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裡的“概念”,似乎有點冷門,但我用經驗證明了它的存在,或許讀過之後會對大家的廚藝有所幫助。
“開油”這個詞兒,是我自創的,意思很簡單,油香需要某些引子來激發,菜品香味才會昇華。
文章會從:
菜香的原理;
“開油”的原理;
“開油”的方法;
做菜變香的技巧;
這幾個方面入手,展開介紹。
前幾天,岳父岳母來家裡小住,我也趁機嚐遍了我老婆記憶裡“媽媽的味道”。
老太太迴歸本真的烹飪手法,勾勒出了食物該有的味道,讓我這個廚子過足了嘴癮,也給我上了一課。
試圖掩蓋食物本味的廚藝,都是在畫蛇添足。
有一天包餃子,丈母孃的一個細節讓我產生了共鳴,也印證學廚時師父教我的一個技巧,和我平時做菜時的一個觀點。
調餃子餡兒的之前,老太太把生油燒熟的時候,往鍋裡扔進去倆饅頭片兒。
我當時眼前一亮,問道,“媽,這是有什麼講究嗎?”
老太太語氣很平淡地說,“炸個饅頭片,油就更香了。”
這個小細節,讓我聯想起我師父老痞廚的一句話,“油啊,其實還可以更香,但是得靠點兒別的東西引出來。”
只不過這件事兒老痞廚沒有細說下去,應該是為了讓我自己感悟。
畢竟別人硬塞給你的,總會帶有一些他人的主觀色彩,自己體會出來的,才最是受用。
說到這兒,大家估計還是看得迷迷糊糊的,我當時其實更迷糊。
油香還要引?
這麼突兀的說法,隨著我做的菜越來越多,它竟然變得越來越清晰了。
所以這篇文章,大家也會越讀越清楚,讀著讀著,就會有,“哦~”的感覺了。
下面開始動真格的了……
菜香從油來,油為什麼會香?
先爆個料吧,我們說了這麼多油香,油香。
其實油本身,根本就不香。
酯類比較穩定,揮發性弱,並沒有太多味道。
而我們聞到的油香,其實都是油裡夾雜的寶貝們揮發出來的味道。
油為他們提供了棲息場所,他們給油的味道增香添色,算是互相成全的珠聯璧合。
中餐用油做菜的歷史,可有不少年頭了,大概從先秦時期就有用油烹飪的記載。
油能在烹飪中幾千年為人類服務,源自於他這幾個獨特的技能。
熱傳導,能夠把從鍋體接收的溫度,向食材傳遞,同時能夠實現溫度的控制。
潤滑性,極端的例子就是,油越多,炒菜越絲滑。
提供營養,這方面我就不多嘴了,跟烹飪相關的是,油能攜帶一些脂溶性的維生素進去體內。例如大家常說的,胡蘿蔔要炒著吃。
油的最強技能,是增香。
我們食用的油,本就不是單純的油,而是從各種穀物,或者動物油脂提煉榨取出來的。
所以油中隨身攜帶了大量的芳香族化合物,像芳香烴,芳香醛等等。我在文裡,就叫他們芳香因子吧。
芳香因子們,各有所長,味道不同,所以有了廚師嘴裡的複合香味。
因為揮發性的差異,芳香因子有人善於攻鼻,有人熱衷入口,就有了聞著香和吃著香的細小差異。
油能增香,一部分是他自帶的,一部分是江湖情誼,互相幫襯的結果。
還得提那句磨出繭子的話,溫度是激發味道最有效的工具。
在炒鍋裡,油就是溫度的代名詞。
因為油的沸點更高(相對於水來說),所以他在理論上能給鍋裡的食材帶去更高的溫度。
蔥薑蒜,這類含有硫化物的小料,是受恩惠最大的。
油溫控制得當後,下鍋後幾乎瞬間就能把硫化物趕走,嗆辣味揮發過後,才是蔥香,姜香和蒜香的舞臺。
油溫從一成起步的時候,把香料扔進去,隨著溫度的升高,香料把油囊裡的家珍盡數散出。
這裡含著一個小技巧,製作燒肉燒魚的時候,涼油下香料,慢火升溫,油溫到五六成的時候,下蔥姜小料,這樣能把香料和小料的味道完全的激發出來。
多說兩句,這時候熗醬油,再加水燒開。
這種方法,算是萬能燒汁吧,也算是基礎味道,其他的味道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增加。
用這種方法做燒汁,幾乎不會翻車。
扯遠了,言歸正傳,繼續……
也就是說,油能增香,有兩種方法。
一是,激發體內包含的芳香因子。
二是,助他人激發自身芳香因子。
這是油在烹飪中增香最基本的原理。
何為開油?
基於油增香的原理,我們輕而易舉的就能找到讓油更香的方法。
油更香了,也就帶動菜品更香了。
開油會依賴一個烹飪上的經驗,也算是廚師們約定俗成的“規矩”。
菜品的香味,是碼出來複合香味,堆積越多種不同的香味,最後成品的複合香等級才會越高。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熟食店賣的滷肉,都會用到十幾種以上的香料,“強行”把不同的香味堆上去。
更別提動則幾十種香料的火鍋底料了。
到這裡,開油的概念就很明晰了。
用溫度,把油體內的芳香喚醒,再借用其他食材的香味,堆積複合香,讓油的香提高一個等級。
油的肚裡能撐船
油脂在烹飪中就是負責掌管香味的,如果大家覺得自己做菜不夠香,從油的身上找問題,才能解決。
油還有一個隱藏的能力,承載味道。
也就是我給油總結的三香,“藏香,誘香,留香”。
體內本就含有香味,即為藏香。
誘發其他食材香味,是為誘香。
把釋放出來的香味因子,吃進肚子裡,不讓其完全揮發,留在鍋裡,我起了個酸名字,留香。
用來開油的食材,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香味因子含量較高的香料和小料。
其實很多食材,都是香的。
例如開篇時我家岳母用饅頭片開油,我就理解為麥香,不過跟傳統意義上的麥香可能不太相同。
煎過雞蛋的油,會融合蛋香味,也算是開油。
炸過蘑菇的油,再去炒菜,香味更加多元。
所以說,既然油那麼包容了,我們的思想千萬不要閉塞,可以嘗試多種食材與油碰撞的香味。
我曾經用開油的理論,做過一道創意菜,非常受店裡的老饕們歡迎,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這道菜叫做鵝蛋煎飯,鵝蛋腥味略大,但香味也更濃郁,所以這道菜我用的鵝蛋,而沒用雞蛋。
平底鍋,燒熱倒油,轉中小火。
分三個區域,油最多的地方把鵝蛋打進去,油中等的,下幾片筷子厚的胡蘿蔔片,油最少的,下一個熟米飯糰成的小餅。
鵝蛋上面,沒有熟化的時候撒一點點鹽和胡椒粉,入味去腥。
鵝蛋兩面煎定型,胡蘿蔔勤翻面,米飯餅不翻。
關鍵動作,交換位置,米飯到鵝蛋的位置,鵝蛋到米飯位置。
用煎過鵝蛋的油,繼續煎米飯,這個時候把米飯餅翻面,讓油香向米飯內部滲透。
等鵝蛋全熟時,胡蘿蔔也煎好了,開始出鍋。
因為在店裡做,得做一點面子工程,米飯上我會撒一點七味粉,正好用米飯的溫度,把七味粉味道激一下。
這道菜裡,只吃米也會有很濃的蛋香味,七味粉帶來的驚喜感,算是錦上添花吧。
本來在這道菜裡,米飯的味道是處於劣勢的,經過這樣的操作以後,開始能和其他食材平分秋色了。
搭配上入口果甜味兒的胡蘿蔔,整體的味覺體驗是很棒的。
敲下小黑板,做菜做事要的是融會貫通,對症下藥,可不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這篇文章裡討論的開油,主要是針對菜品中的香味。
而以鮮味為主的菜品,就不要去拼湊過多香味了。
畫蛇添足是小,喧賓奪主是大,要是搞出個四不像就得倒掉重來了。
香與鮮是菜品味道兩個最重要的標準,但是鮮香共同支撐味道,各管一方。
例如我做個芙蓉魚片,非要用一大堆香料熗鍋,再配點酸菜,最後再來點兒辣椒油,那不成香辣酸菜魚了嘛,上桌就得被食客罵一頓了。
菜香有技巧
開油的目的,無非就是讓菜品更香。
在開油這個理論的基礎上,可以演變出很多的技巧。
其中的“熗”,我認為最有代表性。
熗鍋,我戲稱蔥薑蒜是“熗鍋三兄弟”,他們算是價效比最高的帶香小料,也是最被大家接受的香味。
還有熗醋,熗酒,熗醬油。
很多人沒想到,液態調料也能熗。
調味料界舉足輕重的發酵集團,分別代表醋香,醇香和醬香,都是我們喜歡的味道。
關於“熗”這件事,我寫過文章,把連結放在文末,大家可以翻看。
熱菜香不算本事,冷盤也能有適當的香味,才是功夫。
冷盤的香,來自於一些衍生品,對菜品增加香味也能有所作為。
蔥油,花椒油,辣椒油等等。
我沒敢提料油,因為他的威力實在太大了。
熗的文章連結:
做菜越來越香,從重視這個“不重要”的環節開始
絮絮叨叨又寫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看完是否有所啟發。
喜歡我這種文章的朋友,記得點選關注,別錯過後面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