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一個人從小到大會遇到不同的人,交到各種各樣的朋友,而在這些人中有的朋友對你是真心的,而有的人對只是裝作親密的樣子,並沒有把你當作知心的朋友,對你的那些情誼都是虛假的。
當你在生活中的某一天突然發現身邊的人都在漸漸地離你而去,身邊沒有一個朋友的時候,這說明你的人生很“低配”。
人們常說,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段漫長的旅行,在這場旅途中你會遇到許多事情,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而在這些人中最終會有少數的人一直陪伴著你一路走完這段路程。這些人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這些人就是我們的朋友。
其實在人們的生活中都是不能缺少朋友的,因為朋友會對你的人生道路和方向進行指引,並且他們對你的生活有積極的作用,當然,這些是隻對於那些真情實意的朋友來說。
朋友們不僅可以在你的生活上有所幫助,他們還可以作為你傾訴的物件,當你的“知心姐姐”,在你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聆聽你的的訴苦並安慰、鼓勵著你。甚至這些朋友在你遇到危險的時候還可以及時出現去保護你。
當然,只有真心對你的朋友才會這樣做,他們會最大限度地包容你的一切,而那些虛情假意的人,他們只會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遠離你,恨不得自己和你沒有任何關係。
當然這都是在以前,而現在隨著我們慢慢地長大,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感到脆弱和孤獨,因為你的朋友圈看起來是在一步步的擴大,但是和你知心的朋友卻並不多,平時找不到物件來吐露自己的心聲。
就比如說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挫折被擊敗的時候,我們非常傷心,想找個人陪伴自己,但是翻遍了手機的通訊錄後卻找不出一個可以敞開心扉去傾訴的朋友,那時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所交的朋友都是一些虛情假意的場面朋友,因此我們只能默默的一人消化悲傷。
而對於人們在生活中交友的能力,心理學將之定義為“人際交往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s)”。這在心理學中有兩個含義,第一,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的柔韌性。第二,一個人在人際交往的時候是否可以處理好那些有關自己的情感問題。
而對於友情的看法,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就不想要太多的朋友,因為他們認為獨自生活是非常自由的,不會受其他因素的約束,因此友情對他們來說有和沒有都是一樣的。
但是還有一些人他們將友情看得很重要,甚至有的人感覺友情勝於一切。但是如果我們知道基本的知識的話就會發現,友情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維繫和他人感情的紐帶。
雖然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去廣泛的交友,要對朋友的“質量”有一定的把控。
因為朋友的質量直接體現了我們本身的素質、社會地位和自己的交際能力,如果身邊朋友的素質很好的話就反映出你本身的素質很好,更多的人願意與你交友。
而那些人生失敗的人,他們本身的能力不夠,因此身邊的朋友會很少,甚至沒有。
而現在這個時代資訊發展非常快,各種各樣的社交軟體開始火爆起來,因此我們就會在網上進行交友,並且還認為自己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朋友也越來越多。
但是當我們遇到困難向這些朋友求助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朋友中沒有人願意去幫助你,也找不到可以去傾訴內心的人,這就表明這些人都是一些虛情假意的朋友。
心理學家曾經研究過對於朋友價值的定義,他們認為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只有與社會主流價值觀進行對比才能衡量人的價值。
所以在這個資訊迅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們都是需要去交朋友,需要進行社交的。
但是往往有人將朋友想得非常簡單,事實卻並不如此,它還有更深層的含義,包含著非常多的資訊,可以幫助我們許多。
那麼什麼是觀眾?觀眾,他們只限於認識你,在旁邊觀察著你的生活,並不會參與進去,也不會插手關於你的事。
所以,這些人並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當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一定不要向這些人尋求幫助,因為他們非常的淡漠,並不會去理會你的。
而在現實社會中,往往有很多人非常需要這些觀眾,這些人都是很膚淺的,他們沒有進一步想過這些人會不會幫助他們。
而和這些膚淺的人不同的是,那些會深層次的思考思並且思想積極的人,他們所交的朋友才是真心實意的朋友。
美國社會學教授Bless指出,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很多關係是有嵌入性的,而我國的費孝通老先生也曾提出團體之間具有借鑑性,要注重團隊格局,交一些真心實意的朋友,要這樣才對你的團隊有所幫助。
因此,從上面這些我們可以看出,朋友們在生活中是可以維繫我們的心理的。
如果有的人在生活中沒有朋友,那麼他們的心理也會多多少少地出現一些問題,並且他們的生活也會更加的艱難,經歷低配人生。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