為“洋錢”,亦稱“大洋”,以至於後來清政府開始發行銀幣,也就順著老百姓的習慣稱為“龍洋”。
西班牙本洋是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銀幣之一,最早於明代中後期已流入中國,在南方沿海民間小範圍流通使用。
西班牙本洋雖然名義為西班牙銀元,但實際上是在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墨西哥、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等白銀產地)鑄造。西班牙本洋含銀量高達90%,具有含銀量高、數量大、鑄造精、重量適中等優勢,不光在中國流通,在英國、美國、荷蘭、葡萄牙等國也被廣泛使用。
一般說來,西班牙本洋並不特指某一種款式的銀幣,自16世紀初期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設立鑄幣廠以後,隨著鑄幣技術的不斷髮展,不同形制、款式、成色和圖案的銀幣被不斷大量發行使用,但都統稱為西班牙本洋,具有幾乎一致的流通和等價價值,其中包括早期鑄造的形狀不規則、類銀塊狀的COB本洋。
此後又有“雙球雙柱”、“人像雙柱”等幣款,不同地區、不同造幣廠的幣面圖案略有不同,據不完全統計,從16世紀到19世紀的兩三百年間,西班牙本洋銀幣的幣款圖案形制有數十種之多。
中南美洲盛產白銀,其中墨西哥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銀生產國,西班牙佔領美洲後,利用當地豐富的銀礦資源,大肆鑄造銀幣,並有目的性地向海外推廣,如此一來,西班牙本洋便獲得了類似於“世界貨幣”的地位,西班牙帝國也得以憑藉著本洋“世界貨幣”地位獲得鉅額的財富收益從而迅速崛起。
這一模式類似於今天美國憑藉著美元世界貨幣大肆收割全球經濟,不過西班牙本洋起碼是真金白銀鑄造而成,含銀量高達90%以上,有其基本價值,而美元拋開流通價值外就等同廢紙一張。
不過,到了十九世紀以後,隨著西屬美洲殖民地陸續爆發獨立運動,西班牙殖民帝國面臨崩潰,西班牙喪失對拉丁美洲的控制,西班牙本洋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終局。
墨西哥獨立以後,不願繼續為前宗主國作嫁衣裳,於是推出了本國自主鑄造的銀幣,稱為墨西哥銀圓,因幣面有墨西哥國徽雄鷹圖案,故俗稱“鷹洋”,又訛稱為“英洋”。
墨西哥鷹洋於1820年代發行,於鴉片戰爭後流入中國,因含銀量高(90%甚至95%以上)、製造精美而大受好評,先是在廣州珠三角一帶流通使用,其後流行全國各地,逐漸取代西班牙本洋成為中國流通市場主幣。
實際上,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清政府便在法律上正式承認了外國銀元的流通,也就是說,在當時的中國,外國銀元具有完全合法的流通性,就連官方也樂於使用外幣。
據清朝宣統二年度支部調查統計,當時中國所流通的外國銀元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墨西哥鷹洋。
除了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鷹洋,清代中後期以後中國本土流通的銀幣還包括法國在法屬印度支那發行的“法屬印度支那貿易銀元”(俗稱坐洋)、英國在英屬印度發行的“英國貿易銀元”(俗稱站洋)、日本發行“日本貿易銀元”(俗稱日本龍洋),以及清政府自身鑄造發行的各式龍洋。
清朝龍洋誕生於清末光緒年間,最早的龍洋由時任兩廣總督張之洞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廣州設定廣東銀元局鑄造,銀幣正面有“光緒元寶”四字,背面是“蟠龍紋”。
廣東龍洋發行流通後,全國各省紛紛效仿張之洞自鑄銀幣,先後有江南、北洋、浙江、安徽等十餘省份開設錢局製造“龍洋”,此後清政府亦設立天津造幣總廠開制大清銀幣。
從地方到中央,一時間全國上下掀起一股造幣潮,可惜在種種客觀因素影響下,幣制始終無法統一,不過這些本土自制銀幣在外形和圖案紋樣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採用“龍紋圖案”作為紋飾,因此統稱為“龍洋”。
儘管有了自家造的“龍洋”,但當時市面上還廣泛流通著鷹洋、本洋等洋貨幣,在那個年代,本土銀幣價值成色參差不齊,相較而言,在國內已流通了數十年之久的各式洋幣顯然更值得信任,這樣的局面,即使直到民國以後也未能得到很大改觀。
民國建立後,北洋政府為了統一幣制,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並鑄發國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因此俗稱“袁大頭”。
“袁大頭”幣型規整精緻,成色和質量都有保證,因此受到社會認同和接受,很快得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流通,成為社會流通領域的主幣之一。
南京國民政府北伐勝利後,決定發行新版銀幣,幣面鐫刻孫中山半身像,因頭像略小,因此俗稱為“孫小頭”,與北洋時期發行的“袁大頭”一同成為當時中國主要流通的本土銀幣。
但實際上,在當時的舊中國,外國貨幣始終牢牢佔據著國內流通領域的半壁江山,自晚清以來,外幣與國幣就已經長期共存。據記載,當時在中國流通的外幣多達上百種,不光有鷹洋、本洋這些外國銀幣,更有外資銀行在華髮行的各式外資銀行券(可理解為紙幣)。
也即是說,清代的覆滅和民國的建立並未能改變當時中國幣制混亂的局面。
1935年,在嚴峻的財政危機和金融危機面前,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再次進行幣制改革,取消銀本位制度,將原來流通的各種銀幣全部廢除禁用,由官方統一發行紙質鈔票,稱為“法定貨幣”,簡稱“法幣”。
然而,僅在短短十餘年以後,法幣體系就因惡性通貨膨脹而走向崩潰,南京國民政府再度謀劃著進行一次新的貨幣改革。
不過這一次,他們再也沒有機會了。
七十多年後的今天,中國人民幣以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實巨大的經濟活力,一舉成為全球第五大外匯儲備貨幣,同時也是首個突破發達經濟體金融壟斷和貨幣壟斷體系的新興市場貨幣。這與一百多年舊中國那個外幣橫行的混亂局面形成鮮明對比。
這一切,正是中華民族從輾轉沉淪到偉大復興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